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若新手想提升攝影技術,單單換鏡頭換手機是不行的,真正的進步是開始懂得活用一些較細微、較進階的攝影小技巧。

1、隨環境改變ISO值

在攝影黃金三角中,光圈、快門和感光度ISO關係密不可分。很多新手拍攝相片時,會傾向關心快門和光圈值,很多人都會忽略ISO的重要性,有些甚至索性以自動ISO罷了,或者誤以為只有低光環境才需要調高ISO值等等。

在膠片時代,ISO值由底片決定,例如一筒ISO 400的底片就全部相片都會用ISO 400拍攝。不過在數碼相機年代,大部份相機都可以根據光線明暗來隨意改變ISO值。

正正因為ISO值可以隨意改變,攝影人就應該多加利用ISO值,不要再將ISO值設為相機自動調整,應該手動在不同地方調校至不同數值。

很簡單一句,在快門和光圈不變的情況下,ISO值較低的話,感光度就會降低,整張相片就會較暗;

ISO值越高,感光度就會越高,相片就會越亮,但開得越高ISO,噪點就會越來越多,有可能影響相片成像。例如在日間晴天下拍攝風景,我們可以調低ISO值如ISO 100、ISO 200;

相反在室內、光線不足的環境就可能要調高ISO至ISO 800、ISO 1600甚至更高;拍攝星空照片時,由於整個環境太黑暗,可能要將ISO調得更高數值,有些高階數字單反相機可以高達ISO 51200、ISO 102400,但這麼高ISO一般攝影用途不大,而且太多噪點,相片的素質也會大幅下降。

由於現代數碼相機設計精細,ISO已經不再單純100、200、400級數遞增,攝影人甚至可以用1/3級、1/2級來微調ISO。不過一般查看相片時,其實兩張相片如果只相差1/3級的ISO值,相片差別並不明顯。

與其花費更多時間調校ISO,不如嘗試以1級調整ISO值,節省拍攝時間。例如大家想調高ISO,可以由ISO100可以直接調校至ISO200、400、800、1600或3200等,不需要再花時間每1/3級調整。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2、鏡頭的焦距

焦距在物理中是指透鏡中心到平行光聚集點的距離;而在攝影中,是指當對焦在無窮遠時,鏡頭中心到感光器成像平面的距離。因此,只要知道鏡頭的焦距是怎樣影響拍攝效果的就可以了。圖2-1就是不同焦距拍攝。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從圖2-1中可以看到隨著焦距變大,畫面的範圍逐漸變窄,同時遠處的房子也變得越來越大。總結一下,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

焦距的數字越小,則拍攝的範圍、角度越廣(或者說物體在畫面裡顯得很小)。而焦距的數字越大,則拍攝的範圍、角度越窄(或者說物體在畫面中顯得更大或者被拉得更近)。

3、拍得廣角一點

近年數碼相機規格越來越高,就算放大十倍來看照片中的某個小角落,成像都依然非常銳利,當然這個可能涉及鏡頭素質影響,但無可否認的是將某個角落裁剪出來,仍然會得到不錯成像畫質。

所以現在很多攝影師在拍攝時使用焦段會比正常構圖更廣,因為攝影師想在有限空間內攝入最多畫面,避免後製時漏拍周邊景物,例如一般攝影人用24mm拍攝一張相片,攝影師就會用18mm拍攝,再在相機或後製時裁切至24mm畫面,或其他合適的構圖,可以重新塑造相片風格。

而且近年相機像素很高,在相機內或後製軟件才裁切至合適構圖,對成像也不會影響太大。想改善攝影技術,不可以經常一成不變。

除了利用更廣角拍攝外,不同水平拍攝同一個主體都會有不同效果和風格。很多攝影人的拍攝習慣就是用眼睛見到的視角拍攝,即是常說的水平視角。

水平視角只需站在原地拍攝就可,好處是方便,但如果建築物無太多特色的話,不容易引起其他人共鳴或有震撼感覺。

不妨嘗試一下仰拍或俯拍,由不同角度拍攝同一樣主體。仰拍即是由下向上,感覺會讓人一種莊重、嚴肅、偉大的感覺;

相反俯拍由上而下,圖像就會給人一種廣闊、宏觀的感覺。而且活用廣角鏡頭和適量變形可以帶來震撼視覺效果,多嘗試利用廣角鏡,從不同角度拍攝可以令你的相片不再單調,亦更易引起別人共鳴。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裁剪前相片右邊較多雜物,很可能會影響相片觀感。通過裁切功能重新構圖,成像亦不會有太大影響。

後製鏡頭變形

雖然變形可增加視覺效果,但不是經常都需要變形效果。大家可在後製程序解決相片變形問題,Photoshop和Lightroom都有儲存不同鏡頭數據,只要你拍攝RAW檔,鏡頭校正功能就可以自動矯正變形,非常方便。

4、多看直方圖的曝光分佈

每個人的眼睛結構都不同,而且屏幕構造和相機設定不盡相同,加上環境光源皆不同,根本無法憑肉眼判斷一張相是否測光和曝光準確。最終決定一張相有沒有過曝或不夠光,測光是否合乎預期,「終審法官」就是直方圖。

直方圖不會受到相機屏幕差別和現實光線影響,提供最真實的照片曝光測光數據。對新手來說,就這樣看直方圖這座「山」會不明白當中意思,其實這座山的左邊表示陰影;

右邊表示亮部。若相片正確曝光,大部份數據都會集中在中央部份,就如一個山丘一樣;「山峰」偏向左就代表曝光不足,整張相片會偏暗;「山峰」偏右就代表過度曝光,整張相片會偏亮。

不過攝影人也不要完全依賴直方圖,始終它只是一個客觀參考指標,作為我們日常拍攝的曝光情況是否合適。但要懂得改善拍攝技巧,就要懂得臨時應變,有時未必需要完全跟隨直方圖而調整曝光值。

在拍攝一些光線較高反差的環境,例如夕陽、夜景等題材時,直方圖可能會移向某一邊,但由於過曝或曝光不足對構成相片氣氛非常重要,所以在這些情況就需要拍RAW檔,在後制軟件內調校至最合適的曝光值。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直方圖也有限制

相機內的直方圖只會顯示JPEG結果,未能反映RAW檔數據,所以可能會在相機直方圖內看到JPEG過曝,但其實RAW檔並沒有影響。大家亦無需拍完每張相都看直方圖,可以每次轉換構圖後檢查,確保曝光正確才正式拍攝。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拍攝時定時留意直方圖數據,確保曝光正常或符合個人需要。

5、活用反差微調功能

由於人眼和相機對光差範圍不同,不容易拍出光暗細節自然的相片。不過近年很多相機內置光暗反差微調功能,如Nikon的D-Lighting和Canon的高光色調優先,功能主要用作處理陰影和亮部細節,通過機內軟件修補,可以讓高光位和暗位顯示更多細節,看起來整張相片比較自然。

不過不要誤會反差微調功能可以完全修補細節問題,終究它只是微調,最好都是在拍攝時先調校好光圈、快門、ISO等設定,再用RAW檔在後制編輯相片。

不過,在光線反差太過強烈的場景例如日出日落等則可能需要關閉這項功能,因為相機會利用反差微調儘量提亮陰影,但很可能會出現噪點,而亮部部份依舊不能夠減光,相片看上去就會很奇怪;

而微調功能強弱可以在相機內調整,幅度亦應隨環境而改變,過度調校出來的效果甚至會降低相片成像。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你知道這幾個攝影小技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