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紅樓夢後40回是否真的存在?

滿船清夢壓熙和


曹雪芹所著小說原本名為《石頭記》,共110回,前80回,和目前的《紅樓夢》前80回基本相同,算是定稿。後30回則到曹雪芹去世前,仍在反覆修改,是否最終定稿仍有爭議,但確實肯定存在。

畢竟《紅樓夢》第一回就白紙黑字寫道: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是有此書,而《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都可能是曹雪芹的初稿名。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特別是曹雪芹好友,筆名為“脂硯齋”在前80回的附帶批註中,透露了許多80回之後的劇情,說明他是肯定看過完本的全書稿件的。

清朝乾隆時期,文字獄規模達到史上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皇帝更製造了多起大案,被凌遲處死、滿門抄斬者不計其數。在這樣的文化恐怖氣氛中,曹雪芹也確實不敢輕易將後30回公諸於眾。

曹雪芹出身的江寧織造曹家,其曾祖母孫氏是康熙帝的乳母,其祖父曹寅是和康熙帝一起長大的發小、寵臣。

江寧織造:曹寅

曹寅的女兒,曹雪芹的姑母還被康熙帝特旨“抬旗”,成了滿清"鐵帽子王"之一平郡王府的正妃。(即書中“鳳藻宮尚書”貴妃賈元春的原型)

然而這個也曾煊赫一時的家族,卻牽涉到康熙末年的諸皇子爭奪帝位的“九龍奪嫡”之爭。其姻親蘇州織造李氏家族,是皇八子、廉親王胤禩和皇九子胤禟的黨羽,在雍正帝胤禛上臺後,當然被抄家論罪,就此破敗。

而曹氏家族同樣因此被牽連,其世襲了三代四任的江寧織造要職,也必然要讓位給朝中新貴。

此前曹家多次負責“接駕”康熙帝南巡,因此虧欠了大筆國庫銀兩,這些明明花在皇帝身上的銀子,卻不能由國庫或者內務府負責,以免有傷大清皇帝的“聖德”,都要著落在他一族身上慢慢償還。

因此雍正帝就理直氣壯地以追繳國庫虧空為理由,將曹府罷官抄沒,曹雪芹的叔父(也可能是生父)、繼任江寧織造曹頫,被枷號示眾。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此時,雍正帝尚且還念及康熙帝和曹寅母子的過往情分,算是留了餘地,給曹家留下了十餘間房產。曹家在平郡王府等親友接濟下,尚可度日。

等到乾隆帝即位後,將廢太子胤礽之子、理親王弘皙一黨肅清,曹家又因為和弘皙有交情,再受池魚之災,族人各自星流雲散,一個大家族就此消亡。曹雪芹也從錦衣玉食的貴公子,淪為犯官罪人之後裔,徹底淪入市井平民之列。

因此,曹雪芹半自傳體性質的《石頭記》(《紅樓夢》),如果說前80回書,粗看上去不深究,寫的主要還可是大觀園裡賈寶玉和他那些姐姐妹妹的情愛糾葛,詩詞聯話;雖不是聖賢經義,卻也無傷大雅。

那麼後30回直接寫賈府如何被抄家,書中人物一一墜落塵埃,眾多女子如何“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就勢必要寫到封建王朝的高層政治鬥爭,是如何殃及池魚,這當然犯了天大的忌諱。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為了這部書的生死存亡,曹雪芹幾經易改,終難最後定稿,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如不直抒胸臆,而變成一部給封建皇朝藻飾太平的情愛小說,他又怎能甘心?可若是秉筆直書,觸怒文禁,書被查禁抄沒,再難流傳,牽連自己親友、曹氏族人,皆要慘遭滅門之禍,他又怎會忍心?是以左右為難,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仍難決斷。

當時的清朝,地方官僚但凡查辦“敏感書籍”不利者,被乾隆帝抄家殺頭者不計其數。因此官員們愈加防微杜漸,正所謂“有殺錯無放過”。

如曹雪芹之《石頭記》前80回這樣“誨淫誨盜”的作品,當然也和其他諸多的稗官野史小說混同,被地方官員下令禁止流傳,違者重罪。

然而,眾所周知,大清王朝是八旗子弟的王朝,是愛新覺羅氏的天下,地方官員們的禁令根本管不到那些喜歡《石頭記》的滿洲王公貴族。曹雪芹生前,《石頭記》前80回的手抄本,就已經輾轉傳播於和他交好的一些友人手中,如英親王阿濟格的後裔、閒散宗室敦誠、敦敏等。

