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叫普加喬夫戰術機動,為什麼只有蘇27家族可以做此動作?

東南風起2020


“普加喬夫”機動,也就是著名的眼鏡蛇機動。

關於眼鏡蛇機動的實戰作用這裡不多說,雖然很多人會說沒用,但是中國對眼鏡蛇機動相關的論文絕對會說有用。

當然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一架飛機必須具備機槍的操縱性才能完成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眼鏡蛇機動。也就是說,眼鏡蛇機動實際上是飛機性能的體現。什麼是嚴格意義上的眼鏡蛇機動?

我舉個例子,以前瑞典的薩博-35做過一個類似於眼鏡蛇的機動,很像,但是薩博-35做的那個絕對不是眼鏡蛇機動,這就好比失速尾旋和落葉飄很像,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東西。

眼鏡蛇機動也不是隻有Su-27家族才能做的。絕大多數四代機在裝備矢量尾噴之後都能做,但是不裝矢推能做眼鏡蛇的,就只有F-18和Su-27,不裝矢推能把眼鏡蛇做的很好的,只有Su-27系。

這得從眼鏡蛇機動的原理講起:眼鏡蛇機動需要飛機有極強的上仰和下俯操縱性,同時在大迎角時能克服不對稱滾轉和偏航力矩。要達到這些要求,飛機必須是縱向先天靜不穩定設計,所以薩博-35這種操控性弱的無尾巴三角翼靜穩定飛機是絕對不可能做出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眼鏡蛇機動的。充其量只是很像。

在飛行動力學領域定義的操控性即指飛機的姿態控制能力,舵面力矩不變時,靜穩定飛機的最大合力矩更大,操控性更強。

而且,眼鏡蛇機動是一個可控的機動,根據實際操縱方式的不同,帶來的效果的會有很大的區別,這也得益於Su-27的強大操控性。

另外,雖說四代機中能做眼鏡蛇的很多,不過絕大多數都是試驗機,諸如MIG-29OVT,F-16MATV,F-15Active,F-15S/MTD這類裝備矢推的試驗機,不裝矢推能完美做好眼鏡蛇的只有Su-27系列沒有其他的。


貞觀防務


普加喬夫戰術機動又稱作眼鏡蛇機動,這是一種快速擺脫後方對手撕咬的飛行特技。因為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駕駛蘇27戰機第一次展示這種動作,而得名“普加喬夫戰術機動”。它的具體形式就是戰鬥機上揚機頭並同時上升一定高度,用整個機身充當減速板減速,這樣它後方的對手就會跑到前邊去被反咬住。這種機動至今都是最危險的戰術動作之一。

因為戰機在上揚機頭過程中機翼上的氣流差會消失,這時候就等於說機翼不能再提供升力了,再加上飛機機身擋風讓戰鬥機的速度降低,低速狀態下的戰機很容易失速墜毀。而且一般的戰機上揚機頭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蘇27這樣採用常規佈局的戰機!在飛機上揚機頭懸空的時候想把機身放平更是難上加難,在沒有矢量推進的情況下眼鏡蛇機動是非常困難的。

要說只有蘇27家族能做到也是不正確的,因為米格家族也能做到,米格29就具備很強的超機動能力,眼鏡蛇機動完全不在話下!但是上文已經說明了。眼鏡蛇機動是非常困難的,它存在巨大的速度變化,這會影響到戰機的操控性能,因此一般技術不好的飛行員是不可能做到的。蘇聯的叛逃飛行員“別連科”在向西方告密時也說,蘇27的眼鏡蛇機動雖然厲害,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但是加裝矢量噴口的戰鬥機就不一樣了,飛行員可以根據需要,用矢量噴口幫助改變戰機的飛行方向和姿態,這就不需要依賴速度和機翼了。因此說殲10裝備矢量噴口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這可以讓眼鏡蛇機動得到普及,技術不好的飛行員也能熟練使用眼鏡蛇機動了。此外,能做到眼鏡蛇機動的戰機越來越多,美國的F-22、F-35以及歐洲的新銳戰機也都能做到。


