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腦梗為什麼沒有藥能把它化解?

用戶61940881367


怎麼說呢?也許從某些角度來看,腦梗其實是有藥物可以化解的!

首先,通過藥物和改變生活方式,腦梗是可以預防的。我之前的問答也說過,高齡、家族史吸菸、飲酒、體重超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都是腦梗的危險因素,除了年齡和家族史我們控制不了,其他都是我們可以改變和控制的,而且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都有預防腦梗的作用,從減少了發病概率這個角度來說,腦梗應該算是被“化解”了吧。

其次,在腦梗急性期,剛發病的4.5小時(有的情況可以到6小時或更長)內,可以使用溶栓藥物如阿替普酶,也叫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靜脈或動脈溶栓,如果搶救及時,部分處於“半缺血”腦細胞也可以被挽救,這也算化解了一部分腦梗吧!


當然,如果腦梗已經形成,畢竟是有一部分腦細胞不可挽救了,會形成膠質細胞疤痕或軟化灶,對於這時候的腦梗,的確目前沒有藥物可以“化解”。也許,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將來會有重塑腦功能的方法,但目前還不行。

所以,最好不要等到發生腦梗了去化解,最好在發生之前就好好預防,還是強調一下,腦梗死“防重於治!”

更多健康問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如果你喜歡李博士的問答,請多多轉發和點贊!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腦梗用老百姓通俗的話語講就叫“中風”!

臨床上用於化解腦梗的藥很早就有的!

有些中風患者如果有及時送醫院,注射兩支“阿替普酶”立馬化腐朽為神奇,癱瘓的肢體立馬就可以活動了。就彷彿跳閘的開關被複位電線被重新接通了一樣。

臨床上常用的化解腦梗的藥物有尿激酶、鏈激酶、阿替普酶等。

阿替普酶是一種血栓溶解藥,但這個藥是進口的,非常貴,好像一支要4000多,一般要用兩支,臨床上主要用於腦梗、中風的病人,也可以用於心梗、肺梗的溶解等。


以前在神經內科規範化培訓的時候見過很多中風偏癱患者,如果比較早送進醫院的(從發現肢體無力到送到醫院小於4.5個小時的),即使患者已經完全半身癱瘓毫無知覺,但神經內科主任只要注射兩支“阿替普酶”立馬化腐朽為神奇,癱瘓的肢體立馬就可以活動了。就彷彿跳閘的開關被複位重新接通了一樣,好好治療幾天完全就跟正常人一樣,彷彿從來就沒中風過。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腦梗患者都是在睡覺時候大半夜突然發生,家裡人都是早上才發現,從家裡人發現到送到醫院早就超過了4.5個小時。所以臨床上中風偏癱的患者還是很多的。

所以生活中如果發現家裡人突發肢體無力、偏癱、不會講話、口角歪斜、言語含糊不清、昏迷等都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而且要送到大醫院。

下圖是中風的辨識圖片,家裡人如果有一下情況發生請及時送去大醫院神經內科。

因為是跨專業科普,我也只是通俗的講一下,當然現在還有手術取血栓、手術再通血管的,但這些都需要及時送大醫院才能做到。

發現有中風的家屬要以“最快的時間送醫院才是重點”。


消化內科葉醫生


回答得有些晚了,也還是回答一下,有個態度。

腦梗是說腦梗死,腦的缺血性壞死。腦梗死有局部血管血栓形成引起的,也有遠處的栓子跑到腦血管裡引起來的。腦梗死本身無法化解,因為腦(神經)細胞壞死後不能再生,也沒有藥物能起死回生,所以腦梗死一旦形成,腦細胞就死了,功能也就沒了。

腦細胞很嬌氣的,全靠葡萄糖供應能量(所以血糖低了人會昏迷呢!),平時貯存的葡萄糖只夠維持5分鐘左右,而產生葡萄糖又需要氧氣,氧氣全靠血液供應,所以一旦腦供血停止6分鐘以上,腦細胞就會因為沒有能量而壞死,不可逆地壞死,這也是心跳驟停時心肺復甦要在4分鐘內進行復蘇率才高的原因。

言歸正傳,腦梗死了不能化解,腦血栓卻是可以化解的(只是血栓哦),但一定要早,要趕在缺血區域的腦組織還沒完全梗死前化解血栓,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瀕死的腦組織,越早越好(3小時內,4.5小時內,6小時以上就不行了)。

