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緣來安陽如此美麗

“這次來安陽又有不少新的感受,高樓更多了、道路更寬了,路兩側鬱鬱蔥蔥,街頭公園隨處可見,十字路口的分流島別具一格,安陽儼然已成為一座新的綠城。這些都是城市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的見證,令人欽佩。”焦作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弘對我市城市建設給出了一連串的肯定。

李弘已多次到訪安陽,他不假思索地稱讚:“安陽是一座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歷史有歷史、要文化有文化的城市,這裡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非常豐富,令人嚮往。”作為媒體工作者,他對安陽的經濟發展有著一番發自肺腑的感受。李弘坦言,安陽區位優勢明顯,公路、鐵路通達便利,近年又大力發展通航產業,安陽機場也將在“十三五”期間建成並投入使用,現代化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更加完善,這些機遇必將迎來一個騰飛的大安陽。期待安陽把深厚的文化積澱激發出來,豐富旅遊內容,促進產業發展,把古都這個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安陽人給我的印象是勤勞、淳樸、善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是當下我們學習的標杆,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深度契合。”李弘感慨地說,“相信在新時代開啟的新徵程上、在紅旗渠精神的指引下,安陽的發展將更具競爭力。”

□記者 李慧/文 王小彤/圖

“說到安陽,印象最深的是‘一座會飛的城市’。再次來到安陽,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勃勃生機與活力。”鄭州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劉春蘭說,在安陽的這幾天,她發現安陽的變化很大,城市越來越美,舉目滿眼綠,移步皆是景。“零距離”見證安陽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她發自內心地為騰飛中的古都點贊。

“安陽,是一個值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驕傲的地方。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河南工業重鎮,著名旅遊勝地,中國航空運動之都。近幾年,安陽經濟高質量發展,各行各業煥發著勃勃生機,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市民有了實實在在獲得感。在安陽,我們聆聽到了發展的強音。”劉春蘭說,“和安陽一樣,鄭州近年也是在高速發展。目前,鄭州市‘多中心、組團式’的整體空間結構初步形成,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

“優越的區位和交通優勢、豐富的人力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是鄭州和安陽城市建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劉春蘭說,“新時代、新機遇,建設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安陽再出發,安陽美好前景可期。”

□記者 常秀明/文 王小彤/圖

“安陽變化這麼大,出乎我的意料。”昨天,河北省邯鄲日報社編委徐志剛到安陽後,安陽巨大的變化和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陽和邯鄲是近鄰,我們相互都關注彼此發展。短短几年時間,安陽發展變化非常大。”徐志剛說,這次在來安陽時驚喜地發現,昔日的豫北工業重鎮已脫胎換骨。如今的安陽已經變了模樣,藍天白雲,大街小巷葉綠花紅、綠樹成蔭。

“兩地一家,邯鄲安陽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城市發展建設歷程也相似。”徐志剛說,當前安陽市聚焦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精品鋼及深加工、文化旅遊四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改舊培新,各行各業煥發著勃勃生機,轉型發展成果顯著,令人讚歎。

徐志剛說,希望安陽今後的發展越來越好,也期待能借助此次活動牽線搭橋,讓邯鄲和安陽媒體攜手,增進溝通、建立深厚的友誼,同時也歡迎參會的各大媒體到邯鄲參觀指導、觀光旅遊。

□記者 牛思明/文 麻翛然/圖

“進入安陽,第一印象是城市環境十分整潔優美,加上隨處可見的新能源城市交通,讓人眼前一亮。”昨天,呼和浩特日報社廣告部主任黃麗霞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黃麗霞介紹,呼和浩特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乳都”。“呼和浩特和安陽其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我們都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同時也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旅遊資源。兩市可以加強交流合作,實現共贏。”黃麗霞說。

