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蘋果筆記本憑什麼賣那麼貴?

極客行者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蘋果筆記本的定位本身很高,這才是賣得貴的主要原因。蘋果電腦本身的成本也是很高的。首先,我們用到的蘋果電腦都是經過蘋果篩選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的成本很高。跟它同配置的小米的裝有windows系統的筆記本售價是它的一半左右。而且我們都知道小米是貼著成本定價的,所以我們可以猜到蘋果筆記本成本。

同時,蘋果筆記本的做工和用料都是一流的。當你打開MBP的後蓋,你會發現電腦內部被塗黑,而且整齊劃一非常具有藝術感。在做工上,你會發現小米筆記本很多小毛病,例如屏幕蓋不嚴。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在蘋果筆記本上出現,因為它的做工都是頂級的。

所以,高配置+良心的用料+紮實的做工,這就註定了蘋果的筆記本成本並不低。當然成本不能確定蘋果最終的定價。這只是蘋果的高定價的基礎而已。

蘋果筆記本走的是高端路線,而且它還有獨家系統MacOS。MacOS對於很多辦公族來說,這是辦公的神器。如果你用蘋果的系統習慣就明白真的很高效率。尤其是觸控板上的手勢操作,領先了windows系統好幾年了。

而且MacOS的生態系統很好,雖然都是要用錢買的,但是保證正版,而且處理效率高,不怎麼卡。

正是因為MacOS存在,才有這麼高的溢價。當然,蘋果這個品牌本身就是存在信仰的,蘋果本身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它也放心走高端路線。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蘋果的電腦不會出問題。 2015 年發佈的 12 英寸 New MacBook 上,為了追求更為輕薄的設計,蘋果採用了新的蝶式鍵盤結構,這種結構也延續到了之後的 MacBook Pro 系列產品上。但是進了灰塵就很容易不能用了,這個問題甚至在美國引起了集體訴訟。

當然,其實蘋果不算貴了,很多高端windows系統的筆記本的售價超越了蘋果的筆記本了。不過大家關注的程度不高而已。


太平洋電腦網


如果只是專注硬件和製作成本高的答案的話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些都無法解釋蘋果對其蘋果電腦的特定細分市場的巨大定價能力。像其他所有公司一樣,價格儘可能的高。

但是蘋果如此定價的能力的真正雲因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蘋果在參與的市場中是沒有或者說幾乎沒有競爭,因此蘋果的享受的是非彈性定價曲線。

下面讓我具體解釋下吧。

1. 壟斷的 OS X系統,這是數百萬用戶可以選擇的唯一操作系統

雖然用戶可以隨時切換到Windows,但是這個對於大多數OS X用戶來說是毫無意義的。這意味著他們如果想使用蘋果系統,蘋果的OS X是他們唯一可行的選擇,其他地方完全無法獲得。跟其他壟斷者一樣,他們的定價是不受彈性曲線的影響的。蘋果系統沒有定價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想要擴大市場,用戶不會因為Mac就停止購買OS X。

2. 設計優秀筆記本電腦市場級別沒有或者很小的競爭

當它們存在時,實際上市場是被低估了,因為遠非它們被高估的那樣。就蘋果電腦的結構質量和規格來看,我們可以看類似的筆記本電腦在三星的結構質量和規格,它就比MacBook Air貴了2000元,同時具有很好的配置。相比聯想的X301,和戴爾的其他產品,因為其難以置信的高價格而被淘汰。這也就意味在平價市場比較的基礎上,三星和IBM的成本更高,不是更低,對於更大的筆記本電腦,你幾乎無法在相同的價格範圍內找到具有跟蘋果一樣設計結構的,質量好的設備了。

總結:當你的競爭對手不存在或定價過高時,你就有很大的價格槓桿空間,所以如果你認真思考蘋果真正參與的市場,你就會知道為什麼蘋果可以有這樣的價格槓桿-----壟斷和缺乏競爭。

