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校評《瀋陽市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轉載

校評《瀋陽市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姜克升/原文 宋東澤/校評

校前說明

《瀋陽市行政區劃歷史沿革》一文是研究瀋陽史著名學者 姜克升先生所著。該文上限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下至20世紀90年代。囊括了瀋陽歷史上幾乎全部的行政區劃。應該說,是迄今為止介紹最詳、涉及面最廣的有關瀋陽行政區劃的文章。尤其是清末至20世紀90年代初,這部分資料更為詳實和準確。從中讓我們領略到瀋陽的發展變遷和歷史風貌。

但因姜先生起草此文時,可能有些考古發現、研究成果尚未如今天這樣完善,所以造成文章前一部分,有些疏虞。本想重寫一份區劃歷史沿革,怎奈資料、學識有限,很難達到姜先生此文這樣完整的程度。於是,便將姜克升先生這篇文章,可疑或錯誤之處予以指出並與讀者商榷。改動文字下有橫線並有相應的註釋。註釋處有姜先生的原文和筆者修改的理由。可疑之處,也提出筆者意見。個別處有所補充,以求完善。遂將此命名為:校評《瀋陽市行政區劃歷史沿革》。相信讀者通過此文,會更加了解瀋陽市行政區劃的歷史,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瀋陽區劃歷史沿革,增添借鑑的資料。

正 文

瀋陽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勞動、生息和開發。春秋時期之前,為東夷人生活之地。其文化應屬於東夷文化範疇。1

戰國時期,約在公元前244年左右2,燕國派大將秦開擊敗東胡,在東胡退卻的地方築長城,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這裡(指瀋陽,下同)是燕國遼東郡的屬境。

秦至東漢初年,這裡仍為遼東郡屬境。

西漢時期,這裡開始出現縣的建制。有候城、遼陽、高顯3三縣。候城是中部都尉的治所,遺址在今瀋陽舊城區4;遼陽縣城遺址在遼中縣茨榆坨鄉偏堡子;高顯縣遺址位於瀋陽蘇家屯區沙河鄉魏家樓子村。新莽時行政區劃與西漢同,只是將遼陽縣改稱遼陰,望平縣改稱長說。東漢安帝即位的永初元年(107年),玄菟郡第二次內遷,同時將候城、遼陽(新莽時的遼陰複稱遼陽)兩縣從遼東郡中劃出改屬玄菟郡。玄菟郡郡治在高句麗縣(縣城遺址在東陵區上伯官屯)。因此自東漢安帝之後,這裡有玄菟郡所屬的高句麗、候城、遼陽和遼東郡所屬的望平(新莽後,長說縣複稱望平)共四縣。

東漢安帝建安元年(公元121年)候城縣遭焚5。原屬遼東郡的望平縣改屬玄菟郡。玄菟郡在今瀋陽市境內部分,轄高句麗、望平、高顯6三縣。東漢在瀋陽設置玄菟郡,其遺址在今瀋陽東陵區汪家鄉上伯官屯村7。

兩晉時期,這裡大部分是平州玄菟郡的轄境,有高句麗、望平、高顯三縣8。此時遼陽縣已廢。現新民市、遼中縣西境當時屬平州昌黎郡。十六國時期,這裡仍屬玄菟郡,為我國北方几個少數民族地方割據政權的管轄範圍。先後有前燕(鮮卑族)、前秦(氐族)、後燕(鮮卑族)等。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廣開土王十四年)開始,這裡被我國少數民族高句麗割據,原玄菟郡治所同時稱為玄菟城,直至唐初。

在高句麗(北齊乾明元年即560年改稱“高麗”)割據時期,這裡著名的縣城有玄菟城(遺址在東陵區上伯官屯)、武厲城(又稱武列城,武厲邏,遺址在新民市遼濱塔)、蓋牟城(遺址在蘇家屯陳相屯塔山,為山城)9等。

隋代這裡為遼西、遼東二郡及高麗地。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設懷遠縣(治懷遠鎮,即今遼中),屬燕郡所轄的遼西郡。同年破武厲城,於武厲城設遼東郡及通定鎮。今市境遼河以東地區仍為高麗轄據至唐初。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四月,唐朝軍隊攻破玄菟城。至此高麗佔據240多年的玄菟城歸唐所有。蓋牟城遂改為蓋牟州10。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十二月設置安東都護府(初治平壤,以後多次遷徙)。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都護府廢。在安東都護府設置的93年中,今市境屬安東都護府管轄。都護府廢后,歸平盧(又稱盧龍)節度使管轄至唐末。