更有怡親王弘曉、慎郡王允禧、禮親王永恩和嵩山兄弟等,甚至包括乾隆帝的八皇子、儀親王永璇,都是《石頭記》的忠實讀者。

弘曉是雍正朝著名的親王首相怡親王允祥之子,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也是乾隆朝地位最顯赫的近支親王,他在其王府專門組織人手,堅持傳抄《石頭記》前80回,長達27年之久。

乾隆朝後期最受信重的大臣和珅,同樣是《石頭記》的“鐵桿書粉”。他讀到此書抄本後,愛不釋手,驚為天人,便找來兩個文人程偉元和高鶚,將《石頭記》更名為《紅樓夢》,又收集曹雪芹著述的後30回部分殘稿,由高鶚主筆,加以整理、補充、改編成現今版本的《紅樓夢》後40回,當然儘可能刪改了原稿中一切犯文字獄忌諱的“礙語”。

軍機大臣:和珅

高鶚版主筆的後40回裡,也寫了賈府被抄家,卻是因為賈家的賈珍、賈赦等人做了壞事,罪有應得而被抄,而且還“皇恩浩蕩”,讓賈政承襲了榮國府的爵位,使得賈家雖被打擊,依舊位居頂級貴族行列。

之後更是“蘭桂齊芳”,賈寶玉和賈蘭叔侄雙雙中舉,雖然賈寶玉出家為僧的結局不改,但賈家之後還有賈蘭為官支撐門戶,自然沙汰冗餘,屹立不倒。

整個故事的悲劇基調,從一個如作者曹雪芹出身的江寧曹氏那樣的大家族,因牽涉進皇權之爭而衰敗的悲劇,便成了僅僅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故事的悲劇。

和珅把這樣一個版本的120回《紅樓夢》進呈給乾隆皇帝,果然得到了乾隆帝的認可,並御口欽定此書是寫清朝著名詞人納蘭容若(權臣明珠之子)之家事,從此解除了地方官僚之前的禁令,更以皇家武英殿修書處活字版之法,刊行於世,風靡天下。

【曹雪芹紅樓夢,高廟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廟閱而然之曰:“此蓋為明珠家作也。”後遂以此書為明珠遺事。】——《能靜居筆記》

這部鉅著久經磨難,終於得以展現於世人面前,更被諸多近現代偉人名人高度評價,短短百餘年就後來居上,更被譽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近百年來一些“紅學家”們,大罵和珅和高鶚們如何“狗尾續貂”,如何是“篡改和歪曲曹雪芹本意”,甚至說這是討好乾隆帝的"政治陰謀",不得不說,苛責古人固然輕鬆,可完全不顧當時人的立場處境和苦衷,不免“站著說話不腰疼”。

曹雪芹八十回以後的原稿內容,在輾轉傳抄中,不可復現原貌,已經是極令人痛惜的事實。

如果沒有和珅、高鶚的整理補全,刻印刊行,讓《石頭記》繼續僅僅以小眾手抄本的形式,在那些八旗貴族間小範圍流通,那麼一遇到戰亂或政權更迭,就更加極易散亂喪失,那麼《紅樓夢》當然絕不可能有今天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金聖嘆把《水滸傳》腰斬後,世所公認,七十一回本《水滸》的文學藝術價值,確實比百回本《水滸》、百二十回本《水滸》要高得多。但終歸在大眾中廣為流傳的,影視改編以為藍本的,依然還是100回、120回本的《水滸》。

《紅樓夢》的藝術價值,確實也同樣集中於曹雪芹定稿的前80回,但並不意味著後40回就當真全無價值。

最早提出“高鶚篡改偽造說”的紅學界開山宗師俞平伯先生,在七十年之後,自己的臨終前,卻親筆留下這樣的懺悔文字:「胡適、俞平伯是腰斬紅樓夢的,有罪。程偉元、高鶚是保全紅樓夢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難於辭達。」

充分肯定了程偉元、高鶚的保全鉅著之功。


狐狸晨曦


應該說曾經存在過,後來因為某種原因遺失,而且曹大肯定不是填坑,而是整部書都有寫完。如題主說因為古代禁書而銷燬,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也很小。



