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或轉發

粵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或轉發


第七章 亞洲

亞洲概述

為什麼亞洲是第一大洲

1)面積最大 2) 跨緯度最廣 3) 東西距離最長

1、亞洲地理位置:

(1)亞洲位於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瀕地中海。亞洲所跨的緯度約92度,經度約 164度。

(2)亞洲西部以烏拉爾山脈、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部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東部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3)亞洲的面積為 440萬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積的 4.8 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依次是: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亞洲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

(1)亞洲陸地平均海拔 95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大、最低最懸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遼闊——西西伯利亞平原、 "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2)珠穆朗瑪峰(海拔 8844米),死海(海拔 -400米)。

(3)亞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4)亞洲的地形以高原、 山地為主,中部高聳,四周較低,受地形影響,河流呈放射狀流向。

3、亞洲的氣候:

(1)亞洲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季風氣候典型,氣候類型複雜多樣。

(2)上海冬、夏季節的盛行風向改變影響氣候:冬季,盛行西北風,氣候寒冷乾燥。夏季,盛行東南風,氣候高溫多雨。

4、亞洲分區: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

5、亞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總數超過 35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 60.5%。全世界人口超過 1億的10個國家中,亞洲就有 6個(東亞—中國、日本;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 。

6、人口眾多加劇了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壓力, 成為亞洲部分國家沉重的社會和經濟負擔。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是亞洲很多國家都必須關注的問題。

西 亞

1、西亞有"五海三洲"之稱,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連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周邊瀕

臨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裡海。霍爾木茲海峽和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衝。

2、西亞石油生產國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地區,波斯灣及其岸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石油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沙特阿拉伯是世界儲油量最豐富的國家。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是重要的產油國。西亞所產石油主要輸往西歐、北美、日本等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國家。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著聖城。石油輸出路線:

A: 運向日本、東南亞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東南亞

B: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第八章 歐洲

第一節 歐洲概述

歐洲在東半球,歐洲東部與亞洲的大陸部分相連,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是歐亞大陸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個大半島。歐洲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大洲

歐洲是世界上地勢最低的大洲,歐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佔全洲面積的 2/3,主要平原有東歐平原、波德平原、和西歐平原,其中東歐平原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平原。

歐洲河網稠密,水量豐富,伏爾加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也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也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1.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最典型的氣候,主要分佈在歐洲西部、中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區。

2.溫帶大陸性氣候:歐洲分佈最廣的氣候,主要分佈在歐洲東部,溫差較大。

3.地中海氣候:歐洲比較典型的氣候,分佈地中海沿岸地區。

四、政治地圖的變化:

1、面積: 1016萬平方千米。 2、國家: 43個(2000年初)。

3、德國的分合 4 、南斯拉夫解體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指東歐平原以西的地區,佔歐洲面積的一半多,人口稠密,有 30多個國家,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2、歐洲西部有個區域性組織,叫歐洲聯盟(歐盟) ,其成員國有 25個,都是發達國家,人們使用統一的貨幣叫 歐元

3、英國的首都是倫敦,法國的首都巴黎,德國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羅馬。

4、歐盟進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貿易最大的地區。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是把原料進行加工,製造成各種工業產品的工業部門。

5、歐洲的運輸業居世界各洲之首。

6、荷蘭、丹麥等國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國。

7、主要的旅遊地及其所在國家:倫敦塔橋(英國) ,風車與鬱金香(荷蘭) ,北歐峽灣風光

8、(挪威),阿爾卑斯山滑雪(瑞士) ,巴黎埃菲爾鐵塔(法國) ,西班牙鬥牛,比薩斜塔與水城威

9、尼斯(意大利),雅典巴特農神廟(希臘) 。

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上最大,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

2.俄羅斯大部分位於北溫帶,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鄰國:芬蘭,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白俄羅斯,朝鮮

臨海洋:北面—北冰洋,西面—波羅的海, 西南面—黑海,裡海;東面—(白令海峽,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太平洋

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由西到東依次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山地:烏拉爾山,大高加索山

河流:伏爾加河,被喻為母親伏爾加,注入裡海;歐洲第一長河;五海通航;

工業區由西向東依次是:

聖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礦產中心由西向東依次是: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1,交通:俄羅斯在歐洲部分的鐵路網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的鐵路網比較稀疏,有一條橫跨亞歐的鐵路稱為"亞歐大陸橋"在俄羅斯這部分稱西伯利亞大鐵路。

摩爾曼斯克(北極圈以北的不凍港) ,聖彼得堡(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臨波羅的海),符拉迪沃斯託克(又名海參威,亞歐大陸橋的起點)

2,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這裡有著名的紅場,克里姆林宮。

3,俄羅斯的客運以鐵路和公路運輸方式為主,貨運以管道和鐵路為主

俄羅斯領土的大部分在亞洲,為什麼卻說它是傳統的歐洲國家呢?這是因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大部分城市都集中在其歐洲部分。

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

礦產資源的分佈:

(1)天然氣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2)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三位。

(3)煤炭產量居世界第四位。

(4)發電量居世界第五位

工業發展特點:重工業發達,航天工業水平高,輕工業薄弱

第九章 美洲

第一節 美洲

美洲全稱阿美利加洲。屬於西半球。位於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靠南極大陸。美洲大陸是一個緯度跨最大,海岸線漫長的大陸。

世界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5000 公里 ),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9000 公里 )。

劃分:

1、按自然地理劃分:以巴拿馬運河為界,美洲分為南美洲和北美洲。

2、按政治、經濟地理劃分:美洲可分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其中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3、美國的災害性天氣:龍捲風。

4、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美分佈最廣的氣候

貧富懸殊的大陸:

(一)豐富的各種資源:

1、北美洲的森林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 30%,沿岸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漁場面積的 20%。

2、委內瑞拉的石油、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

3、智利的銅礦儲量居世界第二位。

(二)、美洲經濟:

1、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是經濟發達國家。

2、拉丁美洲的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其中巴西和阿根廷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第二節 美 國

1、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土著居民。人種構成中白種人佔 84%,其次為黑種人佔 13%,華人華僑約有 160萬人。

2、各國移民移入美國後,經過長時期的融合,在文化、語言和生活方面漸趨一致,形成統一的美利堅民族。美國是最大的移民國家

3、美國領土構成:本土 48個州和海外兩個洲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主體部分位於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於北寒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

4、美國處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 地形呈現南北縱列分佈, 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耕地廣大,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 10%。

5、美國的農業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玉米、大豆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6、美國的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

農業帶 形成原因

乳畜帶 這裡位置偏北,氣候冷溼,適宜牧草的生長。而且,這裡是美國的製造業帶,城市和人口分佈密集,因此畜牧業非常發達。

玉米帶 這裡是溫帶,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

棉花帶 這裡原為棉花帶,由於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業己經衰落。現己成為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

小麥帶 這裡地勢低平,土質好,冬季冷而長,適宜耐寒能力強的小麥生長,密西西比河為灌溉提供發良好的條件

畜牧和灌溉帶 這裡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勢起伏大,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亞熱帶作物帶 這裡地處墨西哥灣沿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適宜亞熱帶作物的生長。

7、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 是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 ,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 ,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8、舊金山: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中心。

9、高科技企業的分佈主要與人才、交通、環境有關

河流湖泊:

(1)密西西比河:美國最大的河流,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灣。

(2)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屬美國) 、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完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密歇根湖,其餘四湖為美、加兩國所有。

三大工業區:

A、東北部工業區:美國開發最早、汙染最嚴重的工業區,以基礎工業和加工工業為主。

B、南部工業區:美國新興的工業區,是石油、宇航基地。

C、西部工業區:美國的"陽光地帶"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第十章 非洲和大洋州

第一節 非 洲

非洲全稱阿非利亞洲,意思為"陽光灼熱之地" 。它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通過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隔。

位置特點:海岸線比較平直,半島、島嶼、和海灣較少,是世界上海岸線最平直的大洲

緯度位置:本區大部分位於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之間,赤道穿過本區中部,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廣大,居世界各大洲之首。

地形:非洲是一個典型的高原大陸:東部、南部高,北部、西部、中部低。

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

世界最長裂谷——東非大裂谷

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

世界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高"和"低"懸殊的人口和經濟

(一)人口

1、人口總數:非洲人口約為 8億人,在各大洲中居第二位。

2、增長特點: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3、帶來問題:

A、嚴重阻滯了了經濟的發展。

B、導致環境的惡化和頻繁的自然災害。

(二)經濟

1、經濟狀況:經濟發展水平低。出口商品以初級商品為主。

2、經濟落後原因:

(1)、人口增長速度過快,消耗了大量的經濟。

(2)、長期受到殖民統治。

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的代表--埃及

1、地理位置:

位於非洲的東北部,陸地跨亞非兩洲,屬亞歐非交界地帶。

2、埃及的地表特徵:分佈大片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 960萬平方千米,海拔在 200-500米之間,因為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候極端乾燥,年降水量不足 100ML,溫差大,多強風和沙暴,約為 1/3人以遊牧為生。

3、埃及主要的河流:

A、尼羅河:

B、蘇伊士運河:全長 173千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運河收入成為埃及重要的經濟來源。

4、首都及人口: 首都:開羅。 人口: 1577萬。

5、主要農作物:小麥、棉花(長絨棉)

第三節 大洋州

1、緯度位置:大致在東紅 1100至西經 1400之間,跨東西兩半球。

2、海陸位置:介於"兩洋四洲"之間,即位於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西瀕印度洋,東和北臨太平洋。

3、面積: 897萬平方千米,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洲。

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 首都堪培拉;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是悉尼;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

4、澳大利亞的四個別稱: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該國的代表動物有:袋鼠、鴯鶓、鴨嘴獸、考拉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3、澳大利亞的地形: 東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為主, 西部以高原為主 (課本 83頁圖 10.32)

8、氣候分佈特徵:總體上呈向西開口的半球狀分佈 記住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課本 84頁圖 10.34)

第十一章 極地地區

1、北極位於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緯 66.5( 北極圈 )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一洲的陸地和島嶼。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P87圖 11.1)

2、南極位於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緯 66.5( 南極圈 )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冰雪大陸"之稱。此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寒極"和"風庫"。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

4、北極地區終年冰封,降水比南極地區多,但不及南極地區寒冷。

5、企鵝是南極的象徵,北極熊是北極的代表。

6、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極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 :底下埋著豐富的礦產;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有原始的自然規律。

8、目前,已有 16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 46多個科學考察站, 1985年 2月 14日在南極洲喬治王島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 ---- 長城站。1989年 2月 26日,建立中山站。(記住兩個考察站位置)

9、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 1959年 12 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 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於 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10、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