利刃號


普加喬夫是前蘇聯空軍的一名試飛員,他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駕駛蘇-27戰鬥機做出了震驚全球的“普加喬夫眼鏡蛇”過失速機動,也就是你所說的普加喬夫戰術機動。“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飛行過程中猛拉桿,讓飛機在短時間內抬頭,機頭在後機尾在前向前平飛,與地平線形成120度左右的夾角,在此期間戰鬥機的水平飛行速度會驟降至過失速狀態(110公里/小時左右),然後再推杆把飛機改平,“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就算完成了。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所有飛機都能飛出也眼鏡蛇機動,也不是所有飛行員都能飛出“眼鏡蛇”,比如電傳飛控普及之後的四代機,由於安全飛行包線的限制,系統不允許飛行員做出如此劇烈的機動,如果一定要飛,就得改飛控軟件,因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很容易讓飛機陷入失速墜落、尾旋等失控狀態,之前曾有過JAS-39強行飛“眼鏡蛇”失控墜毀的例子。依稀記得早年間在雜誌上看過殲-10試飛員的訪談,最早的殲-10其實也是可以飛“眼鏡蛇機動”的,只不過飛行包線不允許,因為僅靠氣動外形來實現的“眼鏡蛇機動”是有失控風險的,所以一般都不飛“眼鏡蛇機動”,而不是不能飛。除了蘇-27系列以外,還有很多飛機也是可以飛“眼鏡蛇機動”的,比如F-16、F-18、F-15、米格-29等戰機改裝的技術驗證機和薩博-35等型號戰機,都能很輕鬆的飛出“眼鏡蛇機動”。

而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國自主研製的殲-10B TVB矢推控制技術驗證機就進行了精彩的“眼鏡蛇機動”,“眼鏡蛇”並不是蘇-27家族的專利。


軍機圖


蘇-27做眼鏡蛇機動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是一種失速尾衝機動,機頭突然大仰角抬高進入尾衝姿態,造成飛機速度驟減,而後再迅速恢復水平飛行。

這種動作並不是只有蘇-27系列戰鬥機可以做,除了蘇-27系列(包含蘇-30戰鬥機、蘇-33戰鬥機、蘇-35戰鬥機、蘇-37戰鬥機、米格-29戰鬥機、米格-35戰鬥機、蘇-57戰鬥機,還有衍生版殲-11戰鬥機、殲-15戰鬥機、殲-16戰鬥機)以外,還有F-22戰鬥機、X-31戰鬥機、F/A-18 HARV戰鬥機、F-15 STOL/MTD戰鬥機、F-16 VISTA戰鬥機、F-35戰鬥機、薩博-35戰鬥機、薩博-37戰鬥機可以做。

雨燕飛行表演隊米格-29做眼鏡蛇機動

要完成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一般來說有兩個途徑,一是靠氣動佈局,二是靠蠻力。

首先來看第一種途徑,其典型代表是蘇-27/米格-29家族和薩博-35。前兩種戰鬥機採用了相同的翼身融合設計,後一種則具有箭形三角翼佈局。湊巧的是,這兩種氣動佈局在特定低速狀態下都會發生失速特性異常(對於蘇-27系列來說是310~420公里/小時),飛行員猛烈拉桿會讓飛機進入大迎角尾衝狀態,然後隨即後機身產生的強烈下俯力矩的作用下進入平飛。這種異常的失速特性並不是設計師故意設計的,而是無心之舉。

雨燕飛行表演隊米格-29做眼鏡蛇機動

再來看第二種途徑。F-22、X-31、F/A-18 HARV、F-15 STOL/MTD、F-16 VISTA這些西方戰鬥機/驗證機無一例外都安裝了矢量噴管,也就是說尾噴管可以上下或全向偏轉,改變推力方向。於是這些飛機在平飛中也能依靠把尾噴管向上偏轉,產生比平尾大得多的抬頭力矩,讓飛機突然上仰進入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飛豬漲姿勢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因為激動的時候戰機機腹展示出來看起來很像眼鏡蛇,所以被叫做眼鏡蛇機動。

為什麼只有蘇二七家族可以做此動作?

這一問完全不成立,在珠海航展上殲10BTVC技術驗證機,輕易的作出了眼鏡蛇機動和落葉飄機動。


(費羅洛夫法輪機動)

誠然向眼鏡蛇機動這種飛機從平飛狀態直接變大仰角狀態,隨後在近乎失速狀態下大俯角改出的高難度動作,非常難做的,但是能夠做到這個機動的也不止蘇二七家族。

米格29系列,f15系列f22,殲20,殲十等戰鬥機都能做到,颱風陣風也可以做到。


嘯鷹評


簡單的說就是讓飛機在高速的狀態下瞬間失速,同時機頭向上拉起,在空中形成頭上尾下,頭後尾前的低速“漂浮”狀態。理論上此時飛機的尾部朝前,紅外特徵和速度會發生明顯變化,對紅外製導的熱跟蹤導彈形成干擾,增大回避可能,或者在被近距離追尾的狀態下,讓後面的飛機飛到自己前面去,然後壓下機頭變成追尾敵機的狀態。但是這僅僅是理論上的信仰。