首先,在古代,小說不是主流。有紅學家考證說,在清朝文字獄案件中,至今還沒有發現因為小說而引發的文字獄。今天我們很流行看小說,但是古代讀書都是四書五經,八股文之類的,小說的不被重視。而且《紅樓夢》也有敏感詞,比如第四十九回黛玉笑湘雲“故意裝出個小騷韃子”,按理,“韃子這個詞比較敏感,很容易讓人聯想清朝的外族入侵之類。可見,並不是禁書,也沒有文字獄之說。



其次,《紅樓夢》遺失有可能跟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有關。

《四庫全書》主要收錄經、史、子、集。乾隆下令,讓各地進獻書籍,很快,數萬種圖書紛至而來,其中有不少善本,孤本,手抄本。編書人經過篩選,把不合意的書都燒燬,而《紅樓夢》整部手稿極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也被銷燬了。

綜上所述,我覺得曹雪芹的整部《紅樓夢》手稿已經不存在,而後四十回的手抄本也基本不存在了。


小郭襄


現在有許多人仍在糾結《紅樓夢》後四十回是否真的存在,因之而起的世紀大拷問,使許多紅學家、愛好者陷入存在論陷阱。

但我以為,存在也好,不存在也好。

存在也好,是說我們可以一窺紅樓全貌,認知到曹公的偉岸和博大,並從他深邃的思想及文學描述中,去了解那個時代的人文風情,社會變遷,以及他對生命的真實狀寫。並從他的文字中,窺視到中國歷史文化對一個人生命的映射,從而從他的文學觀和生命觀中,看到書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其實就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從來也沒有離棄過。只不過我們無法覺察罷了。

不存在也好。畢竟,所有的存在與不存在都是一種天意,都是生命輪迴過程之中,使命的敘寫與終結。如果不幸的是他在完成前八十回後就撒手西歸,那麼,他的沒有完成,就是一種使命的必然,生命的偶然。或許上天讓他無法再繼續面對那人性的種種誤區,而對自我生命,以一種不完成的死亡,來展現一種藝術的大完成。

而這種沒有完成的完成,或許就是生命真正的大完成。因為我們很少有人能知道自己的來處,何況去處呢?即使我們到底是誰?又有幾個人能真切的證悟。如果都能人宋英傑的兒子那樣知道自己的來處,那麼人類的生命或許會重寫。

所以,紅樓夢後四十後存在與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看到了紅樓夢的偉大以及作者對生命的認知就行了。


用戶62081517873


個人認為,紅樓夢後40回很可能並不存在!

因為每次紅樓夢的抄本問世都僅有前八十回。這可能意味著:作者當初就不打算寫後四十回,或者即使寫了後四十回也壓根兒不想放出去。因為作者“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每次都只放出八十回,他用了這麼大精力弄了這麼長時間,要是打算寫完就不可能寫不完。或是即使寫完了,因為某種原因也不打算讓後半部分面世。

作者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中通過判詞和紅樓夢十二支已經預示了所有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如果把書全部寫完了,也不過就是把書中人物的命運結局再照著“預示”一個個地再“編排”演一遍,這從美學上講顯得很沒意思。而後半部分“攔腰斷掉”,就能夠拓寬作品的想象空間,這書就顯得有意思得多了。

再有,紅樓夢越到結尾越難寫,紅樓開篇就說:不想幹涉時世。清之康雍乾三代文字獄相當嚴酷,這意味著作者在想盡辦法力避陷於文字獄。而紅樓夢越到結尾越易“出事兒”,到後來賈府敗落抄家,越來越像影射政治。元妃省親是對賈家接駕的象徵性描寫,抄檢大觀園是對賈府抄家的預演,作者這樣寫可能就是想提前收筆。

紅樓夢抄本帶著大量批語,這些批語和書的正文是一體放出的,無論這些批語是不是作者本人所寫,都應該大量傳達了作品信息,尤其是揭示後四十回結局的批語,作者要是不想寫完或寫完了不想公佈後四十回又不甘心,他就可以通過批語來向大家傳達一下自己的構思和創作意圖。


bratskid


關於《紅樓夢》到底有沒有寫完,歷來都有很多爭議。但是就前八十回的內容設置,以及那個著名的批書人脂硯齋留下的一些批語,基本可以確定,此書是已經寫完了的。只是在之後流傳的過程中,後面的內容遺失比較嚴重,所以才有了高鶚的修補。高鶚應該也是找到了後面的一些殘本,由於殘缺很嚴重,所以他在編輯出版的時候,進行了修補和編輯。

