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談“16+1合作”

中新社滄州6月16日電 (記者 陳林)15日,中國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和中東歐16國之間的“16+1合作”自2012年建立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合作格局。

霍玉珍說,“16+1合作”機制大大提升了中國與這一地區國家雙邊關係的發展水平,並有力促進了中歐關係的均衡、全面發展。目前“16+1合作”已涵蓋農業、交通、教育、基礎設施、金融合作等20多個領域。其中旅遊方面去年雙向旅遊突破100萬人次,教育方面雙向留學人員也已超過1萬人。她表示,這些學生的培養,將會在促進相關領域的合作中發揮語言等優勢。

當日,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啟動發佈會在滄州渤海新區舉行。霍玉珍在致辭時表示,“16+1合作”是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在“均衡、創新、務實、共贏”的原則基礎上攜手打造的跨區域合作平臺,啟動以來始終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目前雙方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已在這一機制的基礎下得到強力的發展,中國—中東歐國家關係現在處於歷史的最好水平。

霍玉珍說,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近年經貿領域成果豐碩,中國與16國雙邊貿易額去年達近700億美元。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中東歐地區公路、鐵路、風電站、燃煤電站等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已成功落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17國積極開展的教育、旅遊、文化、科技等人文領域對話與交流,讓雙方民眾間的相互瞭解日益加深。

霍玉珍表示,中小企業合作一直是“16+1合作”的重點關注和積極推動的領域,雙方開展合作既可以促進產業對接,增強各自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定位,進而帶動本國經濟均衡發展,也可以從形式到內容進一步提升“16+1合作”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實現互利共贏、一舉多得。(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