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國家規定的樓房每層高度是多少?

希望的田野161004396


日本的普通家庭屋內的“淨高”為什麼只有2.2米呢?室內高度比我國低了近半米,難道是因為他們個子矮嗎?

我是在日本工作的華人電工,同時也是頭條號:職長,在東京做建築安裝和室內裝修電工多年,持有日本電工執照和電力工頭證等相關資格。

關於家庭室內高度

文中所說的室內高度,是指家庭裝修入住後的屋內高度,就是地板至棚頂的距離。我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十幾年,期間搬家過很多次,日本天棚很低和國內相比,總有著一種憋著喘不過氣的壓迫感。

為何日本室內高度偏低

在日本普通家庭的和室(日本式榻榻米地面臥室)高度為2.2米,洋式(地板地面放床的臥室)為2.4米高。日本在兩室一廳的房屋中,通常臥室都是一個洋式一個和室這樣居多;天棚相當矮,就像圖片那樣普通成年人伸手就可以摸到照明燈,翹起腳尖就能摸到天花板。

由於歷史原因,日本人以前喜歡直接坐在榻榻米上吃飯品茶,不需要椅子和較高的飯桌。即使當今的日本居酒屋還是有很多是需要脫了鞋子後坐著飲酒的飯店。所以,按照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普遍室內高度設計的偏低。當然,有一少部分外資開發商承建的房屋,室內高度可以達到2.7米~3米,但比例很少。

日本房屋的平均高度

按照日本這邊規定,臥室高度必須在2.1米以上,新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室內高度在2.4米漸漸成為主流。日本人認為房屋設計成2.4米高,是相對比較符合日本人身高的。

我國房屋的平均高度

我國的居民住房,淨高應該在2.7米和2.8米居多,臥室高度至少在2.4米以上。但我國和日本在裝修風格上有很大的區別,他們的商品房沒有清水房,全部是精裝。室內的天花板為全封閉吊頂,不會露出一塊混凝土頂棚。

我國目前家庭裝修全封閉吊頂還是很少的吧?基本上客廳中央部分都是混凝土頂棚較多,臥室有的吊頂有的不弔。即使裝修後高度應該至少有2.6米左右。

天棚較高有哪些優點

  • 寬敞明亮,增加舒適感

  • 可有效利用空間放置物品

  • 可以安裝高級吊燈

  • 空調可以安裝更高位置,避免直接吹臉

  • 窗戶安裝較高的位置後,屋內採光會更好

房屋頂棚較低時

開發商應該可以降低成本,對於住戶來說除了開空調時會省一些電費以外,還真想不出來有其他優點,反而會感覺到不透氣,有壓迫感。另外,2.2米高的衣櫃根本就放不進去,安裝空調後,吹風角度基本也不用調整了。

日本人身高視乎並不矮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我國各地標準應該不同,您可以留言說一下自己家中的房屋高度是多少?和購房時說的一致嗎?

覺得文章不錯的可以點個“贊”,謝謝。

我是在日本工作的華人電工“職長”,更多關於日本建築的原創資訊,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訂閱我的頭條號,您的關注是我的最大動力。


職長


今天來帶領大家解讀國家規範,建築的使用功能不同,限高自然也不同。

建築分類有很多種,所需要的高度也不相同,《住宅建築設計規範》GB 50368-2005(節選)作為國家標準,有規定如下:

住宅建築的層高規定

  1. 住宅層高不應高於2.80m。
  2. 臥室、起居室(廳)的淨高不應低於2.40m,其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10m,局部淨高的面積不應大於室內使用面積的1//3。
  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時,其一半面積的淨高不應低於2.10m,其餘部分最低處高度不宜低於1.5m。
  4. 廚房的淨高不應低於2.20m,衛生間、廁所、貯藏室的淨高不應低於2m。
  5. 衛生間、廁所內採用蹲式大便器時,其蹲位處地面距上部存水彎的淨高不應低於1.90m。
  6. 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的淨寬不應小於1.2m,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00m。
  7. 地下室、局部夾層、走道等有人員正常活動的最低處的淨高不應小於2m。

圖書館層高限制

書庫淨高不應小於2.40m,有梁或管線的部位,其底面淨高不宜小於2.3m,採用積層書架的書庫,結構梁或管線的底面淨高不應小於4.7m。

商店的層高限制

公共建築限高

1.辦公建築、酒店建築標準層高一般控制在3.6-3.9米範圍內,底層或裙樓部分因功能要求加大層高的,應控制在4.8米範圍內。

2.商業建築標準層高一般不得超過4.5米,底層或裙樓部分因功能要求加大層高的,應控制在5米內。

希望以上的分享對您有幫助


撩姬


事實上,這裡大家一定區別兩個概念,一個是層高,還有一個淨高,很多人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搞混淆,導致與開發商發生不少摩擦,比如開放商一般承諾的是層高,而購房者量的是淨室高!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看層高。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結構之間的垂直距離,簡單來說就是下層樓板面到上一層房屋之間的距離,如果頂層是是斜坡,那麼它的層高就得按樓板面到屋頂垂直的最低處來衡量。

