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圖文|網絡

透明之琉璃(玻璃類)花器來源極早。東漢佛教傳入我國的同時可能就有流行用透明琉璃(玻璃)淨瓶插貯花枝,這本是佛教徒之愛好。東漢就有翻譯本的《修行本起經》捲上:“時有一女,持瓶盛花。佛放光明,徹照花瓶,變為琉璃。內外相見。“這就是著名的借花獻佛的故事。

佛畫常見琉璃花器插花,這可象徵佛法光明、清淨。如榆林石窟吉祥天女捧的瓶荷就是。(張大千摹)。敦煌壁畫、藏經洞出土絹畫也有把花放琉璃碗類玻璃皿內。如宋代《楊柳觀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羅漢圖》也畫綠玻璃盤插滿花,類似於黃庭堅筆下《南山羅漢贊十六首》提到的琉璃花盆。又如前述《六尊者圖》,還有《維摩演教圖》、法海寺天女手捧花碗等皆用透明花器。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道教繪畫也有玻璃器插花的,如《八十七神仙卷》就有。

歷代宮廷、文士、民間用玻璃器插花也有記載,也有繪圖,如唐代愛以碧冰盤貯花,宋代詩詞也提到。元代有傳王淵繪玻璃瓶插海棠圖等。

閒靜 · 禪意

明代如陳洪綬《冰壺秋色圖》。

清代,常置大口腹深的透明玻璃瓶、盆、缸等盛水,插入花材,或完全浸浴水中,或一兩枝朵衝出器口之外,自有清涼透明之趣。如《馬胎畫寶》“石硯千秋契,銅瓶七寶裝”一幅,繪大玻璃瓶浸入蘭花枝朵。

琉璃插花賞析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瓶花:徐文治

琉璃:梁明毓

------------------------------------------------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閒靜 · 禪意

日本民間匠人瀬沼健太郎的手工花器和花藝作品

尋一個瓶、一枝花、幾條枝,信手侍弄,造一個禪花畫境。樸素、冷瘦、空寂、靜謐、自然,幾根枯枝、一朵花,便把清雅寄於瓶中,獨抒性靈,幽靜中延續美的意境。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