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支付寶那麼受大眾歡迎,為什麼銀行等金融機構還對其進行打壓?

陽光在線旅遊


其實支付寶跟銀行還是合作關係,只是這幾年支付寶和螞蟻金融慢慢發展,其實已經慢慢威脅到銀行。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支付寶與銀行間的關係是:用戶用支付寶購買東西,支付寶直接向銀行申請,用戶-支付寶-銀行。所有的信息都在支付寶手上,而錢還是在銀行裡面,這裡支付寶也是銀行的大客戶,雙方存在合作關係。


但是伴隨著支付寶越加強大,支付寶開始把地盤擴張到銀行的範圍內了,比如存款(餘額寶)、小額貸款、信用卡(芝麻信用、花唄)這些銀行的傳統業務。你說銀行會不會著急啊,如果不打壓打壓支付寶,讓其壯大,到時連命都要被革掉了。

所以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支付寶和銀行還是合作關係,這也是為什麼銀行不把支付寶消滅掉,而只是打壓一陣子。

原因就是銀行自己做不好第三方支付,所以需要和支付寶、微信這些合作,但又不希望對方過於強大,或者一家獨大。


正是因為支付寶受歡迎,銀行都希望與之合作,也是因為支付寶受歡迎,銀行怕它跑太快,自己抓不住,脫離自己控制,所以才會打壓。

這種關係跟國家外交關係也差不多,一面和你合作貿易,一面又怕你強大起來要打壓你。


和平精英精彩視頻


e巴掌觀點:合理的不一定是合法的。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高速發展,中國社會出現了很多新生產業。

伴隨著新升事物的發展,必然會引起傳統產業的不滿和抵制。

滴滴快車如此,共享單車如此。

當然也跑步了支付寶那麼大的一個出頭鳥。

支付寶和微信可以說,是除了銀行以外最讓人熟知的金融產品。

以前老百姓習慣於把錢存在銀行裡,現在隨著移動支付的便捷,更多的人選擇把錢存在支付寶裡。不僅方便,而且利息也比銀行的多。

不把錢存銀行裡,銀行哪來的錢去放貸,不放貸給別人銀行怎麼養活自己?

你說,銀行能高興嗎?



在沒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以前,銀聯是最大的第三方機構,但是,現在銀聯也坐不住了。

2018年開始,銀聯也開始搞送錢活動,下載銀聯app就送現金紅包。

另外,零錢存取的最大機構ATM機也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現在老百姓用小錢,都是直接通過手機銀行把錢轉到微信和支付寶裡,然後再支付。

已經把ATM機踢出了支付環節,變為一堆破銅爛鐵。

所以,現在銀聯,ATM和銀行是聯合在一起抵制支付寶。

當然,打壓支付寶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小氣。

銀行說到底,是國家的,有國家作大後臺,可靠度和信任度不用多言。

但是,支付寶背後是阿里,阿里是民營企業,是私人的 。

雖然現在阿里一切運行良好,但不代表永遠良好,如果出現那個萬一,是誰都承擔不了的後果。

另外,把如果老百姓的錢都存在一個私人口袋裡,對於國家儲備和國家安全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現在國家也對支付寶做了一系列嚴格要求。

要求支付寶必須準備足夠的風險備用金由國家保管。

對支付寶每天的轉賬支付都有了明確規定。



但是,歷史是滾滾向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所以,被動正面狙擊,不如主動尋求合作,銀行放棄自己的老大哥身份,向支付寶學習學習。


e巴掌說事


支付寶本身是馬雲為了解決網絡購物時的信任問題而創立的,隨著用戶量越來越大,業務範圍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推出餘額寶之後,動了很多銀行的“奶酪”,銀行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支付寶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

如果沒有競爭者,支付寶就會形成壟斷,然而資本是殘酷的,不要忘了大數據殺熟的事情,所以微信的競爭,銀行的打壓,雖然給支付寶帶來壓力,但是也能規範他的行為,避免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任何一個行業出現壟斷,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都是災難,所以我認為這種事情的發生其實是好事,很樂意看到這樣的現象。

利用道德去約束一個人或者企業的行為是很天真的想法,必須依靠法律法規來保護用戶的權益。

有了支付寶這隻“鯰魚”,反而逼著銀行在很多方面做出創新,大家很熟悉的螞蟻借唄,其實利息並不算低,在2017年,很多銀行推出了同類型的貸款,利息比借唄要低很多,相當一部分人因此而受益。

