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北汽系全面接管 觀致汽車復甦進行時

北汽系全面接管 觀致汽車復甦進行時

時代週報記者 倪佳 發自廣州

寶能集團自去年年底成功入股觀致汽車,成為觀致汽車的實際控制方之後,對於觀致的動作一直不斷。按照慣例,控股方的改變都會伴隨管理團隊的調整,隨著多位北汽系高管的入駐,觀致汽車一改以往“高端品牌”的定位,正式迴歸“中國品牌”路線上來。

今年以來,觀致汽車在銷量上也是捷報頻傳。根據觀致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5月累計銷售23754輛,同比增長366%。其中,5月份銷量7028輛,環比增長31%,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數據上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但是作為一家成立11年的汽車品牌而言,其同比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去年的糟糕表現,2017年觀致汽車全年銷量僅為1.5萬輛的水準。

與此同時,北汽系新高管的入駐,也意味著原來管理團隊會被清洗,去年4月才從沃爾沃轉投觀致汽車,擔任市場與公關執行副總裁的寧述勇,日前對時代週報記者獨家表示,已經正式離職,其職位被同樣來自北汽系的陳思英接替,目前陳思英已經正式上任。對此消息,觀致汽車內部人士也予以確認,並表示寧述勇離職的消息目前尚未正式公佈,其下月會正式宣佈去向。

對於觀致汽車的復甦,觀致汽車官方給予的解釋為銷售體系提升的緣故,但亦有知情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觀致銷量的復甦主要是寶能關聯企業—“聯動雲”租賃公司帶來的內部銷售。

觀致的蛻變

自去年12月底,花費65億元成功入主觀致汽車之後,佔51%股權的寶能集團開始了自己的汽車行業征途。

以物流起家、而後以保險聞名的寶能集團,業務板塊早已涉及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寶能集團控股和投資的多家上市公司均與汽車產業鏈相關,包括以生產變速器零部件及總成為主要產品的韶能股份;生產汽車、摩托車精密鍛件以及機加工產品的中炬高新;以及汽車玻璃加工的南玻集團。

此前在進入地產行業被萬科阻擊或許是寶能集團選錯了實力強勁的目標,因此在進軍汽車行業之時,寶能集團選了名氣與表現差異巨大的觀致汽車。

觀致汽車成立於2007年,目前擁有完整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等資格和能力;完整的乘用車生產資質, 擁有獨立的“Qoros觀致汽車”品牌和觀致3和觀致 5 SUV等共5款車型,其生產基地的初始產能為每年15萬輛,最大產能將達到每年30萬輛。

在觀致汽車落入谷底,母公司奇瑞汽車自身也困境重重的形勢下,寶能最終成功拿到了觀致汽車的控制權。目前觀致汽車的股權結構為,寶能控股51%,奇瑞控股25%,觀致汽車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量子)控股24%。

從正式入股觀致之後,寶能集團就對觀致進行了一系列巨資投入。今年初,寶能集團對外宣佈,將連續五年向觀致汽車投資用於新產品研發,每年投資100億元。在這樣的背景下,觀致汽車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則表示,將考慮向寶能集團出售手中剩餘的股權,總價值約31.2億元,寶能集團可選擇在未來兩年將持股比例增至67%。

此舉亦被輿論解讀為,多年虧損的觀致令量子心灰意冷,因此想趁戰略投資方剛剛介入,實現徹底擺脫觀致泥潭的夙願。如果最終成行,觀致汽車將從當年的中外合資品牌,變成一個“混改型”的項目,即一個“自主品牌”。

北汽系的努力

在向觀致投入大量資金的同時,寶能不可能只做一個安靜付出的戰略投資者,佔據主要控制權的寶能開始對觀致汽車現有管理層進行大規模的“換血”。

今年2月初,觀致汽車原CEO劉良宣佈離職,而事實上,根據上述內部人士的描述,設計、研發、質量、採購、人事、財務各業務線負責人先後主動離職,其中不乏數位副總裁級別高管,空缺職位由寶能集團派人入駐接任。

或許是擔心缺乏整車行業的管理經驗,寶能集團從北汽集團挖來李峰擔任觀致汽車CEO一職,之後又把原百度副總裁鄔學斌和原北汽副總裁蔡建軍納入麾下。

隨著北汽系多位高管轉投觀致,坊間此前傳聞的北京汽車銷售公司品牌傳播總監李磊也將離職轉投觀致汽車,對此李磊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純屬謠言。

隨著多位原北汽系高管的入駐,新觀致汽車管理層逐漸穩定,同時放棄了以往搖擺不定的“高端國際品牌”定位,迴歸到“中國品牌”的道路上來,對於曾經品牌戰略飄忽的觀致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觀致汽車新任CEO李峰,此前曾在奇瑞汽車任職5年,其職業生涯的高峰是在北京現代期間,之後升任北汽集團總裁。從數據上來看,李峰帶來的北汽系團隊確實助力觀致汽車的銷量增長,今年前5個月,觀致汽車都是同比大幅度增長。

但是亦有知情人士透露,觀致汽車近幾個月銷量的大幅增長,主要依託於寶能集團旗下汽車租賃公司—“聯動雲”的內部採購。

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7月的聯動雲,描述租車業務已經覆蓋了南京、三亞、廣州、成都等十幾個城市,在其官網上觀致3、觀致5車型被作為主要推薦產品。早在去年寶能入駐觀致之前,由寶能帶來數萬量以上訂單的消息就已經在業內傳開,並且得到當時觀致汽車高層的確認。

據悉,今年觀致汽車的目標是8萬輛,1-5月累計銷售23754輛,同比增長366%,根據目前的增長態勢,依然難以完成最終的目標。

因此,回顧北汽自主品牌過去數年的表現,北汽系入駐或許不是拯救觀致汽車復甦的本質原因。

寶能的目的

事實上,這不是寶能集團的在汽車行業的第一戰。早在2017年3月,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經營範圍包括汽車、新能源汽車以及其他類乘用車、客車及其底盤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等,寶能集團核心公司的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99%的佔股比,成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方。

雖然意圖新能源汽車市場,但是寶能集團發現,資質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雖然新造車勢力如今多如牛毛,但目前也僅有15家車企拿到了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而這一審批流程現已進入暫停狀態。

或許,為了解決資質問題,才是寶能集團看中觀致汽車的本質原因。

今年3月,寶能集團宣佈在西安簽下了第四個新能源汽車基地,計劃投資400億元,基地規劃年產能達100萬輛。此前,寶能已與杭州市富陽區政府、昆明市政府和滇中新區管委會簽下協議,計劃投資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等項目。

根據寶能集團公開的資料估算,寶能集團目前在規劃中的新能源整車產能已高達年產230萬輛,雖然這只是規劃當中的數據,未來可能會因為具體情況調整,但是卻能從中一窺寶能在汽車行業的野心。

如果沒有資質,那麼無論未來新能源市場如何發展,都會與寶能集團沒有關係,而觀致汽車的存活與發展則是寶能集團能否在汽車行業站穩的一個參照物,也是其230萬輛新能源產能未來能否落地的重要依據。

有分析評論指出,或許好大喜功正是對於寶能集團“野蠻人”描述的直接體現,雖然憑藉集團內部資源能夠令觀致汽車呈現復甦的跡象,但是這種依靠集團內部體系採購獲得的數據,並不能夠真正助力一個品牌走上正軌,重生後的觀致能否真正被市場認可,這才是輿論關注的焦點。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