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國際博物館日與蘭州晚報特別推薦曹德榮、楊順文烈士

連日來,本報與蘭州戰役紀念館聯合主辦的“捍衛英雄,追憶英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火熱開展,聚焦的每一位英雄戰士或英烈無不引發人們強烈的關注。廣大市民和網友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英雄的敬仰,對烈士的緬懷,表示“傳承是根本,只有銘記歷史,傳承紅色精神,才能積蓄力量砥礪前行。”今天,經蘭州戰役紀念館特別推薦,本報帶您走近解放蘭州的戰鬥英烈曹德榮和戰鬥英雄楊順文。


碉堡旁,只留下一隻掛滿拉環的手


曹德榮1916年出生于山西沁源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9年,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參加了八路軍,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8月,擔任第六軍十七師五十團三營七連政治指導員的他,參加了蘭州戰役。


營盤嶺是南山最高峰,馬家軍勁旅二四八師憑險固守著這座“攻不破的堡壘”。曹德榮所在七連擔負攻佔營盤嶺前沿陣地三營子的主攻任務。1949年8月21日,第一次戰鬥打響,曹德榮把七連分成兩個梯隊,向三營子前沿陣地衝去,很快就攻佔了敵人一公里多長的陣地。敵人依託堅固工事瘋狂射擊,接近三營子大峭壁時,全連只剩下了二十多人。曹德榮身上多處負傷,仍然頑強地佔領了距敵人只有三十多米的一個據點。由於作戰失利,他們孤軍奮戰,在奪取的陣地上堅守了四天四夜。


8月25日凌晨5時55分總攻開始,在我軍強大的炮火轟擊之後,衝上去的四個連遭到峭壁碉堡裡敵人的瘋狂射擊,七八米高的大削壁將上不去的部隊暴露在了敵人的火力之下,我軍遭受極大傷亡。曹德榮立刻組織力量去炸峭壁,但都沒有成功。此時的他已抱定即便犧牲自己,也要為戰友開闢道路的信念。他向副團長楊懷年繳了全連最後的一次黨費,就抱起三個炸藥包向峭壁衝去。剛衝出不遠,他便腹部中彈,鮮血從衣褲裡流了出來。他用盡氣力爬到了峭壁下,但峭壁光滑,無法安放炸藥包。


這時,每延誤一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曹德榮毅然緊靠在峭壁上,用手托起三個炸藥包拉響了導火線。“轟隆”一聲巨響,峭壁被炸成一個斜坡,戰友們衝上峭壁,消滅了敵人,把紅旗插上了皋蘭山。


後面的戰友們衝上來後,有人特意留意曹德榮的遺體,只發現了碉堡旁邊的一隻手,手上掛滿了炸藥包的拉環。


戰後,六軍追授曹德榮為“特等爆炸英雄”。


堅守陣地,打退敵人的十多次反撲


楊順文1926年生於河北,1946年參軍,1948年入黨。蘭州戰役時,楊順文任六十五軍一九三師五七九團二營四連二班班長,參加攻打馬家山的戰鬥。


馬家山在和平鎮西部,由敵八十二軍一百師防守。上級指定四連為全團的尖刀連,指定二班為尖刀班。1949年8月25日5時55分,總攻命令傳來,楊順文帶領二班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上去。當他們通過一塊三十多米長的開闊地時,敵人的各種火器都向他們射來。他的右臂負了傷,但仍然衝在最前頭。敵人的一個地堡吐著“火舌”,他機智地迂迴到了地堡跟前,塞進一個手雷,將地堡炸飛。他和戰友們連續炸掉五個碉堡,奪取了山頭,佔領了陣地。


這時,敵人在主陣地用火力封鎖了後續部隊上山的各條道路後,旋即向楊順文班佔領的陣地發起反攻。三十多個敵人赤臂袒胸,手持大刀撲上來。楊順文帶領全班戰士用各種武器把這股敵人消滅在陣地前。隨後敵軍發起十多次反撲,班裡五名戰士犧牲,楊順文多處負傷。11時許,大批敵人衝過來,戰友們全部犧牲,陣地上只剩下楊順文一人。他頭部受重傷,鮮血遮住了眼睛,一個“血人”堅守著陣地。下午2時,敵人又一次反撲上來,楊順文抱起機槍射向敵群,他用氣勢嚇退了敵人。主力部隊衝上來後,以楊順文堅守的陣地立足,發起攻勢,攻克了蘭州外圍的最後一個陣地。


戰後,六十五軍為這位“孤膽英雄”追記了特等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