而關於沒有競爭的主要三個原因是:首先戴爾率先推出的商品化理念,每個人都在遵循。其次這些公司可以從其他企業獲得大量訂單(他們不想要高級的東西)。第三,是因為沒有高檔品牌,你會發現高端品牌很難賣,即使品牌很出名。


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你在下方留言給我。


努力賺錢的小妖精


主要看用途,作為生產工具,蘋果筆記本還算經濟;如果作為娛樂工具,蘋果筆記本的使用率就低多了,不實用,自然也就覺得太貴了。其實就配置和系統來講,蘋果筆記本並不貴,同樣配置下其他牌子的筆記本並沒有比蘋果便宜太多,此外,也應該把系統升級,軟件,和使用壽命都算在內,12年的macbook升級到現在的macos依舊流暢,12年的win7本本升到現在的win10試試看。。。所以仔細算算蘋果本是很經濟的。但是imac確實是很貴,而且維修麻煩,很後悔當年買了個27寸的大塊頭,扛著往三里屯跑了3個來回,u盤插入usb接口前和鋁合金摩擦的聲音想想就是汗毛直豎,而且usb口還很難一次對準。macbook就不一樣了,15寸macbook的cpu和內存都很給力,配上外接顯卡和4k顯示器,性能也完全不輸一些中高配的臺機。關鍵和imac比起來,修起來方便啊,別和我說什麼蘋果的東西質量好不會壞,蘋果的東西壞了你修不好,扛著27寸的imac去三里屯走三個來回再發言,也給想買蘋果電腦的人些建議,如果不是非imac不可,如果還在macbook和imac之間猶豫的,一定買macbook。。。臺機太尼瑪重了


Innovate聖


貴從來不是蘋果的缺點,是因為你窮。



乾了這杯忘情水


蘋果公司的工業設計能力在業內都是數一數二的,蘋果出的產品都可以稱之為業界的藝術品而非產品這麼簡單。這裡就以蘋果筆記本電腦為例。

一、首先外觀設計精美

蘋果筆記本的顏值在同時代的產品中一直都是翹楚,整臺電腦簡約大氣,細節設計精巧,讓人第一眼看見就覺得漂亮。蘋果電腦的做工也是非常的棒,從單手開合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啊。

二、非常輕便

整臺設備非常的薄,不管是外出攜帶還是平時使用,都是非常方便。

三、待機時間令人滿意

普通筆電的不插電在3小時左右都算很好了,蘋果電腦在自帶系統的協助下,能共達到十小時,一天正常的工作都不用擔心,現代白領必備啊。

四、蘋果電腦系統有特色

蘋果電腦的系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封閉的原因使得系統非常的乾淨,不會有綁定安裝等等垃圾存在,加上它手勢操控完美的觸控板,一般情況都想不起來要用鼠標了。

五、品牌

以上純屬本人扯淡,說白了就是蘋果這一牌子,換作其他品牌這點配置賣這麼貴,那就呵呵了!

哈哈開玩笑,大家手下留情,勿噴!喜歡請點擊關注我,感激不盡!


Ok科技趣聞


我在跟你說說,蘋果憑什麼那麼貴!07年我開賣電腦和耗材,因為喜歡,自己也把自己用的電腦換來換去。因為只是拿蘋果和國產對比,就不說其他國外品牌,總結如下:真要說做工和質量,國產差距都不大,畢竟都是代工,代工廠就那麼幾個,屈指可數。隨口可以叫出來的,比如藍天,仁寶,微盟,廣達等等。但是設計上所有廠家得有自己的設計,神舟絕大部分直接用的藍天和廣達的準系統,設計都免了,所以便宜,但畢竟是代工大廠的設計,短板還是很少。聯想,華碩,微星一般都自己設計模具,不過區別還是大!微星一直做的模具散熱都還是不錯,性能也可以,鍵盤賽睿,音響丹拿,沒什麼大毛病。華碩和聯想模具千篇一律,早在07年的本,到現在17年,除了厚度,外觀都大同小異的不少,散熱上華碩和聯想就個別高端遊戲本不錯,其他的都是渣渣。廉價的聯想和華碩都出現過斷屏軸門事件,華碩後來還好,聯想至今都有不少機器愛斷屏軸,自己可以百度。賺錢沒良心啊!所以聯想被廣大網友叫渣想……

工業設計是一個機器壽命的主要因素,你看看蘋果小白是哪一年的機器?看看拆機圖,別人的主板設計多麼優秀!