談及城市水系建設,黃麗霞介紹,呼和浩特為充分提升環城水系整體功能,將水體養護列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應用生物製劑對水域進行水苔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水質治理成效,還給城市一條生態良好的河流。同時,建造了“百畝花田”景觀,打造沿河五彩斑斕的景觀效果,連通城市整體慢道建設,將城市環城水系打造成重要的生態景觀帶與人文休閒觀光區。“我從咱們《安陽日報》上看到,安陽也十分注重城市水系建設。我認為兩市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為兩地居民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活環境。”黃麗霞說。

□記者 趙慧/文 王小彤/圖

“來到安陽之後,發現城市綠化很好,街道很乾淨,空氣質量也不錯。”桂林日報社市場部主任冼冬程談了自己初到安陽的印象。通過進一步深入瞭解之後,他向記者表示,安陽文化應該以立體形象向外展示,媒體在這方面有很大發揮空間。

“桂林和安陽雖然在地緣上相距很遠,但是桂林的文化屬於中原文化。從這一層面上看,兩座城市就註定有著相似之處。而從文化旅遊資源上看,兩座城市都兼具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這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有很多‘文章’可做。”冼冬程表示,桂林市在文化理念、旅遊資源管理方面目前在全國城市裡都走在前列,與之相比,安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冼冬程介紹:“桂林日報社通過推出‘千車萬人遊’活動,打造了一個全域旅遊合作新平臺,讓桂林成為旅遊出發地。通過這個活動,給桂林市民提供了一個高性價比出遊平臺的同時,也拓展了我們報社的經營發展渠道,並通過出遊的桂林市民,將桂林城市形象在旅遊目的地進行立體展示,可謂一舉三得。”

“安陽有太行山自然風光,也有殷墟這樣好的人文景觀,文化資源優勢更勝。”冼冬程表示,安陽本土媒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將這些文化資源活化,融入市民生活,最終轉化為安陽經濟發展的硬實力,還有很大發揮空間。

□記者 常秀明/文 王小彤/圖

在此次活動上,記者見到了濟寧報業傳媒集團總經理陳寶旗。“安陽以水潤城的規劃目標引人注目。”陳寶旗說,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紅旗渠的故鄉、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如今,底蘊厚重的安陽跟緊了新時代的步伐,加快了城市建設和發展,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支撐,實施以水潤城的規劃目標,給城市增加了靈氣。

“跟安陽市一樣,濟寧市目前也在上下齊心創建國家文明城市。”他對記者說,濟寧吹響了“五城同創”的集結號,動員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凝心聚力,打造城市品牌,使濟寧的知名度更高、形象更美、吸引力更強。

在瞭解到安陽市積極打造“兩泉、三溼地、四渠、五河、六庫、十湖、十溝”水系網絡格局後,陳寶旗說,安陽市委、市政府獨具匠心地構建四個水生態文明區,最終形成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水系風貌,讓水暢起來、流起來、活起來、靚起來,為廣大市民群眾創造更多、更美的水系景觀,不僅能有效增加改善水資源供給,還能美化市區水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謂一舉兩得。

陳寶旗說,以水潤城美化了環境、造福了群眾,讓古都安陽在新時代描繪了新的畫卷、煥發了新的魅力。

□記者 牛思明/文 麻翛然/圖

“來安陽不到兩天,但安陽已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規劃合理景色美,綠意盈盈,一切都很舒服。城市重發展、有看頭。”昨天,在談及對安陽的城市印象時,海門日報社副總編輯黃健肯定地說。

據黃健介紹,海門市隸屬江蘇省南通市,地處長江入海口,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線距離僅為60公里,兼具“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之優勢,素有“江海門戶”之稱。“海門的公路與航空都十分便捷,但目前還沒有高鐵。這次來安陽,我們是在高鐵安陽東站下車的。一路走來,不僅感受到安陽交通四通八達,而且多種交通方式都很便捷。我聽說咱們安陽的機場已經開工奠基,未來安陽的交通將會是立體式、全方位的。”黃健說。

談及我市正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黃健表示安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黃健說:“首先我認為安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太行風光俊秀、景色宜人;其次我認為安陽市委、市政府對城市綠化工作十分重視,我們一到安陽就感覺綠樹環抱、植被豐富;最後,我覺得安陽市民的素質都很高,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需要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安陽的‘創森’工作一定能夠成功。”