再往前看一點,以前很多銀行手機銀行轉賬都是要收手續費的,同樣是因為支付寶和微信,現在基本上看不到銀行轉賬需要收手續費的情況了,這些事情最終的受益者還是我們普通用戶。


王龍說財


因為支付寶不是他家的啊,同行競爭無可厚非啊!支付寶實名用戶已經超過了4.5億人的規模,而這數字還在不斷的累積上升,每日手機支付量4500萬筆,2014年雙十一單天交易筆數達到了1.97億筆。已經是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在餘額寶沒有出現之前,支付寶更多的看成一種電子錢包,主要功能就是存錢和消費,然而在08-13年期間推出了各種理財金融服務、信用卡支付、水電費繳納等一系列服務。這個時候銀行才發現,這時候的支付寶不就等於我們的儲蓄卡功能嗎?


這樣支付寶已經完全影響到了銀行的利益了。 而且馬雲說過一句話,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而馬雲4.5億的用戶量確實嚇到央行了,央行不得不防了。 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完全有可能顛覆整個中國的金融,已經完全觸及到央行的底線了,所以不得不對支付進行各種監管。隔三差五就出一個政策來限制支付寶。


無論國家怎麼限制對於我們廣大群眾來說也是好事情,畢竟支付寶只是一個公司,如果那麼龐大的資金在一個公司手裡,稍微出一點事情那麼將會導致不可預料的後果。所以最近推出了每日限額500元,七月一號起所有第三方平臺支付全部收編到網聯裡面去。每一筆錢都要經過網聯,所有的資金也要放在網聯裡面。


星期二資訊


1.支付寶很強大,很受歡迎。支付寶現在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便民生活、財富管理、資金往來、購物娛樂、教育公益和第三方服務,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愧於超級APP的稱號。以我自身體驗來看,我日常生活可以不用現金,但是如果不用支付寶,那估計要多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從這個意義上講,馬雲無愧於偉大的企業家的稱號。

2.那麼為什麼銀行要“打壓”支付寶呢?因為兩者在很多業務上是競爭對手,比如支付寶的便民生活、財富管理和資金往來這些功能和銀行提供的服務高度重合,整個市場就這麼大,你開始做生意搶我的客戶那不就是動了我的蛋糕嗎?要知道商場如戰場,在商業戰場上甚至連繳械投降的機會都沒有,輸了就倒閉。家門口搶生意,不反擊難道等倒閉麼?所以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打壓”正常的商業行為。

3.其實銀行對支付寶也談不上“打壓”。支付寶剛剛誕生的時候,誰看得上他,誰有閒空夫去“打壓”。然而誰知道十五年後支付寶已經成為睥睨天下的一方霸主。現在有幾家銀行不和支付寶合作,有哪家銀行敢和支付寶公開叫板?哪家銀行有實力和能力去“打壓”支付寶?也就騰訊和京東能直接開戰。畢竟支付寶已經深入生活。



尤其對於銀行而言,雙方不僅僅是競爭關係,更是合作共生關係,雙贏才是王道。

歡迎留言討論吐槽!感覺有用就關注我吧,我是司南立冬,後續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支付寶與傳統銀行之間同行業間的競爭是存在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支付寶的打壓是一定的。

近幾年來隨著支付寶和微信等移動支付的發展,越來越多小的銀行開始“死亡”,其中原因也很好理解。舉個例子,比如說支付寶裡的餘額寶,收益高於銀行,那麼誰不願意把錢放到餘額寶裡呢?

但是如果大家都把銀行裡的錢拿出來存到餘額寶裡,那就意味著銀行的存款少了。而銀行的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貸款”,那都沒有人到銀行存款了,銀行哪裡來錢去做“貸款”業務呢?

再就是現在的支付寶已經具備銀行的所有功能了,包括水電費代扣,轉賬等。但要注意的是支付寶只是一家民營企業的產品,即使背後有阿里巴巴這樣的大企業做依託,但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如果央行任尤其資金池一直擴大的話,稍微出一點問題就會給人們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

所以,即使支付寶已經成為了民眾方便的一種金融工具,但他還是隻能是一種工具,不能代替銀行,所以受到打壓也不奇怪。


正商參閱


這個原因很簡單,就像老尹(銀行)跟老馬(支付寶)同時看上了他們班的班花(用戶),班花以前是老尹的女朋友,但因為老尹對班花愛理不理,結果被老馬趁虛而入,老馬因為有能力,總是給班花小恩小惠,又對班花寵愛有加,所以班花決定跟老尹分手,選擇跟老馬好上,你說老尹能不憤怒嫉妒恨?