西藏移動譚某某


不是蘋果筆記本為什麼堅持賣這麼貴,而是蘋果筆記本本來就值這個價格。為什麼這麼說,我覺得作為一個多年的資深果粉,我還是有發言權的。

Mac的硬件成本相對較高

首先是Mac的硬件成本就很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拿我手裡現在正在用的2017款的MacBook Pro 15來說,視網膜屏幕成本很高,i7的CPU成本很高,固態硬盤成本很高......可以說硬件成本相對來說本身就高。

而且從工藝上講MacBook Pro工藝難度其實是PC行業裡面難度非常高的,且不說一體成型,就是要把機器做這麼薄就是工藝難度極高的,可以說縱觀整個PC行業,能跟Mac比工藝的也可以說找不出來第二家。

這些都屬於硬件成本,成本上去了,自然賣出去以後價格就要上去。

Mac的軟件成本相對較高

Mac的軟件成本極高,這一點也許你會覺得奇怪,這樣說吧,office收費的吧?但是iWork是免費的!visual studio是收費的吧(當然現在有了社區版)?但是Xcode是免費的,Windows升級需要收錢吧(畢竟免費升級到windows10這種好事情不一定每次都有)?但是macOS你可以無限次免費升級。

所以像對來說Mac平臺下的軟件成本是很高的,賣出去價格自然也會上升。

Mac定位高端、保值性極佳

最後就是Mac定位本來就是高端,標準的高端高端商務的定位,價格高也正常,什麼樣的消費定級、市場定位也決定了價格的選擇。最後一點就是保值性非常好,舉個例子吧,我同事就還有一款13款的MBP,現在還是很穩定,而且性能也還算是可以,而且前不久賣出去還賣了6000塊,而且還是友情價,試問:哪一款Windows電腦有這麼好的保值性?哪一款Windows機器用這麼多年還這麼強?

因此總結起來,Mac貴還是有貴的理由的,但是綜合起來我覺得Mac的性價比是非常高的,注意我說的是性價比高,性價比高並不代表價格就低喲!


EmacserVimer


我就是用了MacBook Pro又換成聯想二合一的,現在用小米筆記本電腦了,好吧,盡情鄙視我的自甘墮落吧!

講真,MacBook Pro是好用,但僅限於OS X系統,蘋果跑Windows問題還是很多的,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很多事情離開Windows,電腦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我是從ThinkPad轉到MacBook Pro的,最直觀的感受是工作中用Mac的機會少很多,確實不方便,企業OA、看圖、文檔、開會投影都存在兼容問題,雖然很多軟件都有OS X的,但軟件中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比如同一個Word不同系統打開格式往往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這在嚴謹的文件裡是不允許的,當然你可以Mac裝Windows系統,但真心覺得不合適,按鍵觸摸板都不匹配,在Windows系統下Mac配置低的弊端暴露無遺。

所以,適合我的還是配置高點的Windows平臺機器,不過換成聯想二合一還是被做工的差距弄的很不適應,後來雷布斯種草小米筆記本,買了i5次頂配,這回真心滿意了,基本算是有Mac做工的Windows平臺機器,觸摸板很好用,雖然雷布斯一向因為抄襲的恬不知恥而讓人鄙視,小米的定位又天然自帶屌絲氣質,但拋開品牌落差造成的心理差距,這兩款產品無疑小米筆記本更適合我。