五代十國至遼時期,這裡是契丹族及其所建遼國東京遼陽府管轄。遼太宗神冊六年(922年)11十二月,遼國將原渤海國諸州南遷到今市境內,並重新設置瀋州、興州、集州、廣州、遼州、湯州、雙州12和定理府。瀋州下設樂郊(初名三河)、靈源(初名漁陽)兩縣,瀋州治樂郊縣(今瀋陽長安寺附近),興州治常安縣(今新城子區依路),集州治奉集縣(今蘇家屯區奉集堡),廣州治昌義縣(今于洪區高花堡),遼州治遼濱縣(今新民市遼濱塔);湯州在今遼中縣境內,雙州(今沈北新區石佛寺鄉);定理府在今新城子區依路。

金代這裡大部分是東京路管轄下的瀋州的屬境,小部分屬東京路貴德州和遼陽府。遼天祚帝天慶六年、金太祖收國二年(1116年)瀋州被金攻佔,今市境開始為金所有。金代撤廢興、廣、遼等州,將其地劃入瀋州。瀋州轄五縣,有樂郊縣(州治,今瀋陽長安寺附近)、挹婁縣(今新城子區依路)、章義縣(今于洪區彰驛站)、遼濱縣(今新民市遼濱塔) 、雙城縣(今新城子區石佛寺鄉)。廢集州,原集州所轄奉集縣(今蘇家屯區奉集堡)改屬貴德州(治今撫順)。廢湯州,今遼中縣當時為遼陽府(治今遼陽)的轄境。

元代,這裡絕大部分是瀋陽路(治今瀋陽)的轄境,但今新民市西部、南部和今遼中縣全境當時分屬遼陽路(治今遼陽)和廣寧府路(治今北寧)的轄境。瀋陽路設於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13,為遼陽行省的7個路之一,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在今瀋陽設“徵東行省”時,瀋陽路又屬於徵東行省。瀋陽路管轄有“安撫高麗總管府”(1234年設高麗軍民萬戶府,1261年改為此名,又稱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和瀋州高麗總管府(1292年設,又稱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等共5個總管府,“瀋陽等處怯憐口千戶所”(1321年,即至治元年設)等24個千戶所以及“瀋州”(金末毀於兵火,元朝於中統三年即1262年又重新設立)等14個州。

明代這裡大部分是遼東都指揮使司所轄瀋陽中衛14的轄境。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瀋陽同時設瀋陽中衛、左衛和右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設沈王府護衛(即瀋陽中護衛)。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增設瀋陽中屯衛。瀋陽左衛、右衛、中護衛及中屯衛設置後幾年內,最多不過20年或廢或遷,惟有瀋陽中衛自建立後直至明末不曾廢置。瀋陽中衛轄撫順千戶所(1409年即永樂七年併入瀋陽衛,治今撫順)和蒲河千戶所(1437年即正統二年置,治今新城子區蒲河)。今新民市東部在明代為瀋陽中衛所轄,其西部為廣寧衛(治今北寧)所轄。今遼中縣境在明代分屬定遼右衛、後衛、中衛。

明天啟元年、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攻佔瀋陽中衛城。明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自東京遼陽遷都瀋陽。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升瀋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定都京師順天府(今北京)後,以盛京為留都。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今瀋陽設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設承德縣為奉天府首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分承德縣東境置興仁縣(承德、興仁兩縣同治於瀋陽古城內)。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興仁縣更名撫順縣,移治今撫順。宣統三年(1911年)2月承德縣建制撤銷,其地為奉天府直轄。嘉慶十八年(1813年)分承德、廣寧二縣地設置新民廳,治所在今新民市,隸屬奉天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新民廳升為新民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清政府在瀋陽設置奉天省時,奉天府與新民府同屬奉天省。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分新民府、遼陽、海城和承德等縣地設置遼中縣,縣治在阿司牛錄即今遼中鎮,隸屬奉天府。光緒年間,由於不平等條約的簽定,致使今和平大街到瀋陽站一帶被劃為“滿鐵附屬地”,由日本人強行統轄。不久,又在瀋陽古城與“南滿鐵路附屬地”之間開闢了商埠地。

1913年(民國2年)1月,奉天府改為奉天縣。2月,新民府改為新民縣。4月,奉天縣改為承德縣。5月,承德縣改稱瀋陽縣。遼中縣名稱未變。瀋陽、新民、遼中三縣,同屬奉天省遼瀋道。