自己的班花女友被老馬搶了,我相信老尹肯定會不甘心,所以會使用各種手段來打壓老馬,試圖把班花搶回來,如果自己競爭不過老馬,那就會動用自己老爸的關係來限制老馬。

但是因為老尹不是通過公平競爭去贏得班花的芳心,而是採用霸道的方法去追求,這一點讓班花覺得老尹根本沒有誠意,而是仗著自己有權有勢就可以亂來,所以越來越讓班花感到反感。

目前銀行跟支付寶的關係就是這樣一種關係。

銀行自己不思進取,看不上小用戶,結果馬雲一推出支付寶,很多人就分分成為支付寶的用戶,造成銀行大量的小客戶流失,存款大量減少。



大家都知道,存款就是銀行的命脈,沒有存款銀行的日子會非常難過,這幾年銀行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和支付寶微信等勢力的崛起有很大的關係,隨著支付寶餘額寶的迅猛發展,銀行的存款一再被吞噬。

所以為了限制支付寶的發展,銀行只能通過各種非常規手段去競爭,比如餘額寶限額。

在這給大家說個數據:

2018年1月份,居民存款是652743.97億元,2月份達到681474.21億元,2月比1月份增加了大約28731億,單月增速達4.4%,這個增量驚人。而去年全年居民存款的增量只有14704億元,增速只有2.3%。



可以說2月份銀行的存款成績很亮眼,但具體是怎麼取得這個成績的大家都懂。


貸款教授


這個問題嚴重了,支付寶怎麼是被其他金融機構打壓了?我們應該說支付寶已經被微信理財通,銀聯雲閃付,百度錢包,京東金融,小米金融等分去了市場份額吧。

至於說四月一日起的靜態掃碼支付限額500塊是對支付寶的打壓,這是太冤枉了。這是央媽對所有的掃碼支付做出的規定,目的是防止這些靜態條碼被壞人篡改了之後,咱們掃碼的人掃碼吃虧,從而保證支付安全嘛!



因為萬一說咱們被騙掃碼之後,最多隻會損失五百塊,不會出現一秒掃幹咱支付寶裡幾千幾萬的餘額。這樣不是讓使用支付寶的人更安心了嘛!所以說,這是和銀行的合作共贏嘛!

如果說是不讓隨心所欲的買餘額寶了,這個更冤枉!大家知道餘額寶實際上是天弘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這個貨幣基金的體量太大了,1.6萬億!這個1.6萬億是多大規模,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億每天一萬的收益,這個1.6萬億就是1.6億的收益啊!



關鍵的是,國家對貨幣基金的購買,也是和銀行存款一樣,實行準備金制度的,也就是說,我們每買一萬的貨幣基金,基金公司至少要拿出一千塊來存央行備付金,大家算算,1.6萬億,天弘基金公司得拿多了錢出來做備付金?這個備付金實際上對於銀行,對於基金公司來說,都是沉澱的,沉沒的資金,他們作為商人,這個賬他們划算不來嗎?

如果讓我們每一萬拿一千五給央行存住了不付利息,然後我們才能用剩下的錢去理財,我們幹嗎?大家肯定不會幹了。



而如果正如大家所說的,如果我們所有人同時把餘額寶的錢全取出來,會發生什麼?肯定是資金踩踏嘛!這樣的風險一旦發生,這是相當於多少家實體銀行倒了?

還有我記得有人說如果銀行都拒絕支付寶的話,銀行會怎樣?分分鐘沒有現金流了嘛!而且大家知道,我們如果要做小米貸,百度貸,什麼貸,都是要查螞蟻徵信的,如果大家幹掉了支付寶,都去啟用人行徵信?朋友們,這麼不是又回到了銀行老大的地步,這些金融機構拼命咬了支付寶去幫銀行?大家想多了。



所以目前的狀態就是合作共生,只能比大家誰服務優質方便來獲取客戶,優勝劣汰。而不是打壓支付寶來成功的,也不存在打壓。

真正的打壓是,吱口令不能在微信上打開,微信二維碼不能用支付寶掃描打開,可是,大家棄用了一個了嗎?反而是兩個都用起來了,所以大家評評理,這樣的打壓有意思嘛?到底是互相合作好還是互相制約來的好?


