06.04 食用油行業“大半江山淪陷”真相

食用油行業“大半江山淪陷”真相

所謂的“中國食用油行業大半江山淪陷”說法,自2004年大豆價格風波、食用油行業大洗牌之後發端,喧囂一時、謬傳甚廣,以訛傳訛、流毒至今。從網上百度一下,最近的例子,大概是2017年3月,《調味品商界》的一篇題為《食用油大半江山已“淪陷”,民企“生死一線”》的文章。溯其源頭,這一說法的依據是,2006年,“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由此計算出“大半”的比例(64/97=66%),更有人武斷地推出“佔總股本的66%”的結論。

事實上,外商獨資或控制股權比例超過50%的大型油企,僅20家左右,其中10多家都隸屬於僑資的益海嘉裡系。其它40多家都僅是參股,中糧和魯花就佔了10多家。要是參股就算是被控制,那就是說連中糧、中儲糧這樣的央企都已經變色了矣。我盤點了一下自己所炒的股票,興奮地發現有數家金融、地產公司都已“淪陷”於我的手中。我大可不必再為這篇文章辛苦碼字,應該去對“淪陷”於我手中的公司指點江山?從國家政策的角度出發,如果把外資進入中國各行業就視為中國產業在“淪陷”的過程,相當於否定了中國整個改革開放和大力引入外資的政策,這是非常危險、也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說法。

依據中國糧油學會的統計,中國油料處理能力(包括大豆、菜籽和花生等的壓榨加工能力),外資企業所佔比例最高的2008年,也不過才29%。2007年10月3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令第57號,發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將“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並要求中方控股。此後外資企業所佔比例緩慢下降,到2014年,僅佔23%。在這23%中,益海嘉裡約佔13%,邦吉和嘉吉各佔4%,達孚佔2%。

中國食用油行業不僅沒有“淪陷”,還“壯得很”。2003年是中國食用油行業效益很好的一年,當年全行業利潤22億。就是因為太好賺錢,才使得各企業大建快上,讓2004年產能劇增至8400萬噸,嚴重過剩,成為產生大豆價格風波的重要誘因之一。可是,將2003年與如今比起來,其盈利能力簡直微不足道。2014年,中國食用油企業列入統計數據的有1660個(日處理油料能力50噸以上),生產食用油3千多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5萬億元,利潤635億元,平均每家利潤3,826萬元。與2003年相比,利潤增長竟然達到了57倍。

由此可見,沒有開放就沒有競爭力。中國食用油行業的深度開放,帶來的是內資企業擁有國際一流的競爭能力。

在中國食用油行業中,實際佔據大半江山的一直是民企。2008年,是民企在中國油料加工能力中所佔份額最低的時候,也佔了58%的比例,到2014年增長到65%。國企則保持在12%左右的比例。中國民營企業最不怕的就是市場競爭。只有與狼共舞,才有可能把狼打敗。

關於油料處理能力,民企佔絕對優勢的是國產油料,如菜籽、花生等的加工,在進口油料上只能佔到4成多的比例。國企的主要優勢則在進口大豆壓榨領域。中糧日加工大豆能力達到6萬噸,已經在中國大豆壓榨產能中佔到14%的比例,超過了益海嘉裡。如果加上菜籽、花生等油料的加工能力,中糧的油料處理能力已達2200萬噸/年,位居全球前列。九三和中儲糧在大豆壓榨產能中分別佔到8%和6%,列第三、第四名。不論是個體還是整體,國企的大豆壓榨產能也要超過外企。

食用油行業“大半江山淪陷”真相

正是看到中國食用油行業的內資企業已經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加上WTO承諾的保護期至2016年結束,國家才在2017年放開政策,不再限制外資進入油脂行業。1月17日發佈的《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製造業重點取消……油脂加工等領域外資准入限制”。在《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中,也不再限制外資進入油脂加工行業。

政策剛放開,等候已久的外資立即開始行動。

2月,法國路易達孚與山東渤海實業等簽約,計劃在山東青島建糧油加工基地。

3月,美國嘉吉和新希望集團在河北滄州的合資大豆壓榨項目被公開。

3月,美國邦吉在廣東東莞的油廠,迎來首船進口菜籽,開始投產。

5月,總投資1.5億美元的臺灣佳格廈門葵花油生產項目正式投產。

不過,中國食用油行業的格局已經穩定,外資的擴張,也只會帶來良性的行業競爭,基本不太可能改變行業現狀。中國食用油行業的大半江山,過去不曾“淪陷”,將來也不可能“淪陷”。

食用油行業“大半江山淪陷”真相

與“食用油行業大半江山淪陷”相關的話題有兩個。第一個話題是,中國進口大豆於2017年已經增長到9553萬噸,國產大豆已萎縮至1000來萬噸。中國巨量進口大豆,雖然威脅中國糧食安全,但中國靠自己的耕地是絕對無法解決中國人日益增長的吃油和吃肉的問題。9,553萬噸大豆,足足要佔用5.5億畝的耕地,僅此一項就超過中國所有耕地面積的1/4。如果減少大豆進口,勢必要讓食用油和肉類的價格大漲,引起社會動盪。很顯然,物價上漲是中國無法承受之痛。想不進口那麼多大豆,難道讓中國人都改去吃蛋炒飯?即使100%的大豆壓榨企業都是內資,中國也一點都不可能減少美洲大豆的進口。

最明顯的例證,就是2018年4月的中美貿易戰。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的關稅。消息剛出,中國市場豆粕價格應聲而漲。阿根廷和巴西準備從美國採購大豆後再賣給中國。美洲大豆是中國的剛需,大豆不再是能不能減少進口的問題,而是能不能保證得了充分進口供應的問題。

第二個話題是,小包裝油品牌中,金龍魚等外資品牌佔據了近半的市場份額。但外資品牌還遠遠達不到對市場進行壟斷的程度。這個市場仍然是一個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有著充分競爭的市場。食用油市場從來不缺乏以低價甚至跌破成本價參與競爭的品牌,其價格競爭沒有底線,只有更低、沒有最低。消費者不用擔心除了金龍魚就沒有別的油吃,或者吃不到足夠物美價廉的食用油產品。連國家發改委都認為,在中國的食用油市場上,“沒有企業能夠操控食用油市場價格,國內食用油加工能力是過剩的,食用油品牌較多,消費者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這兩個話題,前者是食用油加工企業的原料來源端,後者是食用油成品的銷售端。與產業鏈相關的上游和下游,都是在由外資主導,而且所佔份額遠高過中游的生產加工過程。一般人分不了那麼清楚,總之感覺不管食用油的哪個環節都是在由外資掌控,這也加深了對“食用油行業淪陷於外資”的錯覺。

(本文節選和改編自《金龍魚背後的帝國》,2018年6月即將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