1923年(民國12年)8月劃瀋陽縣城區及商埠地一帶正式成立奉天市政公所。從此這裡出現市的建制,奉天市與瀋陽縣並立,奉天市隸屬奉天省。

1929年2月5日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同年4月2日奉天市也改稱瀋陽市。這時瀋陽市、瀋陽縣、新民縣、遼中縣都隸屬遼寧省。

1931年(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我國東北地區,同年11月20日瀋陽市被改為奉天市。遼寧省被改為奉天省,奉天市、瀋陽縣、新民縣、遼中縣同屬奉天省。

1938年1月1日,《奉天市區條例》公佈,擴大市區範圍,市下設區:劃古城關牆內成立瀋陽區,劃商埠地和“滿鐵附屬地”一帶成立大和區,劃南滿鐵路以西原鐵西工業區成立鐵西區,劃瀋陽區東鄰的原大東工業區成立大東區,劃瀋陽區到渾河之間的地區成立渾河區,劃鐵西區到渾河之間的地區成立永信區,劃鐵西區西鄰成立於洪區,劃鐵西區北鄰皇姑屯車站以北地區成立皇姑區,劃皇姑區東鄰即北陵一帶成立北陵區,劃大東區北鄰奉天市東北部成立瀋海區,劃大東區東鄰奉天市極東部即福陵一帶成立東陵區。這樣奉天市轄瀋陽、大和、鐵西、大東、渾河、永信、於洪、皇姑、北陵、瀋海、東陵共11個區。

1941年1月1日,奉天市11個區改劃為17個區。原11個區只有瀋陽區改名為城內區,其他名稱未變。增加的6個區是:將大和區東北部劃出成立敷島區,將大和區東南部即商埠地的大部分劃出成立朝日區,將瀋陽區北部劃出成立北關區,將瀋陽區東部劃出成立東關區,將瀋陽區西南部劃出成立大西區,將瀋陽區西北部劃出成立小西區。這時奉天市17個區的名稱是:城內、大和、鐵西、大東、渾河、永信、於洪、皇姑、北陵、瀋海、東陵、敷島、朝日、北關、東關、大西、小西。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解放軍進駐瀋陽,奉天市恢復瀋陽市名稱。同年10月10日成立瀋陽市民主聯合政府。11月重劃市內為11個區:將城內區與渾河區合併為瀋陽區,將鐵西區、于洪區、永信區合併為鐵西區,將瀋海區、北關區合併為北關區,將東關區、東陵區、大東區合併為大東區,大和區更名為和平區,敷島區更名為北市區,朝日區更名為南市區,皇姑、北陵、大西、小西的區劃及名稱都沒變動。這時瀋陽市民主聯合政府下設的11個區是瀋陽區、鐵西區、北關區、大東區、和平區、北市區、南市區、皇姑區、北陵區、大西區、小西區。

1945年末,我軍和民主聯合政府撤出瀋陽。1946年3月後,瀋陽被國民黨軍隊盤踞,同時將瀋陽市劃為17個區。除城內區已改稱瀋陽區、大和區改稱和平區、敷島區改稱北市區、朝日區改稱南市區以外,其他區名及各區範圍與1941年的區劃相同。這期間瀋陽市、瀋陽縣、新民縣、遼中縣都隸屬遼寧省。

1947年8月1日,國民黨政府將東北地區重新劃為9個省和3個院轄市。瀋陽縣,新民縣、遼中縣仍屬遼寧省。瀋陽市由省轄改為國民黨行政院直轄。同年9月1日,瀋陽市由17個區改劃為24個區。除原有17個區外,將和平區南一馬路以南劃出,增設勝利區;將鐵西區勸工、興華二街以西地劃出,增設建設區;將小西區內原西北工業區全部劃出,增設惠工區;將皇姑區西部劃出,增設塔灣區;將瀋陽區小南關以磚城為界劃出,增設南關區;同時改瀋陽區為城內區;將渾河南岸的一部分地域從瀋陽縣劃出併入市區,增設楊官、榆樹兩區。

