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鄉村一線教師“越教越窮”?

豁達26268307


古有窮酸秀才,今有窮酸教師。古有“尊師重道”,今有”尊師重教”,重教是重道遷移過來的,可見“道”和“教”有很深的淵源。

由“清貧樂道”一詞,可以想見,教書的自古都是窮困的。所以鄉村教師越來越窮並不奇怪,自古都如此。



鄉村一線教師為什麼越教越窮?我想有以下原因。

1、鄉村教師待遇沒有落實到位。教師按政策開口的待遇並不低,但是就是難於落實到位。主要原因是很多待遇是有錢才能發,無錢就不能發,鄉村教師人數太多,又不象有些單位可以收錢或罰款,公用經費又禁止用於發放人頭費。所以,儘管開了口,對於鄉村教師而言就是“空調”。而城裡老師則相對而言落實的要好一些。大城市老師待遇令人羨慕。

2、鄉村教師很少第二收入。城裡老師因為有得天獨厚的生源和地利優勢,很多人參與補課,很多人做起了生意。而農村學校就很少有這種情況,老師們除了工資再無其他。

3、物價房價上漲厲害。筆者所在縣城,一年前,教師一個月工資能買一平米商品房,現在只能買三分之二平了,以前一支牙膏幾塊錢,現在大多二十多了,以前白菜一塊多,現在至少兩塊了。。。物價上長,但工資不長,85年教齡工資到現在還在實行,工作哪怕四十年,也就10塊錢,33年不變,相當穩定。因而老師的錢越來越不經花了。



教師窮也就罷了,但教師似乎不只是窮的問題,更不受尊重。窮酸秀才在古代還頗受尊重,而今大學生滿街都是,教師因為窮很不受待見。這是教師除了窮之外最受不了的。

那麼鄉村教師什麼時候能擺脫貧窮呢?儘管有《意見》,也有表態,看起來鼓舞人心,但要落實遠不是一朝一夕。上面鑼鼓喧天,底下風平浪靜。等著吧,估計到2035年可能會擺脫貧困。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為教育為教師,敢於直言,歡迎關注,你我一起同行!


文軒閣


我1991年畢業,在革命老區的偏遠山區小學教書,工資非常低,每月62.5元的工資,加上其它津貼補貼,每月總共也不到100元。

頭一年非常努力,想教出成績。第二年看著一起分配來的開始跑關係調進城裡了,就有些灰心了。最讓人忍受不了的,還是拖欠工資。放寒假了還有幾個月工資沒有發,沒錢過年。還大雪封山,沒有公交車,只有翻過一座雪山回家。

當時我們學校有句順口溜:前世做了惡,今世來教學,餓又餓不死,走又走不脫。

第三年暑假,我也跑關係調回了縣城邊上的鄉小學。學校又把我分到該鄉最偏的一個村小學。村小主任教師分給我學前班和四年級的複式教學。

幹了一年就勤工儉學外出打工了。

現在,我的大部分同學任教的,都調到了條件較好的市小學、縣小學,有的還升任了校長。個別的留在村小任教,複式教學的。

總的來講,大家經濟條件也不錯,工作穩定,可期待的退休工資也不錯。

雖然也有牢騷,也有抱怨。但是誰沒有呢?

有句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色墨瞎想


與城市學校的教師比,是窮。鄉村教師的收入完全是工資,沒有任何的額外收入,鄉村基本不會有補課之類的。我小時候,村裡會專門撥幾畝地給老師,老師也要種地,只不過會有家長幫忙種,收割的時候回讓我們都去幫忙。那時在鎮裡讀書的時候,也就是暑假會阻止補課,每個人也就幾十塊錢,5、6個老師一分,也分不到多少錢。

與當地農民比,肯定不窮。農民的收入真的很低,尤其是西北部地區的農民,一年也就幾千塊,甚至更少。有的人會說,這麼還有這樣的農民,太懶了吧,其實不是懶,而是環境造就的。我們村現在還有全家收入一萬塊左右的,因為只有一個勞動力,人均也就2、3千塊。一個鄉村教師的工資應該會有2500左右吧每個月。我們村的退休教師,現在一個月3、4千,生活還是很舒服的。

