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世界最难凿通的隧道:挖156米用了两年多,高温令工人苦不堪言


大柱山下,澜沧江如一条长龙蜿蜒而过并于此处骤然收窄。因此处宽度仅五百,故桥梁都选择从此处跨江而过,而一座弯月般的巨大桥拱跨立两岸,最为显眼。那是施工中的大理-瑞丽铁路。桥西,涌出瀑布的洞窟就是世界上最难凿通的隧道--大柱山隧道。

云南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而大柱山隧道可以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质博物馆”。它穿越著名的横断山南段,全长14484米,隧道最大埋深为995m。洞内纵坡设计为小“人”字坡,最大纵坡23.5%,穿越6条断裂带,岩溶发育地段5处,褶皱构造3条,部分施工区域处于放射性场所监督区、低高温带。

隧道进口处是波涛汹涌的澜沧江,出口处是悬崖峭壁,施工条件不利,正洞隧道掘进只能靠多开挖平导洞才能前进,中国有很多难开掘的隧道,突泥涌水不少见。但大柱山隧道里,灾害成了日常。百分之九十的时段,人们都要处理涌出来的积水和泥浆。


2009年8月5日,大柱山隧道进口平导燕子窝断层发生3次突泥涌水,最大一次将重达二十余吨的挖掘机冲出40多米远,可见其威力、危险之大

燕子窝断层全长235米,该断层以围岩破碎、富水为显著特点,开挖过程中掉块、坍塌、突泥涌水等不良状况频发,曾经项目组26个月只掘进了156米;

施工人员身穿水衣,手持风枪,在“水帘洞”里浴水奋战。尽管这个隧道“一肚子的水”,但承建的中铁一局项目部采取各种办法,全力推进隧道进度。

大柱山隧道出口存在890米的高温带施工,高温带洞内温度一般35度以上,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高达42度,图为隧道施工高温作业工人在冰上降温

曾经,成昆铁路被称为工程奇迹,可跟如今的大柱山隧道相比也相形见拙,实际上成昆铁路只是从断裂带边上擦过去,而现在的工程是真正穿越断裂带,施工前,隧道原定于2014年结束,而如今现实状况是打通大柱山隧道可能要在2021年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