□記者 李慧/文 王小彤/圖

“因為只有40分鐘的車程,所以我經常來安陽。儘管如此,每次來到安陽之後,我都會感慨安陽的變化。”鶴壁日報報業集團縣域經濟專題部主任李志剛說。這次來到安陽,他感受到的是安陽城市建設方面的變化。

“近幾年,鶴壁也在大力發展新區。新區圍繞淇河流向發展,建成了溼地公園、金沙灘等很多景點,但鶴壁新區與老城區相距較遠。相比之下,安陽的城市建設融合性更好。”李志剛說,在他的記憶裡,安陽老街道相對較窄,但現在安陽路暢、景美,綠地面積也大幅增長。

“我從住的地方看出去,滿眼綠色。道路不僅進行了綠化還做了很多景觀建設,很注重細節,綠化標準也比較高。安陽市區內除了極具代表性的文峰塔、高閣寺等老城記憶符號外,中華路附近許多富有現代化元素的建築也讓城市充滿了生機活力。”李志剛說,“在鶴壁很少能看到老街老巷,安陽的老城保護相對較好。”他表示,在城市發展中,要協調好老城保護和城市發展的關係,老城記憶符號不能丟。

□記者 趙慧/文 王小彤/圖

“這次來了之後,通過看、聽、交流,我認為安陽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安陽的觸角可以更廣。”6月5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有近30年報社業務經營經驗的伊犁日報社廣告公司總經理顧劍這樣說。

到伊犁援疆任職之前,顧劍在南通報業集團負責報業經營管理工作。“南通濱江臨海,是以輕紡造船等先進製造業和承接上海高質量產業轉移的城市,給南通報業集團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營收益。”顧劍回憶,初到伊犁,他發現伊犁自然風光特別美,但是幾乎沒有什麼工業。進入伊犁日報社主抓經營之後,他首先對原有的價格體系進行了梳理、調整,隨後對版面進行調整、細分,伊犁日報社的經營業績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顧劍分享的故事,從側面反映了在不改變原有產業的情況下,也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顧劍表示:“安陽目前擁有大量的文化資源,對進一步發展旅遊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黨報,安陽日報報業集團如何立體推廣文化旅遊產業,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安陽的機器人小鎮、IT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等重大產業升級項目也引起了顧劍關注:“作為安陽市積極開拓的新經濟增長點,需要花大量時間培育,這個過程中,媒體應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記者 郭敏/文 王小彤/圖

“對安陽慕名已久。提到安陽,第一印象會想到殷墟和甲骨文,想到古香古色的建築。然而抵達安陽後,我看到的是高樓林立、商貿繁榮,道路寬敞、綠樹成蔭,城市洋溢著濃郁的現代化氣息,許多建築甚至可以與大都市相媲美,城市的進步與發展由此可見一斑。”6月5日,大連日報社廣告中心出版部高級工藝美術師司洋的一番話透露出對安陽之行的欣喜。

此番安陽之行,司洋來到老城,觀文峰塔、逛衚衕、採訪居民,探尋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得知安陽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進古城保護復興整治,他不禁豎起大拇指點贊。他表示,打造旅遊品牌是一個城市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當下,人們熱衷遊覽古城古鎮,而與許多知名的旅遊目的地相比,安陽有故事、有傳奇,本就獨具優勢,如果能夠進一步梳理文化脈絡,把最與眾不同的地方特色通過建築符號、文字語言、圖片寫真等多種手段演繹出來,就可以吸引更多目光。例如老城鐘樓附近的商貿小吃街,熱鬧程度不亞於成都的錦裡、寬窄巷子等,但消費者以本市居民為主,如果能夠進一步提升品位、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就可以讓外地的遊客留下來,徜徉其中、樂在其中。

“此次安陽之行收穫頗豐,回去之後我們一定會大力宣傳安陽、推介安陽,講好安陽的故事,祝福這座美麗的城市。”司洋熱情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