1948年10月28日與29日,遼中、新民兩縣先後全境解放。同年11月2日瀋陽市及瀋陽縣全境解放。這時,遼中縣隸屬遼寧省,新民縣隸屬遼北省。瀋陽市成立特別市政府,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8年11月20日,瀋陽市原24個區合併為8個區:小西、北市、惠工三區併為北市區,城內、南關、渾河三區併為瀋河區(城內、南關兩區於11月20日之前已併為瀋陽區,這次實際上是瀋陽、渾河兩區合併),北關、瀋海兩區併為北關區,東關、大東、東陵三區併為大東區,大西、南市兩區併為南市區,和平、勝利兩區併為和平區,鐵西、永信、於洪、建設四區合併為鐵西區,皇姑、塔灣、北陵三區合併為皇姑區。楊官、榆樹兩區始終沒有成立起來,仍屬瀋陽縣境。

與瀋陽市改劃8個區的同時,撤銷瀋陽縣,縣境併入瀋陽市,成立市郊辦事處,原縣境內劃為12個郊區。這時,瀋陽市共轄北市、瀋河、北關、大東、南市、和平、鐵西、皇姑8個市區和蘇家屯、深井子、祝家屯、舊站、蒲河、白塔鋪、沙嶺堡、馬三家子、新城子、財落堡、官立堡、陳相屯等12個郊區。

1949年4月,新民縣由原遼北省轄改屬遼西省。5月,遼中縣由原遼寧省轄改屬遼西省。同年5月1日,瀋陽特別市政府改稱瀋陽市人民政府。同年8月,瀋陽市隸屬東北人民政府。

1951年1月19日,市郊辦事處下設的12箇中心郊區改劃為4箇中心區、21個分區和1個鎮。有蘇家屯區、深井子區、馬三家子區、新城子區。蘇家屯區下設白塔堡、官立堡、孟達、十里河、陳相屯、姚千戶6個分區,深井子區下設大深井子、李石塞、祝家屯、孫家寨、舊站5個分區,馬三家子區下設馬三家子、平羅堡、沙嶺堡、潘建臺等4個分區,新城子區下設新城堡、清水臺、蒲河、虎石臺、財落堡、石佛寺等6個分區。1個鎮為蘇家屯鎮。這時瀋陽市共轄8個市區4個郊區和1個鎮。

1953年2月,蘇家屯鎮升為蘇家屯區(市轄)。

1953年3月12日,瀋陽市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3月16日,撤銷瀋陽市人民政府市郊辦事處,成立市人民政府農林局,設東、西、南、北四個郊區20個分區。原來21個分區除孟達分區改名王綱堡分區,撤銷孫家寨分區外,其餘分區的名稱和歸屬不變。

1954年8月11日,瀋陽市改為遼寧省省轄市。同時遼中、新民兩縣也改屬遼寧省領導。

1955年1月21日,瀋陽市人民政府改稱瀋陽市人民委員會。同年,遼中、新民兩縣劃入遼寧省遼陽專區。

1955年4月19日,蘇家屯區建制撤銷,併入南郊區。

1956年7月,撤銷農林局及各郊區建制,原各郊區轄境從瀋陽市劃出成立瀋陽縣,併入遼陽專區。原東郊區舊站分區全部劃入大東區。原北郊區蒲河分區一部分劃入大東區,另一部分劃入北關區。同時在蘇家屯鎮成立蘇家屯區人民委員會,劃入市區。這時瀋陽市轄北市、瀋河、北關、大東、南市、和平、鐵西、皇姑、蘇家屯共9個區。

1958年末至1959年初,原遼陽專區的瀋陽、遼中、新民、臺安4縣和原鐵嶺專區的鐵嶺、法庫、康平、開原、昌圖、西豐6縣劃歸瀋陽市,瀋陽市轄9個區10個縣。

1959年2月,撤銷北市、南市、北關3個區,市內由9個區合併為6個區。北市、南市兩區的一部分劃入和平區,另一部分劃入瀋河區。北關區絕大部分劃入大東區,其小部分劃入瀋河區。瀋陽市共轄6個市區10個縣。

1960年1月,撤銷瀋陽縣,分別劃入瀋陽市各區,同時成立新城子區。瀋陽市轄7個市區9個縣。

1964年3月至4月,瀋陽市原轄9縣從瀋陽市劃出,隸屬瀋陽專區。同時新設東陵、於洪兩區。東陵區由大東、瀋河、和平3個區原轄的14個人民公社組成。于洪區由鐵西、皇姑兩區原轄12個人民公社組成。這時瀋陽市共有鐵西、和平、大東、瀋河、皇姑、蘇家屯、新城子、東陵、於洪等9個區。