化解血栓是有溶栓藥物的,比如阿替普酶、尿激酶,但也是需要在發病早期用藥,能否用藥也有一些要求。現在還有在比較大的腦血管裡取血栓的技術,還有腦血管的支架技術,但是都需要一定的醫療條件,要在發病的早期進行。現在一些醫院設立了卒中單元,可以對腦卒中患者從急診到康復進行系統的治療管理和訓練,有利於卒中患者的救治。

腦梗死一旦發生,腦組織就會有損失,所以,一定要預防為主,預防腦梗死發生。要預防、治療可以引發腦梗死的相關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等,還要防治心房顫動、心房撲動那樣可以引起心臟血栓(脫落)的心律失常。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並不是沒有藥物可以化解腦梗,如果是在腦梗發生後6小時內就已經送到醫院,而且沒有禁忌症可以溶栓,那麼可以採用溶栓治療。

如果溶栓效果不好,就需要考慮手術取栓。溶栓的藥物也並不是沒有,像尿激酶和鏈激酶等藥物,就是溶栓的常用藥物。

不過溶栓治療需要很多要求,如果有禁忌症就不能溶栓。同時溶栓也有風險,所以只有一少部分人採用的是溶栓治療,溶栓可能會誘發出血。所以用的時候要非常謹慎。

而對於腦梗本身,已經梗死的腦細胞,缺氧壞死後無法再生,所以要想把腦梗死逆轉到跟原來一樣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預防梗死加重,治療已經發作的症狀,努力減輕日後的影響。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腦梗說的是腦梗死,屬於腦缺血壞死。它一部分由局部血栓造成,還有是遠處栓子到了腦血管中導致的。

就腦梗死至今還是沒辦法化解的,主要是因為:

形成腦梗死後,腦細胞死去無法再生:就腦梗死本身是沒辦法化解的,因腦細胞壞死了就不無法再生了,目前也沒有能夠令其再生的藥物,腦梗死截止到現在是沒有藥物能化解的,腦細胞若死掉了,功能也就喪失了。

腦供血停止超六分鐘,腦細胞便壞死

葡萄糖提供腦細胞能量,平日葡萄糖的儲存量只能維持五分鐘,生成葡萄糖是需氧氣的,而氧氣需由血液供給,所以當腦供血停止超六分鐘,腦細胞因缺少能量就會壞死,且是不可逆性壞死,這也是為何心肺復甦需在四分鐘內進行的原因。

沒都梗死前的腦血栓,是有可能化解的

腦梗死雖然無法化解,但腦血栓還是存在化解可能的,只是必須要早,需在還沒都梗死之前進行化解,這樣會最大可能挽救瀕死腦組織。對發病不超4.5小時的,可用溶栓藥如阿替普酶,如搶救的及時,且屬於暫時缺血和氧,而未壞死的腦組織,(醫學成為“缺血半暗帶”),經改善腦灌注,消除壞死腦組織和水腫壓迫及垃圾代謝成分,是很可能恢復的。


養娃視頻


腦梗其實是有藥能把它化解的,但有時間限制!

這就是溶栓!

急性腦梗死,在發病6小時內,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採取溶栓治療,溶栓藥物就是化解腦梗的方法。


所謂的腦梗即使腦血管堵死,常見的原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心臟房顫血栓脫落導致腦血管堵死。

一旦腦血管堵死,就有可能造成腦細胞死亡,腦細胞和心肌細胞一樣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死亡就無法挽救。所以,急性腦梗死需要爭分奪秒。

急性腦梗死急性期溶栓,搶救及時,部分處於“半缺血”腦細胞也可以被挽救,這也算化解吧!但如果過了黃金時間,就不能採用溶栓的方法。

所以,對於腦梗,更多的還是要以防為主!

預防腦梗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1、預防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戒菸戒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堅持有氧運動,規律作息,定期查體,早發現三高,早控制三高。如有高危因素並經評估後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加他汀。

2、預防房顫血栓:藥物預防房顫,手術根治房顫,藥物預防血栓,手術防止血栓脫落等方法。


所以,即使腦梗有方法化解,但化解只是補救辦法,補救也不能保證不留後遺症。只有預防才是王道!


心血管王醫生


缺血性腦卒中三個治療方法比較,孰優?

