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達晨創投合夥人任俊照:AI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找到好的落腳點

社會上的投資熱點不斷在出現,但同時也不斷在慢慢退去。熱點退去,不代表這個產業不會前進,而是這個產業在過熱的時候需要冷靜下來,慢慢尋找商業化的落地,從而推進產業更好的發展。人工智能至今的發展,正是印證了這一說法。

任俊照認為,人工智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需要長時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耐力,需要找到非常好的落腳點,可能這個落腳點不是非常大,也可能不是非常性感,但一定是很接地氣。

達晨創投合夥人任俊照:AI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找到好的落腳點

任俊照:現任達晨智能基金合夥人。負責智能硬件、機器人、智能汽車、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4年產業投資+6年風險投資經驗,投資案例包括道通科技,拓斯達,堅果智能影院,欣銳科技,碼隆科技,雙髻鯊,進化動力,旭鑫智能等,涉及智能裝備、智能汽車電子、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VR、AR領域。

他列舉了人工智能發展路徑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數據的形成和應用階段,這個階段更多的應用是把結構化的數據、非結構化的數據之間的轉化,把非結構化的數據和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融合,形成落地、形式解決方案。

第二階段是智能顧問的階段,把行業內的數據深度挖掘。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對芯片、數據的積累、傳輸的5G技術要求比較高。

第三階段是智能機器人的時代,需要更大量的計算,讓人工智能更像真實的虛擬人類。

任俊照指出,人工智能在這麼熱的情況下要回歸當前社會產業,比如國家鼓勵創新,很多科技都是圍繞創新、新興的行業展開。在他看來,未來有四大趨勢驅動創新,分別是個性化、品質化、智能化、製造業升級化。

“整個智能化的方向圍繞三大方向,汽車、智能的家居、新型消費電子。”對於人工智能市場的機遇,任俊照表示,提供一體化的數據解決方案是非常好的方向;第二是構建基於語音交互的行業知識圖片,跟交互相關,走進家庭;第三是傳感器方向,讓硬件和環境進行交互;第四是提供運算能力的芯片。他預計,2020年有很多新興產業會突然爆發,爆發的背後是技術的成熟和技術的商業化所帶來的結果。

投資熱點不斷出現,也不斷在退去

人工智能已經有一段時間,這幾年的變化,這幾年每隔一段時間都是一次熱點。2012年智能手機到2014年的智能硬件到2015年的O2O之類的,P2P,包括2015年的下半年服務機器人,到2017年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2016年的時候開始熱起來。2018年搞了區塊鏈。意味著什麼?我們社會上投資的熱點不斷在出現,但同時也不斷慢慢退去。

我覺得人工智能後面的投資可能形勢不太樂觀。這兩年來,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形成一些方向,比如圍繞機器視覺、圍繞語音、語義交互,包括計算芯片,以及AI和行業的應用,包括對硬件的應用,和服務器之類的,還有AI的交易,做個性化學習的。還有AI與金融、AI與醫療、AI與商業之類的,這幾年形成了一次創業團隊在每個方向的探索。

對我們做投資有些建議,熱點的東西一定會來,符合時代、符合社會的趨勢一定會到來。同時熱點也會退去,退去不代表這個產業不會前進,而是這個產業需要冷靜下來,慢慢找到商業化的落地,反而更加有利於這個商業化的推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現在是比較熱的領域,處於一個高峰期,後面可能會比較冷淡下來,冷淡下來也有可能是以另外的形式推進。

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

人工智能的路徑是什麼樣的?這幾年我們投資的時候一直思考這個事情。我們的感覺,人工智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需要長時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耐力,需要找到非常好的落腳點,可能這個落腳點不是非常大,也可能不是非常性感的,但一定是很接地氣的熱點。

我覺得第一個階段是數據的形成和應用的階段。把原來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特點,把非結構化的數據變成結構化的數據,這就是非常大的進步。這是大數據的時代,很多大數據的應用點,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應用是把結構化的數據、非結構化的數據之間的轉化,把非結構化的數據和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融合,形成落地、形式解決方案。

另外利用傳感器,傳感器是為了採集數據,以前很多地方沒有數據,一定要採集,傳感器在這個階段是很好的機會點。這個階段更多的是人力的替代,原來是人乾的事情,現在需要機器替代。

第二個階段,數據越來越多,會形成行業的認知,形成認知就形成知識圖譜,形成相當於認知專家顧問的角色。第二階段應該是智能顧問的階段。這個行業的數據很多,需要在這個行業把數據深度挖掘,形成可以給我們工作或者生活提供智能顧問的角色,當然它是虛擬的。

第三階段,進化的更高階段,就是智能機器人的時代,這裡面可能需要更大量的計算。第二階段的特點是對芯片、數據的積累、傳輸的5G技術要求比較高。第三階段依賴的是更大量的計算,包括疑似推理模型算法的成熟,可能人工智能更像真實、虛擬的人類一樣,只是看不到外形。