再來看淨高。這個指的是我們所站樓面到上一層樓板底面的垂直距離,這個是淨高,也就是我們通常測量的高度,同時也是我們裝修入住後真正可以使用的高度空間。

兩者簡單理解就是,房屋淨高+樓板厚度=層高!

那麼,這樣方法合適嗎?我們來看國家標準。

很據我國國家質檢總局和住建部聯合發佈的《住宅設計規範》中指出,普通商品房的層高最好是2.8米,詳情如下:

第一,臥室、起居室的室內淨高不應該低於2.4米;部分空間淨高不能低於2.1米,且其面積不應該大於房屋總使用面積的三分之一。

第二,一些在頂樓且屋頂有坡度屋面的房子,如果作為正常居住的臥室或起居室,那麼其二分之一面積的淨高不得低於2.1米。

第三,為滿足購房者的日常使用需求,一般廚房和衛生間的室內淨高不得低於2.2米。

第四,廚房、衛生間的室內排水管不得影響門窗的正常開啟,且其水管的下表面到房間地面淨高不得低於1.9米。

綜上,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一定要搞清層高和室內淨高的區別,這樣才能避免日後不必要的扯皮,如果開發商違反相關規定,我們只要合理起訴就行了,你覺得呢?


美家手記


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連農村都有了商品樓和自建獨棟小樓,更別提城鎮市區咯,基本都變成了高樓大廈。

這裡有很大一部分樓房是平改樓,原來我還在上初中的學校周邊都是低矮的小破房買零食早點,城區的平房街道窄的只能過個自行車,轉眼高中以後就全部平改了,聽說很多家庭為分房而吵的不可開交呢!

差點跑題,迴歸正題啦

國家規定的樓房層高是多少呢?你家的房子達到標準了嗎?

說起層高啊,是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但是我們通俗意義上說的層高其實是淨高,用層高減去樓板厚度,也就是我們目測能看出來的距離。

層高都是由國家規定的,並不是開發商想建多高建多高,《住宅設計規範》中明文規定,普通住宅的層高為2.8米,居室淨高不得低於2.5米。

為什麼會這麼規定呢?原因有兩個:

  • 房屋層高高度也是經過準確計算得出的結論,層高在2.8米時,室內高低處溫度的溫差合適,空氣對流也比較好,人體感覺相對舒適,同時也能保證房屋的保溫性和節能性。

  • 在我們國家大多事情都有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建造房屋也是一樣,嚴格把控樓層高度,目的在為住宅節地、節約能源、節約建材、節約資源等,同時也降低了建房成本。

雖然節約了土地、資金等各項資源,但是房價還是沒有下降的走勢,尤其是這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價的增長速度啊……


空間收納大師


謝謝!層高和淨高不是一回事,淨高是指每層地面止上層樓面板底的高度。成高是指每層地面到上層地面的高度。國家的指標是按層高規定。

建築物的弄出不同,功能要求的層高就不一樣,公共建築的成高一般都在3.3米左右,商住樓寫字樓的層高一般都在2.8米至3米之間。


柯子28


層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層”為單位計量,每一層的高度國家在設計上有要求,這個高度就叫層高。它通常包括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佈的《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2011)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0米。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主編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指出,居室淨高不應低於2.5米;建設部主編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中,規定了層高優先尺寸系列宜為2.0~3.0米;《住宅設計規範》規定:普通住宅層高宜為2.80米。臥室、 起居室(廳)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10米,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10米,利用坡屋頂內空間做臥室、起居室(廳)時,其1/2面積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 2.10米。之所以把住宅層高控制在2.80米以下,其目的“不僅是控制投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住宅節地、節能、節材、節約資源”(摘自《住宅設計規範》條文說明)。

另外,建設部《關於房屋建築面積計算與房屋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計算建築面積的房屋,層高(高度)均應在2.20米以上(含2.20米)。因此,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應對房屋層高或淨高做出約定,如合同約定“層高”,指的就是圖紙上的結構標高(指結構設計圖中的所標註的標高),是“淨高+樓板厚度”。

購房者要明白,因為開發商在建設時,所使用的樓板厚度和其他房屋建材的不同,所以無論是購房者自行測量,還是有關機構專業的測量,都會和合同約定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測量誤差。