腦梗死是由於腦供血動脈狹窄,或者他處栓子脫落堵塞腦血管導致腦缺血所致,大多數腦梗死是由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引起的腦內動脈閉塞。在腦梗死早期,梗死部位是可逆性壞死,如果及時恢復腦血流和改善腦組織代謝就可以挽救腦梗死周圍的半暗帶組織,避免形成永久性壞死(腦梗死)。因此,使血管再通複流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血管再通複流可以通過靜脈溶栓、動脈溶栓及動脈取栓等方法來實現,(血管內治療包括:動脈溶栓、機械取栓和急診血管成形術)。


靜脈溶栓

目前確切的證據表明,在發病4.5小時(時間窗)之內應用rt-PA(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對急性腦梗死病人進行靜脈溶栓,會降低患者嚴重殘疾及死亡的幾率,並且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t-PA能溶解血栓,但必須要求在發病後4.5小時之內將此藥物通過靜脈注射到患者體內。rt-PA治療最主要的風險是有可能引起嚴重的腦出血,其發生率大約是1/15,甚至有時出血會導致死亡,但導致死亡的比例會更低。如果在發病3小時之內給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靜脈溶栓,從中獲益的人數比例會是發生嚴重出血人數的10倍以上;如果在發病4.5小時或者6小時之內應用仍然是利大於弊。就患者群體總數來說,這種治療的潛在益處遠遠大於風險。但對於患者個體來說,是否接受這種治療需要自己來決定。靜脈溶栓治療,需要患者在最短時間之內到達醫院並在發病4.5小時或者6小時(最好是3小時)之內完成一系列的診斷、檢查及用藥整個過程。到達醫院的時間越早,治療效果就會越好,出現腦出血的幾率也會越小。具有簡便、省時的優點,但是再通率低。發病4.5小時或者6h內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安全有效的,其中發病3h內rt-PA治療的患者獲益最大。

動脈溶栓

動脈溶栓是一種微創性神經放射介入血管內治療手術,是在靜脈溶栓的基礎上應用神經放射介入方法進行的超選擇性動脈溶栓。理論上,動脈溶栓比靜脈溶栓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同時有著溶栓藥物應用局部濃度高、劑量小等優點。對發病 6小時內頸內動脈系統(包括大腦中動脈)栓塞的患者,採用動脈溶栓治療被證實是有效的。對於基底動脈血栓形成的患者來說,由於基底動脈血栓形成後死亡率非常高,動脈溶栓治療也可能是有效的搶救方法,故基底動脈閉塞的患者在一定時間內(目前認為可以到24小時)採用動脈溶栓治療可能會獲益,因而時間窗和適應證對於動脈溶栓手術可以適當放寬。但是,動脈溶栓手術有著特定的風險與併發症,病人能否通過動脈溶栓受益,還要看病人具體病情的發展情況,動脈溶栓通過微導管在血栓附近或穿過血栓直接給予溶栓藥物,提高局部藥物濃度,減少藥物用量,降低顱內及全身出血風險,但該方法耗費時向長,有些栓子藥物難以溶解。


機械取栓

腦梗死急性期的血管再通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的關鍵。傳統的靜脈溶栓對大血管堵塞有一定療效,但存在出血風險較大、禁忌症較多和時間窗較窄等問題,患者實際獲益有限。

支架機械取栓治療是目前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為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溶栓治療相比具有安全性高、作用顯著和時間窗長等優點,目前已在國內外大型醫療中心普及。支架機械取栓是將一條直徑0.3毫米左右的導絲從患者股動脈穿入體內,在透視監示下通過腦內大血管中的血栓進行定位,再用微導管將鎳鈦合金的取栓支架輸送到血栓部位,釋放支架後,鎳鈦合金支架自動膨脹展開,形成圓柱形網狀結構,與血管壁貼合、嵌入血栓。術者將取栓裝置抽離,栓子同時被拽出體外。



機械取栓具有血管再通率高、腦出血發生率低、再通時間、治療時間窗延長等優點。目前很多學者認為,只要MRI顯示存在較大的缺血半暗帶,就應該積極開通血管,但治療時間窗有待進一步研究。機械取栓也存在因手術準備及操作延遲血管再通、對操作人員及設備要求較高等缺點。

