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詩詞中的萬千離愁:別是風中柳,西天月,葉上雨

江淹《別賦》有云: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別離,有時春苔始生,有時秋風乍起,有時柳餘長條,有時梨花落盡。所以江淹說,明明風依舊蕭蕭,卻彷彿發出與往常不同的聲音;仍然雲漫漫,卻彷彿呈現出奇異的顏色。正因別離。

別離之時,分別以後,是什麼滋味?世間萬物,都染上了離情別意。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離別是什麼?是三更時的雨,滴滴落到梧桐葉,一葉葉,一聲聲,都是哀音。寫別後相思,字字皆是離情。

詩詞中的萬千離愁:別是風中柳,西天月,葉上雨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離別又是天上的明月,不知人間離苦,依舊將清暉撒進人家,直到天明。明月有時知相思,可又最是無情,目睹兩地相思之苦,卻依舊不改月明。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一樣是春去梨花落盡,一樣上月兒西垂,為何惹人傷懷?只因“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明知此去一別,再無重逢,卻還是勉強約定來時歸期,心下皆知,只是一個空許約罷了。

詩詞中的萬千離愁:別是風中柳,西天月,葉上雨

“梨花”猶言“離花”,再無相見,滿地落花,月亮西懸,別後心境之淒涼傷感,盡在其中了。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直言離腸百結的相思之情。接續寫道: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讓人不免想起“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別之時或是楊花似雪,而今又是,飛花如雪,怎不教人相思相憶?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王維的一首離別詩,卻寫出了與眾不同的離情。讓人彷彿置身桃紅柳綠、芳草萋萋的無邊春色之中,詩人正送友人遠去,大江南北兩岸,無限的春光都在同送離人。用明豔的色彩直敘離情,美麗的想象承載寄寓著無比蘊藉而深厚的感情。

詩詞中的萬千離愁:別是風中柳,西天月,葉上雨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時值深秋,兩岸霜林盡染,同是色彩鮮明的畫境,情緒卻有幾分不同。送別酒醒之時,日暮已至,離人已遠,漫天風雨悽迷,這濃重的哀傷之情,已將人籠罩,暗自神傷,已然難免。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別離又像東流水,狂奔向前,無一刻停息,且綿延千里,望不見盡頭。東流之水,何時西歸?極言離別之苦,之難,之持續悠長,之似無盡期。

詩詞中的萬千離愁:別是風中柳,西天月,葉上雨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多少人把離情算在飛揚的落花,飄舞的柳枝,這裡可算說了句公道話,你看,是人自己有情,這情與怨跟樓頭的清風,中天的明月毫無關係。

可他接著又說: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餞別時,還是別再演唱新的一闕,清歌一曲已能教人愁腸寸結。正因離別,才讓這眼中所見,耳中所聞,都徒增傷感。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皺面。天若有情,也會變得蒼老。多麼出人意料又在情意之中的想象?

沒錯,別是風中柳,西天月,葉上雨,樓間清風,滿地落花,眼前萬物,耳中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