窮不窮是比較的結果。現在工資普遍高,鄉村教師相對來說就窮了,其實放在當地的環境中,一點都不窮。社會對鄉村教師的認可度不高了,以往教師畢竟還是受人尊敬的職業,小時候所有的人家都會請老師到家裡吃個飯,以示尊敬,現在很少了。都是背後說老師不負責光知道錢等等。政府對鄉村教師的支持確實是少了,以往會在政策上傾斜,現在不克扣大概就不錯了。

不同的區域差異很大。發達地區的鄉村教師收入也不會低,我在浙江農村見到一個男老師,畢業沒幾年,是周圍幾個村唯一的一所農村小學了。他的收入放在在縣城也是中上等收入。像有的沒編制的代課老師,一個月大概就是幾百塊,收入僅比農民好一點。

鄉村的凋零,很大部分是農村學校的消失造成的,村小學是農村的文化中心,因為農村沒有學校,家長只好把孩子放在鄉鎮,農村就失去了文化的中心。

很懷念小時的學校,也記得每一個教過自己的老師。


大學專業深一度


有一句話很流行是這樣說的,重視教育,加大對教育的投資不等於給老師們漲工資。這句話雖然不知道誰說的,也不知道怎麼流行起來,但無論你承認不承認,近些年,國家對教育的投資確實沒有投資在給老師漲工資上,特別是鄉村教育。

近些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可謂有目共睹,鄉村學校從之前的小平房都換成了三層樓房,學校硬件設施,比如微機室、化學實驗室、化學實驗器材室、物理實驗室、物理實驗器材室、美術室,音樂室等的建設,更有門類齊全的教學器材上的投入,僅拿2018年來說,我校為了應付上級普九驗收,就淨投入資金上百萬購辦種類繁多的教學硬件用具。

然而這些教學用具真正發揮作用了嗎?沒有,就拿美術室來說,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一應俱全,然而學校沒有專業的美術的老師,大家只能看,不會用,白白扔在那裡放到不能用為止。音樂室也是,各種音樂器材沒有一個老師會用的,連會唱歌的都沒有,別說會彈琴的了,都是浪費,化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從來沒有老師帶學生去做過實驗,一來功課緊,沒有閒工夫磨這洋功,另一方面做實驗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準備,而鄉村教師課時多,實在無法餘出做實驗的時間來。

我所在的學校從我入職開始二十年了,沒有再入職過新的年輕老師,小學教師尤其大量缺編,很多學校在編教師和代課教師呈一半一半的現象,原因在於地區財政吃緊,如果全部招入在編教師,那麼地方財政就要多發放很大一部分老師工資數額,而這部分數額沒有國家補貼,只能靠地方財政自己出,因此,教師工資,特別經濟落後的鄉村教師,無論是從增加在編老師的數量,還是給老師們漲工資都是極其困難的事,在物價飛漲的現實情況下,老師們的工資只能相對越來越低,鄉村老師也就越來越窮。

如果哪一天,鄉村教師的工資改為國家財政,估計會有所改觀,大家以為呢?


指尖教育帝國


鄉村一線教師“越教越窮"從字面上來看,一線鄉村老師越教越窮,那就是說原來還不覺得窮,現在感覺越來越窮了。

一、一線鄉村老師從來就沒富過。做為鄉村老師,過去每月拿的那點工資就是按國家規定的較低標準發放,沒有其他什麼收入來源。有些地方由於財政比較緊張,還經常不能及時發工資,偶爾還要扶貧和捐款,你說他們富過嗎?雖然當時他們相較於普通的村民,還有一份工資,看上去確實比一般普通村民過得還算寬裕,但還僅僅是維持一個普通生活,根本談不上小康。現在的鄉村老師,工資確實比過去漲了很多,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外加一個鄉村老師補貼。但現在物價這麼高,每月二三千元的工資又能做什麼呢?也還是隻能維持一個普通的生活,如果孩子上學或老人生病,還真對付不過來。


二、比較來說鄉村老師確實越來越窮了。以前大家都沒錢,鄉村老師有一份工資,顯得比村民要有錢。但現在大家都有了各種出路,打工、經商等,收入都不比老師收入低,村民很多都在城裡買房、買車了,反襯出鄉村老師的窮。再加上各種物價的上漲,特別是住房、教育和醫療的價格讓一般人都受不了。而做為鄉村老師,也希望能到城市買房,也希望讓小孩到城裡上學,而他們的那份工資是不足以支撐這些開支的。因此鄉村老師感覺到自己越來越窮了。