荷唯洛之戀


打壓之說來自於監管部門對支付寶的新規:自4月1日起,“靜態掃碼”支付每日不得超過500元限額,並將掃碼支付風險分為A、B、C、D四個等級;第三方支付公司在6月30日前接入“網聯平臺”,全面接受官方平臺監管。


其實不存在所謂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支付寶進行打壓的事實,不過是國家從金融安全角度加強了對支付寶的監管和限制。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都是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通過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接口對接。如果真想打壓,只需要不再簽約,斷開支付結算接口就可以,根本用不著三令五申發文。

作為普通消費者或者商家,大可不必為有關監管政策上的調整爭論不休。監管只是針對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於利用支付寶、微信進行小額支付的人們來說,靜態掃碼500元的額度足以夠用。至於接入網聯與否,支付過程中也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改變。

加強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管,小了說,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商家的交易安全,將潛在風險降到最低。大了說,將沉澱於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納入監管,加強流動性管理,並防止非法轉移資金和套現,也是國家出於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的現實需要。


一路隨走隨拍


支付寶受到萬眾喜愛,同時受億萬人認同和使用,近段時間不斷受到央行及同行國有金融機構的限制和打壓。這是為什麼呢?這事看起來沒這麼簡單,需要從國家總體金融業佈局和支付寶自身發展兩方面去分析看待。

1、支付寶自身發展日越壯大,似呈加速之勢,日益擠壓國有銀行的利益,也加大了金融監管的的難度,風險日益加大,從穩健和安全的角度,需放慢腳步。我們知道,支付寶當初僅是為淘寶電商支付服務,相當於電孑錢包的作用,為電商交易起第三方支付信用擔保作用,隨著淘寶,天貓電商的迅猛發展,固定實名客戶呈幾何級數增長,尤其是2013年餘額寶辛生之後,實名註冊賬戶增長更快,客戶粘性更強,支付寶的創新和服務更優更全面,其口碑也越好。當初支付寶找各家銀行合作,銀行正眼都瞧不上,現在支付寶在支付轉賬、金融理財、保險、銀行、信用卡服務、各種生活場景的服務等全方位功能日益強大,也取得了全行業金融業服務牌照,可以說發展之勢銳不可擋,現在支付寶固定賬戶達5億之眾,餘額寶存儲金額達1.6萬億之多,已超出任何一家國有大行資金餘額,而且客戶還在不斷增加,餘額寶資金越聚越多,要知道,餘額寶本就是支付寶旗下一貨幣基金,資金越寵大,經營難度和風險越大,風險越大(貨幣基金終究也是有風險的)。所以,限制餘額寶過快增長,保障其穩健長久發展也是必須的;另一方面,餘額寶的迅猛壯大,也越來越侵食了國有大行的奶酪,國有銀行創新不夠,服務質量欠佳,已日益難滿足當今互聯網高速發展下的百姓金融服務需求,全國各地不斷關閉儲蓄所門店,資金緊張,壓力山大,也只好限制支付寶的發展腳步也可以理解了。

2、現在支付寶服務功能已日趨全面,服務領域可以說沒有它進入不了的,規模也夠龐大,可以說富可敵國了,它究竟是一企業,經營是有風險的,為防止金融流動性風險,加上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發展過程中直接和銀行協商代扣業務,存在一些洗錢等灰色地帶,為有效監管資金流動,防範金融系統風險,自今年6月30日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得再獨立經營,一併劃歸“網聯支付平臺”旗下,所有支付交易都得通過網聯通道,資金交易轉賬全面受到央行監管,這樣金融系統性風險得到全方位監管和控制,安全上加上一把鎖,如果加上支付寶的創新優質服務,老百姓的利益會得到進一步保障。

3、隨著國家金融去槓桿的需要,使資金進一步流入和服務實體經濟,不得不疏導各支付平臺健康穩健發展,如果任由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自由發展,有一天顛覆或威脅到國家整個金融生態安全也未可知,所以從4月1日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靜態掃碼支付日限額500元,動態掃碼支付則不限額,這也是從預防支付安全角度去考慮的舉措,靜態掃碼也確存在支付漏洞,所以老百姓是歡迎的,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務也不受太大影響。

支付寶能健康長久發展,在國家金融監管下穩健經營,老百姓是放心和歡迎的,只要在有效監管機制下,不放棄創新和提供優質服務,如百姓喜愛的理財和生活服務功能得到更好發展,則是百姓之福,我們期盼著!親們,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