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即使看不見故鄉

我依然能聽見

惠愛橋上的風雨,

西門江邊的浮萍,

風門嶺水庫的好風光,

小北街的淳樸模樣,

所有的所有,都會化作一把細細的小鉤,鉤住遊子漂浮的心,勾起對廉州街入骨的思念。


十年前故鄉的舊模樣,是否還能被一首歌輕輕喚起?

十年後故鄉的原風景,依然能成為返屋企最好的理由

來!幹了這首《廉州往事》來自Hello北海00:0004:05

『 西門江 』

潤養合浦人心脈的母親河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這條合浦人的母親河,從遙遠而悠久的唐代走來。光陰隨著江水緩緩流淌,西門古渡的倒影裡依稀是當年繁華的廉陽。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西門江的腳步太慢太輕,他將廉中輕輕環抱,不經意間廉中學子就在他的懷抱裡度過了三年;西門江的風景太美太靜,既不蔚然壯闊也無萬種風情,可偏偏就是這份安逸閒適最得人心。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路過西門江邊,常常可以看見學生晨起沿江誦文,也常有小情侶依偎而行,不知這條沉默而包容的江,見證過多少兩小無猜的纏綿和年少的堅定信念喲。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 西門江是南流江的入海分支,北達黎湛鐵路,南通北海港,是合浦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內陸黃金水道。

『 惠愛橋 』

一幅歷史揮墨點就的山水畫作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圖 | 網絡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無聲的歲月裡看你。只這一眼便穿越了五百多年的光陰,惠愛橋上的故事延續到如今。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惠愛橋就像一位寡言的老者,看著無數稚嫩的幼童放學後從他身上走過,年復一年,最後長成風度翩翩;看著那些靠著他拍婚紗照的少男少女相顧而笑,借厚重的坤甸木映襯他們海枯石爛的誓言;看著賣力挑著貨擔的菜販果販擦去頭上的汗水,緩緩將行,生活的重擔全繫於一肩……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他看著,看著,所有的光景最後都流入沉默,隨著橋頭的風雨,融進歷史的長河。

| 惠愛橋位於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惠愛路的西門江上,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995年,被定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橋身全部用印尼產的坤甸木建成,結構形成為三鉸拱,橋面下沒有拉桿,像這樣的橋樑結構,在廣西屬於首創。

『 小北街 』

一首生活煙火交匯成的近體詩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還未進入小北街,遠遠就聽見了嬉笑聲。近了看,是一處人家的小女孩兒在巷子裡串門玩鬧。小北街不安靜,但安逸。

正值晚飯時間,家家戶戶都是鍋鏟碰撞的樂音,油煙味和菜的香氣交織,附上藍天的配色,鮮活了一整條小北街。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仔細嗅了嗅,是H君愛的梅菜扣肉,只是不知掌勺的是不是公館人。

| 除了小北街,廉州還有一條大北街。大小北街上的生活氣息,是廉州古往今來慣有的安逸。

『 廉州中心校 』

百年風雨路上溫暖的存在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走過百年風雨路,這所小學一直兢兢業業地將文化火種從清光緒年間傳播至今。以深厚的知識底蘊為壤,用與時俱進的育人信念作肥,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國家幼苗。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從中心校前面那家燒烤攤路過時,朗朗讀書聲足以喚醒迷朦的清晨,輕撫慵懶的午後。

或許百年前的小學童們也是這樣,在流光的映照裡誦讀,在歲月的剪影中溫書,逐漸蛻去頑皮,披上渴求知識的外衣。

| 廉州鎮中心小學位於古老的珠城——合浦縣城中心 。學校始創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 老人村 』

生活在《廉州往事》裡的人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老人村最出名的可能是那一攤牛雜店,以至於所有廉州人一提到這個地方都會反射性地聯想到“老人村牛雜”。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老人村之所以叫老人村,因為那是許多老廉州們相聚活動的地方。他們經歷過多少故事,最後活成了一段活歷史。曾經的風霜與輝煌統統被時間淡去,只留餘生與三兩好友在老人村的活動中心閒敘。

| 老人村得名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 當年,合浦縣土地局規劃在那一帶徵收農民的土地,劃撥給達到一定級別的老幹部建自住私房。當時得到宅基地建私房的老幹部有幾百戶,縣老幹部局和老人活動中心也建在那裡。所以,大家漸漸習慣稱呼這個地方為“老人村”。

『 合浦師範 』

古樹環抱,綠水人家繞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合師食堂旁邊的木棉花如今開得正好,紅豆樹也栽在南國,不知相思長得有多高。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從前就讀於合師附中的同學介紹,學校裡有個小竹林,學生們常在竹子上面刻下自己的心意;總在東坡亭旁拉二胡的爺爺,用一曲又一曲的空靈旋律,點綴了學子們課餘枯燥乏味的生活;喜歡以東坡井為模特的畫家不知如今還在不在那裡,想看舊時的井在他筆下是怎番新的模樣。

再走一遍《廉州往事》,從西到東

在此地方求學,知識都能修得幾分靈氣。

| 合浦師範學校始建於1931年,建校 73 年來,學校已為廣西、廣東兩省區培養了近 20000 名小學教師和各類專業人才,被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譽為“珠鄉園丁的搖籃”。

《廉州往事》太快,快到還沒介紹盡愛著的地方就已播完;廉州街太長,長到H君永遠不願不想走到末端。

所有的遊子不捨得離開,

所有的過客仍希冀再來,

所有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所有的美好只等你落筆。

# 互動話題 #

小夥伴們,如果你們還有哪些關於廉州街的往事趣事要分享,那就在文末給我們留言吧。

| 網銀

攝影 | 又又

策劃 | 海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