三、鄉村教師的窮要引起重視。現在經常看到,鄉村老師越來越難招了,男老師基本不願去當鄉村老師了。因為當鄉村老師可能不好找對象,當了鄉村老師可能不能支撐一個家,只有另謀出路。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農村的中小學教育是每況愈下,考試成績是個位數的都很普遍,我相信這絕對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如何激勵優秀的年輕人去從事鄉村老師工作是需要教育決策者去研究的,給鄉村老師一個美好的未來,就是還農村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個人的看法,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關注、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提這個問題的人,首先就是一種憤世嫉俗的無病呻吟,罔顧事實而已。基本上可以說是造謠生事,有不同意見的人可以舉例說明,什麼地方的教師收入是越來越低了,不管是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

我們的親戚朋友同學當中,至少有50位是當老師的,從小學到大學,從城市到農村都有,雖然他們的工資都比公務員還有差距。但是絕對高於當地平均工資,我們這裡的平均工資才2000多,請問什麼地方的教師,工資才2000多?

在政府的政策當中,教師的工資基本上和警察的工資是一樣的,人家警察有風險,有時候得拿命去拼,人家也沒有什麼帶薪假期,越是放假越是加班。

教師隊伍過於龐大,有的地方執行政策不到位,但從整體層面來說 ,在同一個地區,農村教師的合法收入,絕對不會低於城市。在任何時候,教師都不是一個可以發財的職業。

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當中,要實現高收入,都必須要去從事那些創造性的工作,或者說風險比較高的工作,教師顯然不在其中,如果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很清貧,其實辭職走人就行了,世界那麼大,機會很多。

老天從來餓不死有手有腳的人。想要過好日子,就得先要付出。想要四平八穩,又不想承擔風險輕鬆的就拿到高收入,如果有這樣的好事情,我想也輪不到在這裡抱怨的這些人。

國家已經說了,要全面提高教師收入,讓教師成為一個社會尊重的職業,事實上也正在這樣做,那什麼事情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師的待遇現在不低,將來會更高。作為教師應該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工作,不要把自己的不滿,帶到工作當中去,更不要在網上造謠生事。


大糖必下


我就是一名鄉村中學的一線教師,90年代初期的大學生,好多教師工作多年後感覺越來越窘迫,越來越窮,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個人覺得是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與教師的現實狀況的矛盾。

一、教師的提升空間受限。

職稱,尤其是鄉村教師的職稱,大多經歷過由希望到絕望,那是一種煎熬呀!建立在以學生成績為主要導向的績效考核,縣城學校、民辦學校向農村掠奪生源和年輕教師,鄉村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上幾無成就感;日常瑣碎的教學工作慢慢地磨平了教師的菱角,也蒼白了教師的心靈,職業的倦怠也慢慢佈滿了教師的心底。

“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曾幾時是幾代教師的追求,現在教師群體普遍缺乏追求、理想目標,繼續教育根本不能不能滿足教師提升自己的需求。

二、教師的經濟狀況急需改變。

近年來教師的工資水平顯著提升了,慢慢地縮小了與其他行業的差距。很多地方教師工資不能及時到位,與公務員的各種補貼有較大的差距,教師工資增長跟不上物價上漲、也跟不上貨比貶值的步伐。收入差距拉大了,心裡不平衡了。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越來越重了,感覺“越教越窮”了!

鄉村教師兼職機會少,最多就是利用空暇時間回家種幾畝田貼補貼補家用!

三、教師的社會地位下降了。

曾幾何在農村老師都是家家戶戶的座上賓,上至耄耋長者下至呀呀學語的孩童,哪個不是對老師畢恭畢敬的。現在學校、老師都成了弱勢群體了。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對有些懶惰長期不做作業的學生束手無策,在農村和家長溝通也是起不了作用,因為要麼這個學生是留守兒童,要麼家長不重視,甚至只求教師讓自己的孩子坐完三年平穩畢業就行。

目前有些媒體為了片面追求關注,把教學過程中一些失誤擴大化,讓一些不明情況的群眾找到了發洩的地方,各方的指責讓老師更加不敢放手管理學生。

師道尊嚴的淪喪帶來的最終結果是培養不了有責任有骨氣的下一代 。

除了社會輿論畸形地對待處於弱勢群體的老師外,還有一些磚家和教育主管部門極端地提出媒體“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段時間我們這些處在一線的教師在心底默默禱告學生上課給個面子,不要在我的課堂搗亂,不然師道尊嚴無處安放。

四、教師的活動範圍小。

日常教學佔據了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早出晚睡,鄉村學校老師星期天晚到校週五回家。整天和學生打交道、批閱作業、備課、抄政治筆記、寫心得、填各種表格,還有找學生談心。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讀書學習對一線教師來說也是奢望!


