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比白玉蘭獎更加轟動的,是評委們對入圍作品的集體吐槽!

第24屆上海電視節在上海舉行,壓軸大戲“白玉蘭獎”今天終於揭曉。

其中,最佳電視劇獎被《白鹿原》斬獲,馬伊琍憑藉《我的前半生》獲得最佳女主角,何冰憑《情滿四合院》獲得最佳男主角,在《我的前半生》中扮演薛甄珠的許娣獲得最佳女配角,而於和偉則憑藉曹操一角拿下最佳男配角獎。

但比“白玉蘭獎”揭曉更加轟動的是,評委們對某些入圍作品的集體吐槽!

“白玉蘭獎”越來越沒存在感,這不是“白玉蘭”的問題,是整個中國電視劇的問題!

今天白玉蘭獎揭曉,但似乎整個世界都在關注“世界盃”,關注“C羅偷稅漏稅”,關注“馮莫提退還930萬打賞金”,留給“白玉蘭獎”的關注度少之又少。

白玉蘭獎獲獎名單

最佳中國電視劇:《白鹿原》

最佳女主角:《我的前半生》馬伊琍

最佳男主角:《情滿四合院》何冰

最佳導演:《白鹿原》劉進

最佳編劇:《我的前半生》秦雯

最佳女配角:《我的前半生》 許娣

最佳男配角:《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於和偉

最佳美術:《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韓忠

最佳攝影:《白鹿原》黃偉

最佳海外電視短劇:《接線女孩》(西班牙)

最佳海外電視長劇:《巴比倫柏林》(德國)

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國家寶藏》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第一季

最佳周播電視節目:《等著我》

最佳紀錄片 :《無人之地》(美國)

最佳系列紀錄片:《阿頌塔之死》西班牙

最佳動畫片:《扎克和呱呱》(英國)

最佳動畫劇本:《艾拉,奧斯卡和雲朵呼呼》(英國)

國際傳播獎:《父母愛情》、《媳婦的美好時代》

現在說到“國內三大電視節”,估計都沒幾個人能想起來這幾個獎的名字,不止是“白玉蘭獎”,國內的電視節都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因為這些年的國產劇越來越被觀眾所嫌棄!

就連白玉蘭獎的評委,都忍不住對白玉蘭獎的入圍爆款劇集進行吐槽,這還是“評委們”第一次發牢騷、說真話。

比白玉蘭獎更加轟動的,是評委們對入圍作品的集體吐槽!

“白玉蘭獎”入圍劇集被評委吐槽:臺詞都說不清,太可笑了!

今年,“白玉蘭獎”揭曉,但似乎卻沒有太多人關注。反而是昨天白玉蘭獎評委見面會上,劉和平、高群書和趙立新等評委對入圍劇集的集體吐槽,讓大家感同身受!

劉和平直言“身為評委會主席很焦慮”,對於心目中的理想獲獎作品,劉和平表示他的評價標準——需要具備思想精神、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三大特質。

然而這一的標準一篩,夠資格獲獎的幾乎沒有!

獲得最佳女主、最佳編劇、最佳女配的《我的前半生》可謂是“白玉蘭獎”的最大贏家,然而《我的前半生》的思想精神在哪裡?藝術哪裡精湛了?三觀都歪得不能再歪了!

對於近兩年所謂的爆款,評委高群書更是直接開懟,“很多製作很粗糙、臺詞都說不清楚,不知道在演什麼,突然就變成了爆款,太可笑了,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出現的。為什麼在中國能成為爆款,是什麼力量導致的?資本操控?數據操作?太可怕了。

我們小時候看到很多電視劇能達到思想性、藝術性等三性統一,我特別懷念《渴望》那個年代,現在的技術、資金越來越高端,為什麼創作落後到這樣的程度。”

在高群書看來,這背後是由於整體上從業人員已經把電視劇當成了謀生、圈錢、上市的手段,忽略了創作性。

趙立新更是心直口快,“大量電視劇價值觀已經模糊、不值一提,甚至很危險了,隔著屏幕都能讓人覺得虛假”。

對於現在影視圈“老戲骨”“小鮮肉”的說法,趙立新更是一提就上火:“一開始出來‘老戲骨’這個詞,覺得新鮮,後來覺得有侮辱性質了。我想你今天再說陳道明老戲骨,他會非常不樂意。你知道演戲入骨有多難?我們都是懷著敬畏之心,心裡是有桿秤的,自己演到了哪一步……這個詞以後在我面前少提!”

至於現在流行的“小鮮肉”,趙立新甚至避諱說這個詞,“那個什麼肉更沒法提,現在堂而皇之登大雅之堂,我們老藝術家卻還不得不討論,特別可悲,因為市場太強大了。”

這幾年國產電視劇太多“豆腐渣工程”,一直被吐槽,一直都很爛,每年值得回味的劇集就那麼三兩部,如今電視節連一部好劇都評不出來,評委們都犯了難,評委老師都忍不住開始吐槽了,或許所有創作者都應該反思反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