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書法需要“紙墨相發”,今天談談創作小楷作品時如何搭配筆墨紙

書法需要“紙墨相發”,今天談談創作小楷作品時如何搭配筆墨紙

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他的《書譜》裡有這麼兩句話:“紙墨相發,四合也;……紙墨不稱,四乖也。”說的是紙墨之間的關係。古人常以健毫筆書寫在箋紙上,以柔性的宣紙寫也行,所以健毫筆可任意配紙。而弱吸墨的紙可以用健毫筆書寫,使用柔毫筆亦可,所以弱吸墨紙類也可任意配筆。這種配法是紙與筆相合的原則,而柔毫筆與強吸墨的紙較為特殊的分法則如下:

1、強吸墨紙適合配兼毫筆

強吸墨紙類以宣紙為代表,因為它吸墨性強,筆一碰觸到紙,墨汁即迅速化開,若行筆略遲則筆畫盡成墨團;而羊毫筆毛較軟,行筆略急則墨汁不易滲透,字會虛浮無力,所以使用兼毫筆寫快方能配合強吸墨紙。兩者配合,方能盡其所能。於師長卿論之,雲:“用羊毫筆在宣紙上作字,那可就大非易事了。因為宣紙的吸墨性太強,墨一入紙,墨汁便沁入纖維,而且迅速滲開,筆的運行稍慢,紙上立呈漆黑一團,而羊毫柔軟,運行稍即,即鋒穎略紙面而過,立不能注於紙。”故強吸墨紙,唯選配健毫筆始能相合。

書法需要“紙墨相發”,今天談談創作小楷作品時如何搭配筆墨紙

2、柔毫筆宜配弱吸墨滑紙

柔毫筆較軟,不易發揮個人特色之雄挺剛毅,所以歷代書法家多使用健毫筆,鮮有用柔毫筆之。其實,柔毫筆雖弱,只要選紙得當,亦可書寫出極富姿媚含蓄的字。而柔毫筆以弱吸墨紙得當,以箋指為類,雖較宣紙脆而硬,且平滑吸墨性弱,但行筆放慢亦可使轉自如。清代書法家如張照、梁同書、王文治皆善以羊毫筆書寫於。其箋紙或絹上風格姿媚豐腴、溫潤含蓄,另創一格,於師長卿有言:“蓋滑紙或絹,性不吸墨,墨沈落紙皆浮在面上,以羊毫之柔順,寫光滑之紙絹,使轉運行,自極得心應手。”師言極是也!

3、兼毫筆配濃墨

以筆沾觸墨汁,筆墨之關係可想而知。大致使用兼毫筆搭配濃墨,最能表現蒼拔雄勁之筆力,王澍曾道:“墨須濃,筆需健,以健筆用濃墨,斯作字有力而氣韻浮動。”此言甚是,前代書法家莫不以為然,清劉墉特以健毫濃墨著稱,世有“濃墨宰相”之譽。淡墨柔筆並非書人特好之配合,但其實是別具特色的,富有姿媚之韻,王文治善於淡墨柔毫,世稱之“淡墨探花”,也是極為適合的。

4、筆墨紙硯之調配

筆墨硯三者實是密不可分的,硯臺中好的,若端正富光澤明亮,極易下墨與發墨。所謂“墨在硯中,隨筆旋轉,墨逾堅者,其戀石也彌甚”,其關係之密切可視而得知!工具若如手足般配合,必能使書法達到盡善盡美之境界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