所以筆記本電腦這種東西還是看需求的,如果OS X完全滿足工作生活需求,選擇Mac自然也不錯,用Mac跑Windows還是算了吧。


質如璞行甚篤


看來提問者對於蘋果的筆記本電腦是存在一定的誤解了。所以才會問出這個在我看來比較奇怪的問題。

蘋果的筆記本電腦絕對是賣得相當便宜的。在具有同等的設計以及做工的普通筆記本電腦和蘋果筆記本電腦進行對比的話,你會發現蘋果的筆記本電腦賣得更便宜。

我放幾張圖片給大家比較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戴爾的這個筆記本電腦賣是什麼樣的價格?

再來看一看我們的民族脊樑,聯想公司推出的筆記本電腦的價格。注意哦,這可是採用的低功耗版本的處理器哦。

這是惠普的筆記本電腦,你們也可以看到。

其他的我就不舉例子了,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一臺windows的普通筆記本電腦,想要做到非常優秀的設計以及配置的話,它的價格也是必然不便宜的。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蘋果的筆記本電腦賣什麼樣的價格。仔細一對比,是不是也只不過是如此啊?

大家可能對蘋果電腦的誤解是,為什麼蘋果電腦動輒就是八九千,甚至1萬多2萬多?

其實是這樣,蘋果只是不生產低端筆記本電腦而已。舉個例子,在一個城市裡面可能有幾千塊錢的普通的筒子樓,也有幾萬塊錢的別墅。我說的是一個普通的三線城市啊,不是北上廣這種城市啊。

蘋果只是一家專門生產別墅的公司而已,它不生產那種普通的筒子樓。其他家生產別墅的價格跟蘋果不會相差到哪裡去的。

另外為什麼蘋果一定要生產這麼貴的筆記本電腦,而不像其他的品牌一樣,既有貴的價格的也有便宜的價格的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品牌建設的問題了。如果蘋果既有3000塊錢的筆記本電腦,也有3萬塊錢的筆記本電腦,那麼消費者對它的印象就是它就是一家賣3000塊錢筆記本電腦的公司。

但是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動輒就1萬以上,可以讓消費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就是蘋果筆記本電腦他在1萬以上,它貴呀。

這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品牌建設的目標了。

說一個工程師都懂的。archlinux操作系統的安裝過程,真的是讓人非常想死。難道他不希望把安裝過程搞得像其他的發行版一樣變得很簡單,然後有更多的用戶來進行使用嗎?

是的,他不希望。他希望他的用戶都是Linux專家。

蘋果公司本來就不希望那些只想花3000塊錢就夠買筆記本電腦的那些消費者來使用蘋果的筆記本電腦。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給我留言,我會認真的答覆每一條留言的。


FungLeo


貴是因為蘋果筆記本的成本的確比較高。

做工就不說了。macbook pro上的那塊屏幕的素質是非常優秀的,500nit的亮度遠超同級別產品。這塊屏幕的成本能夠達到150美元。與之類比,淘寶所售的72%NTSC色域的LG IPS屏幕才400人民幣上下。目前來看,即便是在淘寶上,想要換個macbook pro的屏幕也要1000人民幣左右。

還有就是固態硬盤,Macbook pro用的是和三星960pro類似的固態,目前512G的960pro大概2000人民幣左右,其成本遠高於其他產品所用的固態。與此同時,蘋果的機器一直都有雷電接口,這個接口是需要授權費的。蘋果的電腦總會用一些平時少見的處理器,比如說6920HQ,7567U之類的,這樣的處理器會比常見的7200U貴出很多。這又是成本。

由於蘋果的機身表面沒有任何貼紙,所以他們不會有任何補貼,大概一個貼紙會有2-5美元的補貼,看看神舟上有多少貼紙就知道了,沒有貼紙的話筆記本的成本會提高很多。

這麼算下來,它要不貴就很奇怪了,而且,如果降價就意味著他們的產品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