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他是名將李廣的後代,他的邊塞詩可與七絕聖手李白、王昌齡相媲美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首題為《夜上受降城聞笛》的七絕,是唐代邊塞詩的名篇之一,被人們譽為“絕唱”。詩中的受降城,是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詩的大意是這樣的:晚上,登上受降城,只見月光皎潔,烽火臺前面的沙漠猶如鋪上了一層霜,顯得那樣淒冷,令人望而感到陣陣寒意。在萬籟俱寂,空曠遼闊的夜色中,傳來了縷縷婉轉悠揚的蘆笛聲。它是那樣地悲涼幽怨,勾人心魄,喚起了守邊將士們懷鄉思歸之情。詩以寫景為主,由景見情,感慨至深,音節高亮,情思悱惻。

他是名將李廣的後代,他的邊塞詩可與七絕聖手李白、王昌齡相媲美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詩的作者叫李益( 748--827),字君虞,是隴西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人。他自稱是“關西將家子”,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後代,所以他少年時就喜歡談論兵事。李益五次從軍,在軍旅中生活了十年左右。《唐才子傳》說李益“從軍十年,運籌決勝,尤其所長。往往鞍馬間為文,橫槊賦詩,故多抑揚激厲悲離之作。高適、岑參之流也。”的確,李益“北逐驅獯虜,西臨復舊疆”(《從軍有苦樂行》),長期的軍隊生活充實了他的生活,激發了他的熱情,使他繼高適、岑參之後成為中唐邊塞詩派一位傑出的詩人。

李益的邊塞詩,敘寫了自已的從軍生活,抒發了自己立功報國,收復失地, 安邊定遠的壯烈情懷。他的《邊思>詩說

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

他是名將李廣的後代,他的邊塞詩可與七絕聖手李白、王昌齡相媲美

他曾穿著華美的軍服,佩帶著鋒利的武器(吳鉤》,在秋高馬肥的季節,參加防衛玉門關(玉塞)的戰鬥。因為他是將門之後,所以他並不滿足自已僅能寫邊塞詩篇,繼承祖業、保衛疆土才是他的理想。《塞下曲》一詩,更強烈地表露了他的理想抱負:

伏波唯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詩中用了幾個典故:一是東漢時的馬援,被封為伏波將軍,南下平定交趾,後來在平定武陵“五溪蠻”時病死在軍中。二是東漢名將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平定了很多小國,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統治,他在西域長達三十一年,功勳卓著,被封為定遠侯。但他年老思鄉,上疏請求迴歸,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所以唐人多吟詠此事,如戴叔倫《塞上曲》便說:“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三是《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說晉人在崤山伏擊秦國的軍隊,使秦軍全軍覆沒,“匹馬隻輪無返者”。四是唐代名將薛仁貴,他曾帶兵討伐高麗,擊潰敵軍二十萬,又曾在天山大破九姓突厥,當時突厥擁兵十多萬,薛仁貴發三箭,射死三人,突厥畏服歸降,當時軍中有歌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李益在詩中表示:要像馬援那樣為國捐軀,要像班超那樣立功塞外,但卻無須戀歸故土,要像晉秦崤之戰那樣消滅全部敵人,不讓一匹馬一隻車輪逃回去,要像薛仁貴箭射天山那樣鎮服邊塞。這首詩寫得壯懷激越。

他是名將李廣的後代,他的邊塞詩可與七絕聖手李白、王昌齡相媲美

李益的邊塞詩,善於用凝練自然而又色彩鮮明的語言,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現邊地的風光,抒寫將士及詩人自己的情懷,風格慷慨悲涼。李益喜歡用七絕的形式寫邊塞詩,所以他又是中唐最優秀的七絕作家之一。他的七絕,含蘊豐富,色澤鮮明,音律諧和,可與七絕聖手李白、王昌齡媲美。李益的邊塞詩,在當時便很出名,流佈很廣。他的《徵人歌》、《早行》,“好事者畫為屏障”。他的《夜上受降城聞笛》,更是“天下以為歌詞(《舊唐書·李益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