講了幾個方法,到底哪個最好呢?先舉例來說明,一個栓子把血管堵住了,怎麼辦,有幾個辦法,最早出現的是在很遠的地方用一種腐蝕性(藥物的副作用,出血)的藥物把它溶解,後來用人想把這個腐蝕性的藥物放到栓子的附近或者中間,血管肯定會更加好,並且還可以減少藥物在經過的路上對其他血管的影響,這就是動脈溶栓,後來又有了更加聰明的人,認為如果能夠直接把栓子拿掉,那不會更加好嗎?這就是機械取栓,所以從理論上講,應該是機械取栓效果是最好的,但是這個機械取栓對技術要求是最高的。

怎麼樣?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不要忘記點擊“關注”二字再“點贊”一下呀,也可以多轉發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專業的神經外科從事介入的醫生,會有更多的腦血管疾病健康知識,乾貨“奉獻”給你的。謝謝。

顱腦損傷後一種比較奇怪昏迷!

腦中風臥床病人一個重要的護理措施一定注意?

高血壓病人吃降壓藥後反而更加頭暈是怎麼回事?

動脈瘤術後服用雙抗後為什麼仍然發生腦梗塞?

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兩大法寶!

哪些顱骨缺損需要做顱骨修補成形術?

讓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小有辦法!

頭暈病人吃了西比靈後反而更加頭暈是什麼原因?


神經介入戴醫生


1.如果你說的是造成腦梗死的原因,是可以有藥物可以溶解的,大部分腦梗就是因為血管被血栓堵住了。能夠溶解血栓的藥物就可以再通這根堵塞的血管,使缺血缺氧的腦組織重新得到灌注。

臨床上常用的此類溶栓藥物有尿激酶,鏈激酶,Rt-普酶等等。



但是不是隻要腦梗了就可以溶栓或者溶栓治療就一定能夠完全再通血管呢?答案是否定的,溶栓有嚴格時間限制,超過了時間溶栓,則腦出血的風險大大增加。有些是掉落的其他栓子,溶栓效果不好,或者血栓太大太長也會使得溶栓效果不好。

溶栓一般分為動脈內溶栓和靜脈內溶栓,如果溶栓效果不好的大動脈血栓還可以介入取栓治療。溶栓的主要風險就是腦的再灌注損傷,還有各部位的出血風險。



2.如果你說的是已經完全梗死了的腦組織,目前確實沒有有效的藥物恢復它的火力,壞死腦組織最後是溶解吸收以及膠質增生形成腦軟化灶。

3.如果是暫時缺血缺氧而沒有壞死的腦組織,醫學術語叫“缺血半暗帶”,通過再通堵塞血管改善腦灌注,解除壞死腦組織以及水腫的壓迫,清除產生的垃圾代謝成分如自由基,“缺血半暗帶”的腦組織是可以恢復的。


神外DuangDuang


腦梗,心梗和肺血管堵塞都是血漿粘稠度造成的。現在醫學把腦梗,心梗的重點放在得病後的後期點藥物治療上,極積尋找研究治療腦梗後藥物。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治癒腦梗的難度。如果能提前通過藥物或別的方法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達到形不成血管堵塞或破裂。這就把形成腦梗的後期治療變成前期預防了。

事實證明,用預防孩大於治療的方法是有效可行,也降低因腦梗絕症的死亡率。鍛鍊身體和體育運動可意有效降低人體血液的粘稠度,一個堅持常年運動的人要比不參加運動的人的發病率要低得多,這就是通過身體運動來降低血液的粘度要比尋找藥物來改變血液粘度來的更快也更穩定。把解決腦梗方法從無藥可治改成有法可控。運動才是解決腦梗最有效的辦法。


傳統養生大周天傳人


心腦血管,腦梗初始急性發病期,用溶栓針劑點滴方法,能化解。但使用溶栓劑,有時間限制。

因為心腦血管,腦梗患者發病時,已失去表達能力,家屬也不知道究竟得了什麼病,去醫院,一大堆歷行檢查,樓上樓下,排隊折騰,錯過了、耽誤了最佳溶栓的寶貴時間。使腦梗血栓形成了。

但是不歷行各種設備檢查,醫生也沒辦法確診啊!不確診,哪敢用藥呢?這就是矛盾點。

關鍵還是得經常體檢,自己和家人,都瞭解身體狀況。

健康和疾病就在一線間,發病時,採取恰當的方法,經過治療還能回到健康,需要醫生、患者、和患者家屬,共同努力,缺一不可,這三方面,少了誰,都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