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首爾風光攝影,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首爾,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佈“서울”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雖然首爾僅佔韓國面積的0.6%,但其GDP卻佔全國GDP的21%。 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首爾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活力的首爾到處呈現出令人心動的景象,擁有首爾大學、漢城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是名副其實的大學之城。

首爾有冠嶽山、三角山、仁旺山、景福宮、德壽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蹟。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首爾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

首爾最早的名稱是漢城,是高句麗的別都,三京之一。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建立朝鮮王朝,1394年遷都漢陽,即今日之首爾。此後,漢陽一直都是朝鮮的首都。日據時代,漢陽降格為漢城府,直到與開城府一同被併入京畿道為止。

1945年復國後,再度從京城改稱為서울”。朝鮮戰爭爆發後,原漢城在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之間四度易手。韓國光復之後,獨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韓語固有詞“서울”,因當時無漢字名稱,故中國等繼續使用漢字名漢城稱呼。

1949年提升為特別市之後。首爾也不斷向周邊原屬京畿道的地區擴張,直到1973年為止。首爾在1988年曾舉行過奧運會,2002年亦與日本東京合辦世界盃,首爾承辦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開幕式。2005年1月19日,時任市長的李明博正式宣佈“서울”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並通知中國政府。

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戰勝商紂,肅慎、燕、亳,是周朝的北部領土,這裡的亳指代的就是貉,也就是北方夷人,包括朝鮮半島。到燕昭王時,秦開為其攻取真番、朝鮮,取地二千餘里,至滿番汗為界,讓它們歸屬燕國,併為它們設置官吏,在邊塞修築防禦城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燕國,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


漢初,燕國人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併成為箕子朝鮮的博士。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建都王險城。其國土還包括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之地,方圓數千裡。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至元封三年派兵攻打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中部和北部設置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公元前107年,衛氏朝鮮滅亡。

其中,玄菟郡設於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設於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臨屯郡以及玄菟郡的東部被併入樂浪郡,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遷至高句驪縣。東漢末期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併為曹魏、西晉所承繼。

313年,興起於今中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侵略樂浪郡,據有樂浪、帶方二郡的張統因不堪長期孤軍與高句麗、百濟作戰而率千餘家遷到遼西投靠慕容廆,樂浪郡在遼西僑置,管轄朝鮮半島的漢四郡滅亡。而帶方郡由於成為了中原王朝的飛地,受到了孤立,4世紀時和樂浪郡故地一起成為了高句麗與百濟爭霸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