如果你擔心房屋實際高度可能會出現較大偏差,為了避免後期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建議你可以在簽訂購房合同之前,將房屋的平面設計圖作為購房合同的附件,如果害怕開發商給出的房屋平面繪製圖比例會有問題的話,還可以要求他們註明房屋平面繪製圖的具體尺寸,比如說房屋的層高(淨高),牆體的厚度、門窗的位置和大小等等。


暖通南社


先回答問題內容:普通住宅層高宜為2.80米

本人在建築設計院呆了多年,回答這個問題具有專業性,不用說了,直接上圖。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2011)中層高的規定:

5.5.1 住宅層高宜為2.80m。

5.5.2 \n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40m,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10m,且局部淨高的室內面積不應大於室內使用面積的1/3。

5.5.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至少有1/2的使用面積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10m。

5.5.4 廚房、衛生間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20m。

5.5.5 廚房、衛生間內排水橫管下表面與樓面、地面淨距不得低於1.90m,且不得影響門、窗扇開啟。

在設計的時候一般住宅高度層高都在2.8m~3.3m左右。目前一般住宅層高都在3米左右.


住宅建築設計


根據《國家住宅建築設計規範 》第六節《層高和淨高 》中的規定,

商品房的樓層高度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第2.6.1條住宅層高不應高於2.80m。

第2.6.2條臥室、起居室的淨高不應低於2.40m,其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m。

第2.6.3條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時,其一半面積的淨高不應低於2.10m,其餘部分最低處高度不宜低於1.5m。

第2.6.4條廚房的淨高不應低於2.20m,衛生間、廁所、貯藏室的淨高不應低於2m。 第2.6.5條衛生間、廁所內採用蹲式大便器時,其蹲位處地面距上部存水彎的淨高不應低於1.90m。

上述只是最低標準,如果購房合同中買賣雙方對層高另有約定(該約定必須高於國家標準,否則無效),則開發商交房時應當達到約定的標準。 而自建房層高一般在3.2m~3.6m之間,層高高空間寬敞空氣流通較好,但過高也是浪費材料的。如果是聯排的話還要考慮左鄰右舍的情況。

只要是滿足上述要求的都是可以的。

全國更多農村政策、農名工福利政策、建築行業相關信息,請點擊關注,我們時時為您更新!

【點匠】作為突破傳統,通過互聯網幫助建築行業找工程、招工人的平臺,已讓全國100萬+的建築業農民工在找活兒難、招人難的問題上實現瞭解決。只要在家裡足不出戶就可以瀏覽全城所有的建築工程招工信息。

點擊頭像:手機屏幕最底部,直接下載點匠APP。


點匠


商品房的樓層高度必須符合以下:

一:住宅層高不應低於2.80m。

二:臥室、起居室的淨高不應低於2.40m,其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m。

三: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時,其一半面積的淨高不應低於2.10m,其餘部分最低處高度不宜低於1.5m。

四:廚房的淨高不應低於2.20m,衛生間、廁所、貯藏室的淨高不應低於2m。

五:衛生間、廁所內採用蹲式大便器時,其蹲位處地面距上部存水彎的淨高不應低於1.90m。

住宅的高度可以用“米”或“層”來計算,每一層的高度在設計上有一定要求,稱為層高。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或下表面)到相鄰上層樓板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間的豎向尺寸。即:是建築結構的高度!

淨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


若初見R難再見


住宅的高度計量除了用"米",還可以用"層"來計算,每一層的高度在設計上有一定要求,稱為層高,層高通常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

《住宅設計規範》中關於層高的規定:

3.6 層高和室內淨高

3.6.1 普通住宅層高宜為2.80m。

3.6.2 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40m,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10m,且其面積不應大於室內使用面積的1/3。

3.6.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其1/2面積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10m。

3.6.4 廚房、衛生間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20m。

3.6.5 廚房、衛生間內排水橫管下表面與樓面、地面淨距不應低於1.90m,且不得影響門、窗扇開啟。

層高為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在1987年發佈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

住宅的高度計量除了用“米”,還可用“層”來計算,每一層的高度在設計上有一定要求,稱為層高。層高通常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層高減去樓板的厚度的差,叫做淨高。出於降低成本、節約建材、節約土地等考慮,目前一般住宅層高都在2.8米左右。

層高,從字面上理解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建設部聯合發佈的《住宅設計規範》的規定,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說到層高,我們必須將其與“室內淨高”予以區分。《住宅設計規範》規定,室內淨高是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室內淨高和層高的關係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層高=室內淨高+樓[1]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室內淨高。《商品房買賣合同》中一般是就層高進行約定,而許多買受人在交房驗收時測量的是室內淨高,忽視了樓板厚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