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到手價”430萬的二手房,最後卻花了471萬,被中介一句話氣炸

“到手價”,買家要當心

留在上海發展的“新上海人”小陳準備買一套房子結婚。考慮到自己的承受能力,同時也要夫妻雙方方便上下班,經過一番考察,他看中了兩套二手房房源,面積都在90平方米左右,區別在於其中一套掛牌價為430萬元,而另外一套則為438萬元。

“到手價”430萬的二手房,最後卻花了471萬,被中介一句話氣炸

雖然沒有指望能夠撿漏,但小陳還是選擇實惠一點的房子,於是他選中了報價430萬元的房源。於是在中介的安排下,小陳帶上五萬元現金,準備交付定金。

在等房東前來收錢的過程中,中介業務員告訴他,房東約定的是“到手價”,即稅費全部由買家承擔。業務員同時告訴他,目前絕大多數房東都採用這種方式掛牌,即使不這樣,也會把稅費計算在房價中轉嫁給買方。

從表面上看,購房時間是否已滿5年,與購房者之間並無直接關係。因為即使未滿5年,也是由房東來承擔房產營業稅和二手房買賣個人所得稅。

但由於“到手價”的出現,這種關係完全發生逆轉。

所謂“到手價”,就是指不包括交易中產生的各項稅費及中介費的賣方淨到手價。在這種情況下,由買方來承擔本應由賣方支付的各項稅費及中介費。

簡而言之,到手價就是在交易完成後,賣方所能得到的全部款項。這樣看來,如果約定的是“到手價”,那麼,買方的購房支出就要包括合同成交價、買方承擔的各項稅費、賣方承擔的各項稅費、買方承擔的中介費、賣方承擔的中介費。

最近一線城市房價企穩,因此很多中介與房東串通以“到手價”方式操作。

由此看來,購房時間是否超過5年,對買方的購房支出會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未滿5年,根據當前相關政策規定,需要承擔相當於總價6.5%左右的房產營業稅和二手房個稅,以案例中報價430萬來計算,這兩項稅費開支共27.95萬元。如果再考慮雙方的中介費(買賣各1%)以及契稅(房價的1%),購房總價款達近471萬元。

目前到手價形式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掛牌價都是如此。因此對買方來說,對房產中介公司計算出來的稅款一定不能偏聽偏信,最好查閱一下相關規定,再到房地產交易中心去了解一下,把計稅依據和計算比例弄清楚,同時瞭解哪些稅費需要支付,哪些已經免除,以免在過戶交稅時與自己的預期不一致。

同時,為避免產生歧義,應當在合同中對“到手價”不包括哪些費用作明確限定,並詳細寫明,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另外,在選擇房源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先行估算一下購房總成本,而不只是單純看報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