逸凡說教育


從事了教師的這項工作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圈子變得非常狹小,雖然說吃喝不愁,雖然說餓不死人,但實際上也就限制了你這一生,只能這樣。

如果說越教越窮這倒不一定,但實際上生活基本上就固定死了,沒有其他來錢的路或者沒有膽量去從事有償家教的話,您的收入僅僅是在社會的中下層差不多的樣子。

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其他人的收入好像沒有我們多,但實際上這是片面的。

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您工作有二十年左右的話,能每天拿到手的工資大約是150元左右,也就是說能從事專業工作20年,每天的工作收入是150元左右。

換句話講,如果能從事其他的專業工作20年,基本上沒有300元拿不下來,假設你是木工瓦工,反正是技術工人的話,收入肯定不止這個數字。

所以說作為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在所有的工種裡面幾乎就是收入最低的,無非就賺了一個好處,這個好處就是風雨無阻,所謂的風雨無阻是指工資風雨無阻的,能到你的卡上去,當然這也是最近幾年才發生的事情,早些年也經常發生拖欠老師工資的現象。

因為收入低,所以就會有一些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在網絡中被稱為窮人思維。

所以我們就可以找到這道題的最終答案,就是一種思維決定了自己的眼界,決定了自己的收入狀態,同時由於老師的生活圈子和社交圈子比較小,越來越窮。

越來越窮,其實不是老師最怕的。最怕的事遇到大的開支的時候抵禦風險的能力,最怕的是自己的家人和親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卻兩眼茫茫毫無思緒。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有過束手無策,茫然無助的一種感覺。


義誠老師


這是一個讓人心酸的話題!

關於鄉村教師待遇問題是個老大難了。很多鄉村教師的工資在3000多元,這點錢如果是小夥子一個人用用尚可對付。如果用來養家,那就非常非常吃力了。

鄉村教師紮根偏遠農村,辛辛苦苦帶著一幫留守兒童學習,這幫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是極其難管的。可見,他們的工作難度有多大!

可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能夠得到什麼呢?3000大洋,要支撐一個家庭,其難度可想而知!遇到孩子讀大學、就業、結婚,更是束手無策!結果真的是越教越窮了!現狀讓人扼腕嘆息!

這樣的狀況就是留不住人!年輕人不願意來,或者說優秀的年輕不願意來!最後是惡性循環,越來越糟糕!

如何破局鄉村教師越教越窮?

努力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

加大鄉村教師補助力度,績效工資向鄉村教師傾斜,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滿30年教齡,享受高級教師待遇,且退休後工資不打折,領取100%退休金。

頒發榮譽證書,並對鄉村教師子女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優先扶持。例如鄉村教師子女享受免費教育至大學畢業。

對滿三十年教齡的鄉村教師,可以免費遊覽全國景點。可以免費使用國家公共交通等設施!

……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有鄉村教師。這一切困難都不是個事!

咱們不能讓鄉村教師在奉獻了一輩子後,退休了還要寒心!


姑蘇講堂


這個問題已經是教師的普遍問題了,很多教師的任教了一輩子,但是工資待遇永遠沒有跟上生活成本的提高速速,所以這些年出現教師辭職進入別的行業。


1、鄉村教師的職業發展和生活壓力更大。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快速發展,的確帶動教育的發展和投入,但是我們的地方廣闊,很多偏遠地區發展不均衡,所以鄉村教師在這裡工作不僅是職業前景會比較少,而且收入也是比較低的,我們在一線的城市的教師一般更容易受到關注。


2、相對來說教師的整體收入和職業付出是不成正比。

我們知道教師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壓力上,不僅要面對家長的問題,還要每天頂著教學考核的壓力,所以教師在外行看來每天上幾節課或許看似很輕鬆,但是隻是看到工作的很小的一部分,在這種投入上,所以教師的付出和職業發展、收入是遠遠不夠的。


3、社會發展和消費水平低提高。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消費水平也是水漲船高,但教師的工資提升一般要隨著教年和職稱的提高,但是這樣時間長度不說,增長幅度也是跟不上消費水平的,所以教師還要面臨養家餬口和孩子的教育的問題,所以經濟能力是永遠跟不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