1966年3月,從新城子、東陵兩區各劃出一部分成立輝山區,從蘇家屯、東陵兩區各劃出一部分成立祝家屯區。

1966年9月,鐵西區改名紅工區,和平區改名紅旗區,大東區改名衛東區,瀋河區改名紅星區,皇姑區改名紅衛區,蘇家屯區改名八一區,新城子區改名永紅區,東陵區改名東風區,于洪區改名向陽區,輝山區改名紅山區,祝家屯區改名紅峰區。

1968年5月,成立瀋陽市革命委員會,各區相繼成立區革命委員會並恢復區的原有名稱。6月,撤銷紅山、紅峰兩區,分別劃入新城子、蘇家屯、東陵三區。瀋陽市下設的區數及區名與1964年相同。

1969年,遼中、新民兩縣改屬鐵嶺專署。同年末,遼中、新民兩縣改為瀋陽市轄縣。

1980年4月,瀋陽市成立市人民政府。

1993年1月,法庫、康平兩縣劃歸瀋陽市。

現在瀋陽市共有和平、瀋河、大東、皇姑、鐵西5個城市區,蘇家屯、東陵、新城子、於洪4個郊區,新民市以及遼中、法庫、康平3個縣。

2006年11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新城子區改為沈北新區15。

注 釋

1原文:這裡是我國東胡等古老民族的遊牧之地。本文提出的東夷文化,詳見本書《新樂文化壯雄風》。

2原文:周赧王十五年、燕昭王十二年(前300年)。校對後疑為公元前224年,結論尚待進一步考證,只錄以備考。詳見本書《候城有幸遇秦開》

3原文:有候城、遼陽、望平三縣。有史可考的是高顯而不是望平。西漢時瀋陽地區屬遼東郡。在瀋陽地區設置候城、遼陽、高顯三縣。高顯城位於瀋陽蘇家屯區沙河鄉魏家樓子村西北角的山岡上。

4原文:候城是中部都尉的治所,遺址在今東陵區古城子。經考證遺址應在今瀋陽市舊城區。詳見本書《候城有幸遇秦開》

5原文:三國時期候城縣已廢。候城被高句麗焚燒,是在東漢安帝建安元年(公元121年)。詳見本書《候城有幸遇秦開》

6原文:玄菟郡在今瀋陽市境內部分,轄高句麗、遼陽、望平三縣。《晉書》記載:“玄菟郡,漢置,統縣三:高句麗、望平、高顯”。所以應為高顯而不是遼陽。

7此為添加補充內容。根據書載和實物證明。《三國志·吳書》記載“玄菟郡在遼東北,相去二百里”者。漢時的一尺等於今七寸左右,故二百里相當今一百三四十里,瀋陽市東陵區汪家鄉上伯官古城址正符合這個地理位置。近些年來考古已發現大量漢朝遺物,通過文物鑑定認為,瀋陽東陵區汪家鄉上伯官屯村正是東漢在瀋陽設置玄菟郡。

8原文:兩晉時期,這裡大部分是平州玄菟郡的轄境,有高句麗、望平兩縣。添加高顯理由如6。

9此為添加補充內容。詳見本書《在那高山之上》

10此為添加補充內容。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己亥,以蓋牟城為蓋州。”

11原文:天顯三年(928年)。改為:神冊六年(922年)。根據《遼史·太祖本紀》記載:(神冊六年)“十一月癸卯,下古口北。丁未,分兵略檀、順、安遠、三河、良鄉、望都、潞、滿城、遂城等十餘城,俘其民徙內地”。十二月己卯,又記載:“詔徙檀、順民於東平、瀋州”。 瀋與沈是通用的。詳見本書《從瀋州到瀋陽路》

12原文:遼國將原渤海國諸州南遷到今市境內,並重新設置瀋州、興州、集州、廣州、遼州、湯州和定理府。校對後筆者認為:瀋陽地區主要設有瀋州、集州、廣州、遼州、雙州(今沈北新區石佛寺鄉)五個州城。而原文中在遼建制中並沒有雙州,特此補入。

13原文:瀋陽路設於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元史·成宗紀》記載:“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以都裡臺所隸新附高麗、女真,漢軍居瀋州。”據此判斷為1297年2月建城。

14文中出現幾處瀋陽衛說法皆錯,正確說法為瀋陽中衛。從史籍來看,無論是《遼東志》、《全遼志》、《奉天通志》俱稱“瀋陽中衛”而從未有瀋陽衛的稱呼。俗稱不能代表正名。

15此為添加補充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