未來四大趨勢驅動創新

人工智能這麼熱,我們要尋找它整個的落腳點還是有一絲邏輯性,要回歸到當前的社會、當前的產業是什麼樣。比如國家的政策,提供供給側改革,鼓勵的是一種創新,現在很多的科技創新都是圍繞著新的技術力量,圍繞新興的行業開展的。

未來幾個比較重要的趨勢:一是個性化的趨勢,這跟消費人群的特點有關係,特別是90後的消費人群以及收入的增長,更加需要個性化的訴求。所謂的個性化就是精準化營銷,怎麼樣知道你這個人背後的行為,怎麼給你這個人用戶的畫像,形成能瞭解你消費的偏向和愛好的。這裡對數據的分析,對人工智能的技術也就產生了。

第二個是品質化的方向,這是消費升級的結果。收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要求更好的產品。

第三個是智能化方向,智能化方向是社會的技術發展到今天的重要特點。技術在今天發展階段,實際上是很樂觀的,今天為什麼選擇智能化?背後有很多邏輯性存在。我們在很早之前關注智能化,圍繞產品智能化和製造過程的智能化,是兩個智能化。產品的智能化也需要我們很多傳感器,包括很多的算法,包括語音交互,一系列技術的組合。同樣包括芯片,因為需要做好這種算法,同樣要有很好的芯片在底層做支撐的支持。

第四個是製造業升級化。我們是全產業鏈的關注,所以我們不斷地看每個行業變化的特點,一個行業的變化也需要另外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支撐。產業的規劃有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製造業的升級同樣也是需要智能化、數字化的手段。一旦產生數字就產生數據,有數據就可以為人工智能、為後面的大數據分析提供舞臺。

達晨創投合夥人任俊照:AI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找到好的落腳點

智能化創業的三大方向

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整個智能化的方向圍繞三大方向,汽車、智能的家居、新型消費電子。為什麼這樣?汽車的智能化和未來無人化方向走,實際上就是大型機器人,只是另外一種形態展現出來。讓汽車變得更加智能,意味著我們使用汽車的時候更加舒服、更加方便、更加傻瓜化,而且更加安全。

我們說社會上如果可以找到一個產業,如果有一種技術讓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那意味著我們的消費者重新要把這個產品、把這個行業重新消費一次,意味著這種技術產生以後會讓整個行業、整個經濟起來。經濟起來就是背後的產業起來,智能家庭一樣,有語音交互的產品,把整個家庭的東西全部打通,意味著可以讓用戶把所有的家庭更換,意味著行業和產業起來了。

新型的消費電子也是一樣的,新型消費電子有兩個特點:一是新型展示方式,代表的是VR和AR的方向,VR、AR未來要和人工智能結合。因為它的交互,如果更好的展示,只有通過語音交互的手段,通過智能化的方式,才能更好的體現產品的體驗感。

還有一個方向的智能硬件是絕對要關注的,也是剛才提到智能機器人的方向,比如服務機器人,這是未來進入家庭的重要新型的消費電子。只是現在的體驗感不夠,但是技術一直往前發展,只要這個東西能讓人有更美好的生活、更好的便利性,就意味著這種東西一定有生命力,只是技術需要積累。

5G提供基礎設施,5G的到來對人工智能和新型智能硬件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傳輸的效率、速度、基礎設施更好。5G在2020年開始商業化,商業化的時候有很多機會。

需求點,需求怎麼來的?創業的時候,包括產業落地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背後的需求在哪兒。比如消費升級帶來趨勢的推動,這是消費的力量。第二個是政策在背後的推動。還有技術進步的推動,智能化的方向是最大的特點。

2018年行業趨勢變化

當下人工智能市場的機遇,首先提供一體化的數據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方向。應該體現出工具型,把結構化的數據和非結構化的數據融合在一起,在各個行業應用,在安防、新零售、工業檢測、教育、醫療。

第二個是構建基於語音交互的行業知識圖片,跟交互相關,未來走入家庭領域的時候,它需要積累的,需要形成的商業支撐。

第三個是傳感器方向,讓硬件和環境進行交互,捕捉的數據要傳感器。這是環境感知類,現在體現在手機和汽車上。

第四個是提供運算能力的芯片,這個方向是提供基礎設施的能力。

未來的經濟趨勢,從2012年開始下滑,新興產業從2012年開始,新興產業不是很強大,還是需要很多的技術不斷完善。我的感覺是2020年左右的時候,我們很多新的技術逐步成熟,可能在某個時間點形成一種迭代,形成相互的推動的效應。我們預計2020年有很多新興產業會突然爆發,爆發的背後是技術的成熟和技術的商業化所帶來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