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多米音樂APP停運的背後:寡頭化時代,在線音樂市場還有機會嗎?

多米音樂APP停運的背後:寡頭化時代,在線音樂市場還有機會嗎?

多米,終於還是倒下了。

2018年3月9日,多米音樂官方微博賬號正式發表聲明,宣佈“暫停多米音樂APP客戶端的內容運營”。旋即是眾人的嗟嘆之聲。

多米的退賽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在流媒體音樂服務這一血海中,自若干年前海洋音樂以破天荒的獨家版權策略異軍突起後,接下來是QQ音樂、阿里音樂等航母加入戰局,版權大戰最終以騰訊音樂集團(TME)的壓倒性優勢告終,去年的環球音樂版權獨代授權費更傳出10位數的天價。

我還記得,在2014年時,我到北京出差,夜裡,和一位深陷局內的朋友一邊吃著擼串一邊感慨:

“在線音樂這一塊啊,拼到現在,其實已經跟音樂沒什麼關係了。”

這並不是什麼喪氣話。對於在線音樂服務商來說,其對用戶所提供的最核心的內容,不是歌單,不是社交,而是實打實的曲庫。一切的用戶體驗,都基於曲庫延伸。想要讓顧客滿意,別廢話,你得歌多。過去的唱片公司簽約藝人、興建錄音室,可視作僱傭工人、投資廠房,目的只為生產音樂,壯大版權。互聯網的方式則是簡單粗暴:買買買。沒有殷實的家底,別說上談判桌了,連在門口張望的心都可以省了。

多米音乐APP停运的背后:寡头化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还有机会吗?

在野蠻生長的時代,數字音樂版權市場尚未規範化,讓包括酷狗、百度MP3、蝦米音樂等服務商以極小的成本獲得了用戶的原始積累,於2010年上線的多米音樂也是其中的一員。但和更老牌的酷狗(最初為P2P傳輸技術)等傳統客戶端不同,除了音樂的試聽和下載外,多米一開始就瞅準了移動端市場,在2011實現的塞班、安卓、IOS各段同步是相當前衛的功能。

隨後,多米不斷嘗試各種特色服務:收購SongTaste,瞄準音樂社區化;成為SONOS中國區第一個內容合作方,進軍智能硬件;和中國聯通首創的音樂專屬流量包,也是今日大家喜聞樂見的運營商合作模式。包括在版權的部分,多米也是最早嘗試正版化的在線音樂服務商之一。抓住了在線音樂移動端爆發的紅利,在多米最輝煌的2012年前後,其佔據了手機APP市場的半數以上。

而這一切,在後來的版權壁壘裡均不復存在。

多米絕不是這些年第一個倒下的在線音樂平臺。2015年時,百度音樂被太合音樂集團收入囊下——其實在此之前,我當時所服務的公司就有與百度音樂商談收購的可能。誰能料到昔日互聯網音樂霸主、每一家網吧實時OTA、象徵了中國網民音樂風向標的百度MP3會敗落如此呢?在放棄版權爭奪後,百度音樂一度只剩下古風及少量的獨立音樂人作品,連運營團隊也被剝離了一部分跑去整秀場直播。至於曾經的一聽音樂網等小型的平臺,初期還能靠著“部分購買版權”、以“交了點保護費”的方式夾縫求存,也很快淹沒在資本的巨浪下。而像落網這樣以獨立音樂作為包裝的垂直細分品相,其倒閉不過證明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獨立音樂並非版權的法外之地。

當我們審視這些年陸續歇業的在線音樂服務平臺時,除天天動聽屬阿里系內部的調崗,其餘雖各有各理由,但論核心矛盾,和多米一樣,均栽在了版權的護城河上。商業社會有它運行的規則,沒有免費的午餐共享用,可這些年,依然還有不少的資本或創業者賊心不死,我在知乎上、現實中常會遇到前來問詢者:在線音樂服務的市場,現在還存在機會嗎?

多米音乐APP停运的背后:寡头化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还有机会吗?

和騰訊、阿里正面交鋒無疑是蜉蝣撼大樹。得另闢蹊徑,想點法子。

家庭智能終端服務如何?手機端已被列強瓜分地盤,騰訊系的酷狗、QQ音樂、酷我再加網易雲音樂一字排開,除非自己作死,短期內無法預見市場重組的可能。但在智能硬件這一塊,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挖掘。

如前所述,多米為全球智能音箱巨頭SONOS在大陸的第一個內容合作方,我在SONOS上第一個使用的服務便是多米,這種內置流媒體播放器的產品體驗是藍牙音箱無法企及的。後來者小米智能音箱走的也是這條路子,但“小愛同學”的歌庫發育尚未健全,常會跟你說,“很抱歉,這首歌的版權我們正在努力爭取中”。可目前的版權壁壘也覆蓋了智能終端部分,包括車載智能音響,即這一塊依然無法迴避版權問題。能通過聯運或其他合作方式,從大佬的手上分一杯羹嗎?