之所以說《紅樓夢》是寫完了的,首先是因為書中第五回的內容,基本上已經把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完全以詩詞或者曲子的形式告訴了讀者。也就是說,作者已經完全構架好了整個故事的脈絡。

書中開篇說到:“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既然構架好了全部的脈絡,又有充足的時間“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說明書已經是寫完了的。如果沒有寫完,何來這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呢!

還有就是前八十回中有很多脂硯齋的批語,是可以看出來,這個批書人是看完了全部的故事的。比如,在古本第二十一回當中就有這樣一條批語:餘隻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還有二十六回中:“獄神廟回有茜雪、紅玉一大段文字,惜迷失無稿。” 這些都說到了後面稿件遺失。

還有在第十九回中,有這樣一條批語:“後觀情榜評曰:‘寶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評自在評痴之上,亦屬囫圇不解,妙甚。” 從這條批語可以看出,作者不但寫完了全部,而且在書的最後作者還排了個情榜,這些批書人都已經看到過。

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紅樓夢》是寫完了的。但是此書到底是否是120回,這倒是不能確定,也就是說,後面遺失的稿件,到底是我們認為的40回呢,還是有些人猜測的28回,這個問題還有待考證。


雲語紅樓


我認為,《紅樓夢》後40回(有的人說是30回)應該是存在過的。理由如下:

1.這從脂硯齋評《紅樓夢》中的一些前後相互印證的語句,可以推測出來。

我想可能是在流傳的過程中,因為怕觸犯了朝廷的旨意(清朝大興文字獄,《紅樓夢》悲慘的結局顯然是不符合統治階級要求的,統治階級往往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局),《紅樓夢》一流傳,就被當時界定為禁書,但是民間是爭相傳抄的,人人都爭相傳閱的。所以,後面的章節可能在流傳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被抄寫者刪除或者遺失掉了,遺失的可能性最大,或者是作者本人為了讓自己的作品得以流傳後世,自己主動刪除部分章節的。

2.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紅樓夢》前80回,據考證也並非全部由曹雪芹一人完成,裡面有些章節內容,也是作了刪改的。我們如果仔細閱讀一下,就會發現裡面的一些章節,並非出自曹雪芹一人之手。應該是有別人的補充內容。比如《紅樓夢》原著中有《秦可卿命喪天香樓》一章節,曹雪芹就是因為有所忌諱,怕觸犯了朝廷的忌諱,聽從脂硯齋的勸說,就把這一部分章節刪除了。據說刪除了有5、6頁之多。可以說刪除的不少。

3.《紅樓夢》作為名著,僅僅保存了前80回,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其實,這世間本來就沒有完美,追求完美永遠在路上。從這個角度來說,《紅樓夢》本身的缺陷也許就是一種殘缺美吧。它可以啟迪我們去自由的想象,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讓我們有理由去探究,去挖掘這部名著的豐富內涵。