這種機動會發生劇烈的速度和姿態變化,所以對飛機的氣動性能和姿態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動作的出現並非su27特地設計,而是發現su27能完成這個特技動作而已。除了su27以外,f16據說在空載狀態也能完成,另外x29也有傳說能做這個,總而言之要做這個飛機機動性能和飛控質量好是必須的。另外這個動作過載極大,對飛行員的要求也很高。

但是這也只是對三代機而言,因為三代半和四代機的飛控系統要先進的多加上矢量發動機和鴨翼等,瞬間機動和過失速性能都比標準三代機高的多,類似動作理論上應該能實現只是或許並沒有飛機真的把這個動作作為戰術動作的重要選擇去考慮吧。

眼鏡蛇動作證明的是su27有很好的機動性和飛控,但並不是說不能做這個動作的飛機綜合機動性就比su27差。


曉四界


世界上能做這個機動的戰鬥機很多,但是隻有蘇27家族滿世界的吹牛。

普加喬夫機動,又稱眼鏡蛇機動,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由前蘇聯著名試飛員普加喬夫首次在公開場合表演,因此得名“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這套機動動作是飛機在正常平飛時由飛行員快速向後拉桿使機頭上仰至110度~120度之間,形成短暫的機尾在前,機頭在後的平飛狀態,然後推杆壓機頭,再恢復到原來水平狀態。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飛機像是一個昂起脖子、準備攻擊的眼鏡蛇,由此得名。

俄羅斯媒體(以及被俄羅斯媒體帶到溝裡的中國媒體)對這個過失速機動非常推崇,把這個動作跟飛機超強的機動性相提並論,甚至在無腦的吹捧中,把這個動作神話成可以在近距格鬥中一招制敵、甚至規避導彈的絕招。

實際上,能做出這個動作的戰鬥機很多,這個動作也不是蘇27家族的發明。在筆者淺陋的見識裡,瑞典的S-35是第一個做出這個動作的戰機。

有圖有真相,S-35是瑞典上個世紀50年代研發的戰鬥機,比蘇27早誕生20多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d84e84e2f7aa45eff5ff9b23de956ba\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普加喬夫戰術機動就是眼鏡蛇機動。1989年巴黎航展維克多爾,普加喬夫首次在世界上展示所以叫普加喬夫戰術機動。

並非只有蘇27系列可以做這個,老美的F/A-18也可以做,只不過老美的FA18要改電控限制。老美的飛機授軟件限制不允許做這種高難度動作。

另外像殲10這種,做出來的並不是完整的眼鏡蛇,只是做的仰角而已。

眼鏡蛇目前只有雙發能做,歐洲陣風2000也可以做完整的眼鏡蛇


At東來東往


蘇27眼鏡蛇機動是當年那飛行員把飛機的安全機動保護限制關了之後試著飛了一次看到能做出高機動再做出更大膽的機動而做出來的,在現代飛機操控系統都有保護限制的情況下必須關了機動限制保護,而且還在飛機速度不高的情況下做出這眼鏡蛇機動,說出來的戰術動作作用是說尾隨飛機發射空空導彈後在導彈快打到時開加力機動向上大仰角機動並關掉髮動機,讓熱探測導彈失去探測源而從飛機下面飛過,但是別忘了飛機就算關閉了發動機噴口還是有很高的溫度,而且現在的空空導彈也再不只是單一的熱能追蹤了攻擊了,而且這眼鏡蛇機動在速度不高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如此的機動動作,在現代多種探測攻擊追蹤的空空導彈導彈攻擊下,在飛機速度慢的情況下做眼鏡蛇機動規避導彈攻擊,這無疑等於自殺,而且現在的空空導彈攻擊速度都在兩三倍音速,鎖定等於被擊中!雖然概率不是百分百,但也有百分之99,電視電影中機動規避導彈成功那是劇動橋段,飛機對抗演習鎖定後按下發射按鍵就等於被擊中了!這眼鏡蛇機動在當年剛做出來的年代還可能有點用,在現在的各高性能導彈對戰的空戰中如果駕駛的飛機響起被敵方火探雷達鎖定的警報聲時要馬上大動作機動逃避被鎖定,保一旦逃不出敵機鎖定的話被敵機鎖定又發射導彈的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馬上彈射


我本善良ojz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之名取自於一次航展(89年巴黎航展)由前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駕駛蘇-27飛機完成的,是一種飛機從平飛狀態直接變大仰角狀態,隨後在近乎失速狀態下大俯角改出的罕見機動效果。並將這個如同眼鏡蛇一樣可以突然昂起機頭的動作叫做: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這個動作標誌著蘇聯飛機的人工機械控制技術及飛機氣動性能達到了極致(當時蘇聯還沒有電傳控制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