那麼,主打社交的音樂產品怎麼樣?如豆瓣的興起,最早以書、影、音為支撐點,通過興趣的聚合實現人群的劃分,衍生了豆瓣上各種花式的討論組,其中很多和書、影、音已沒有半毛錢關係。在此過程中,豆瓣並不提供實際給用戶消費的內容,用戶通過討論所產生的UGC或PUGC是豆瓣最寶貴的財富。

後來,豆瓣進行了小範圍的版權購買,用很討巧的方式上線了豆瓣FM這一輕型在線音樂應用。它既是小眾細分領域的優選版權模式,小心翼翼避開了對曲庫大而全的需求(A8旗下的實驗室產品Jing.FM也做了類似的嘗試),另一方面,基於用戶在豆瓣唱片條目下的行為,基於個人音樂DNA的算法推薦被著重強調(這點蝦米後來也效仿了),音樂的社區屬性在後來的產品網易雲音樂之熱評裡得到了進一步的放大。

多米音乐APP停运的背后:寡头化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还有机会吗?

可我依然對此持保留意見,社交行為是構築在音樂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可能越過歌曲去構築歌曲上面的社交層級。這一塊,多米音樂也給大家趟過。當初多米買下了中國曾經最好的音樂推薦社區SongTaste,SongTaste上的用戶活躍度、音樂推薦品味絕不輸如今的網易雲。當時多米寄希望於導入的這批高質量種子用戶可為多米帶來一波優質的UGC內容,但在產品架構的平移、以及用戶運營的側重點差異上,註定了這是一次有想法但並不成功的聯姻,SongTaste在2015年的先行關閉則是版權壓力下的無奈之舉,又一次印證

拋開版權講社交是空中樓閣之舉

所以,在線音樂網站應該在線下場景進行延伸吧?多米在過去一年聲量最大的,應屬其和網易雲音樂聯合出品的《Stage舞臺》,由張亞東任節目製作人,把城市的每一處都當做音樂的Stage,邀請岑寧兒、旅行團等優質音樂人進行表演。這是一檔更符合當下傳播習慣的音樂短視頻項目。此外,多米還曾在去年風風火火地整了一輪他們的“尖叫現場”項目,也還在2015年時試圖自建粉絲聚合平臺“偶撲”來深化產品的用戶粘度。

包括眾所周知的2016年度現象級產品“映客”,以一己之力加速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移動直播行業進程,它的前身其實恰恰來自多米聯合創始人奉佑生的一次嘗試。正是奉佑生在2014年時於多米音樂內部孵化出音頻直播產品“蜜live”,才有了後來的項目組的獨立運營,催生視頻直播版的“映客”,儘管後期和音樂的關係已經很疏遠,但這確是多米最成功也對業內最深遠的一次探索。

多米音乐APP停运的背后:寡头化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还有机会吗?

這皆是多米曾做過的嘗試,無奈產品各有天花板,像那款追星產品所遇上的,恰是追星從粉絲俱樂部(Fans Club)到微博這一大活躍、大社交產品的遷徙過程。在這種思路下,隸屬於太合音樂的“秀動網”也許更具參考意義,在成功的商務合作下,秀動在過去兩年拿下了國內幾乎所有最優質的獨立音樂之獨家票務,如金曲獎獲獎樂隊“草東沒有派對”的巡演,在一波“草東沒有門票”的呼聲裡快速獲得了小眾演出市場的份額,並以自家產品矩陣中的百度音樂進行流量的收口。看起來是門不錯的生意,但線下市場份額是否可足夠支撐在線音樂服務的鉅額成本,也是不容樂觀之處。

多米音乐APP停运的背后:寡头化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还有机会吗?

總之,多米從在線音樂領域的退出,並不是因為它做錯了什麼。在版權大戰和資本競逐剛興起之際,很多人都認為多米音樂可以選擇賣給巨頭,但它依然選擇夜行探索之路,不斷嘗試各種創新手法。我們相信,音樂永遠是互聯網娛樂消費裡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其中一項訴求,現有的服務解決方案一定有不完善之處。

多米的經驗告訴我們,對巨頭之外的服務者來說,如何在目前的版權環境下控制成本,並提供更切中用戶需求痛點的功能,是贏得生存空間的路徑之一。

多米音乐APP停运的背后:寡头化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还有机会吗?

在多米之後,在線音樂領域還會有退場者,當然也會有入場者。每一個願意趟這攤渾水的人,都是值得欽佩的勇者。

以樂迷的身份,我祝你們好運。

音樂自媒體“亂彈山”

萬馬齊喑的亂世裡,

透過音樂,

我們記錄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