一抹書香伴君行


紅樓夢,肯定是完整故事情節,判詞,說的很明白,各個主要人物的結局,如探春遠嫁,如巧姐,如李紈賈蘭。這是一個根據。



另外,根據脂硯齋批語,紅樓夢,後面故事完整照應。

丫鬟小紅,前80回,跟隨鳳姐後,再無故事。但是,脂批透露,後面賈府遇難,於“獄神廟”一節,才是小紅的正傳。令人遐思神往。



還有茜雪,因為一碗茶李奶奶喝了,被寶玉攆走了。後面在賈府困難時刻,茜雪也挺身而出。



有些細節,如花襲人有始有終,說明襲人嫁給優伶後,對賈府沒忘恩。

有一個爭議,後面遺失的,不一定是四十回,可能是二十八回。


紅樓大觀


紅樓夢與別書不同,可以稱之為是一部奇書,奇在什麼地方?既有正面,又有背面,即作者交待的所謂真事隱、假語存,更有一回,道人送風月鑑時說,只可照其背面,而賈祥並沒有遵囑,以至精盡而亡。一部紅樓夢,現在至所以眾說紛紜,不論考證,還是索隱,皆系只看到書的正面的結果。書的正面就是一個簡單的所謂的還淚的故事,只所以往愛情那方面聯繫,這不得不說是篡改的功勞,把金玉良姻篡改為良緣,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吳氏紅學對此是視而不見,曲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偽造所謂的續本,則近乎詐騙。至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所謂的胡紅學的考證的破綻、漏洞,讓他們有機可乘,有隙可鑽,如果不是出於公心,只是為了一己之私,用別有用心這樣的方法挖胡紅考的牆角,正確的看法是很容易歸到胡扯裡面去的,比方說寫作時間的認定,吳氏紅學認為是明未清初。事件的特點是,事件發生後,人們才會知道。甲戌本中有批,提到一部書《女仙外史》,最早版本為康熙五十年,而這時他們的作者吳梅村已去世十年了,如果說這是後人批的,書中有康熙南巡的描寫,明末清初,事件還沒發生,他怎麼知道的?不能自圓其說,便強詞奪理,胡扯什麼多人寫了百年。千人千面,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統一思想的?愛國情懷,岳飛的《滿江紅》與文天祥的“辛苦遭逢”,也是各人抒各人的情。他們認為書沒有寫完,所以才會有偽續。

胡紅考的觀點是寫完了,然後是丟失了,因為文字獄,丟失的很乾淨,現在他們又剝奪了高鄂續書的權利,這就像脫了褲子放屁,實在沒有多此一舉的必要,因為不論程甲還是程乙,都是篡改的結果,因為程甲篡改的不徹底,所以程乙才會繼續。古代印刷,不像現在,那是費時費力的一個工程。既然是篡改的,人們又認可是高續,換上無名氏又考證完成的什麼任務?所謂胡紅考證專家的學問,喜歡作無用的研究,大多如此。

紅樓夢有沒有後四十回或別人的不論多少回,都是完整的。為什麼這麼說?假如你看到了這部書的背面,知道這部書寫的是什麼,這是一部隨時都可以停下來的書。那麼其背面寫的是什麼呢?首先是歷史,一段與繼承有關的歷史。這段歷史打破了封建社會立嫡的傳統,其結果就是林黛玉沒能得到那塊補天石,假府因此也就沒能變成真府,其次為政治,小清之衰始於乾隆,因為如此重要的治國理政的方略,他並沒有看懂,這一方面涉及到的有歷史教訓,比方說探春的百足之蟲,其次歸胡問題,滿人是可以不歸胡的,這牽扯到滿人的歷史,肅慎族與虞舜,在歷史上存在貢納關係,如果自稱是其正裔,滿漢便為一家,滅李闖,替大明崇禎帝復仇這個說法,便站得住腳了,對政權的鞏固有好處,第三,預言,金陵十二釵,沒想到竟然說對了,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才字字看來皆是血的?

紅樓夢,會讀,看個開頭,也就讀完了,所以後四十回存不存在,是沒有什麼必要討論的問題。再給諸友提個醒,紅樓夢研究是小學,不知字詞之意,是很難看到其背面的。多謝,歡迎批評。


脂硯正堂



快樂人生40206654


以胡適為代表的學者,認為高鄂作為曹雪芹好友,在曹雪芹死後完成了《紅樓夢》,爭論點在於後40回到底是不是曹雪芹的本意。顯然,曹雪芹對於《紅樓夢》這本小說的故事脈絡,和人物結局都是有安排的,在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判詞分別說明了《紅樓夢》中各女子的命運,從此看出曹雪芹對這部鉅著的整體把控是胸有成竹的。顯然在40回之前,判詞的很多內容尚未出現,也證明後40回的存在是必要。

所以後40回是否真的存在,答案是肯定的。起碼,後續情節是《紅樓夢中》的一部分不容否定。只是高鄂的文筆一直都被紅學者認為不如曹雪芹,詩詞難以達到原作的優美,情節描述沒有曹雪芹的細膩,也沒有原作的味道與風骨,也無法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寫作思路和情節走向,我想《紅樓夢》這本中國鉅著沒有由其本人一人完成,也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當然,高鄂的後40回圓滿了這個以賈家為代表的大家族興亡史,如若不然,《紅樓夢》沒有前因後果沒有交代和昇華,那就是更大的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