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我們都知道,對孩子最好的愛是言傳身教,你的陪伴是最無聲的關注,可是看看現在的父母都是怎樣陪伴自己的孩子的?

2014年夏,瀋陽皇姑區塔灣附近一名男性家長將七歲的兒子獨自留在車中,孩子將頭伸出轎車天窗,卻不慎碰到了天窗關閉按鈕,當其父回來時,孩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2015年湖南湘潭市一男童滯留在車中因高溫窒息缺氧死亡;

同年,河南鄭州一位專注於玩手機的母親疏忽照顧自己年僅兩歲的兒子而導致其被一輛公交車碾壓身亡;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2017年1月,陝西咸陽一位姓肖的女士帶兩個孩子在海泉灣溫泉世界戲水池玩耍時,孩子從泳池的一邊朝中間走,兩母子不過距離三四米遠,但因為這個母親正背對著自己的孩子在看手機,所以根本無法感覺到任何異樣。等到她發現時,一切為時已晚;

2017年2月27日,天津大悅城一名家長手裡抱著兩個三、四歲的孩子,靠近玻璃圍欄天井處,孩子沒抱好,一個掉下去後家長本能的想挽救,不幸另外一個也失手墜樓,導致兩個孩子當場死亡;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43天大嬰兒與父母同睡,被子矇住口鼻窒息死亡》、《白虎咬斷男童右手致殘》、《大人逗娃喝酒中毒身亡》、《父親為打麻將將女兒留在家中孩子不幸墜樓》、《9歲女童疑被性侵3年而父母不知》......

近日又有新聞爆料,深圳地鐵一號線一對父母將一對子女用所謂的兒童安全繩牽引,在上地鐵時兩個娃沒有同步,一個已上車,而繩子另外一頭的孩子被關在地鐵門外,差點兒釀成慘禍。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若繩子不斷、沒有緊急停車而地鐵一直在高速行駛的話,後果將會怎樣。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疏忽,無論是哪一種情感關係,這個都是大殺器。而疏忽的背後考量的又無外乎是身為父母的成年人的責任意識和安全、風險意識。在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上,太多的中國人表面上孜孜以求,但實際上卻又不求甚解,總想圖省事兒,總想更省心一些,是中國父母們帶娃時的普遍心態和通病。

比如上文提到的時下在年輕一代父母間流行的蹓娃神器,將孩子用根所謂的安全繩牽引著,那根繩子能代替你的眼睛、你的手、你的懷抱、你的關注、你的生活經驗?它能代替你的大腦區別、識別孩子有可能遇到的各種意外和風險,並幫助孩子及時避險嗎?它最大的作用不過是讓你模稜兩可的感知到孩子就在你數米範圍之內活動而已,而那根繩子,也不過是你欠缺愛和責任感的遮羞布。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蹓娃,這個詞兒跟蹓狗接近。可現在就算是蹓狗的,在把自己家寵物帶出去的時候還會將繩子暫時鬆開一會兒,讓狗盡情的撒一會兒歡呢。那些用安全繩帶娃的父母們,捫心自問,你們究竟是在養孩子還是在養寵物?!

春晚上嘉玲的小品《真假老師》裡提到的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我們的生活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愛孩子。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可是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而所謂的愛孩子也絕對不是給他穿名牌、進口食品;不是有求必應;不是隻要求他聽話;不是大把為他花錢;不是他在外面惹了禍護短;當然也不是簡單的打罵或者說教......

就像胡適先生所說,父慈子孝,父慈顯然更為重要,也顯然應該排在前頭。因為子孝不過孝敬一雙老人,至多博個孝子的名聲而已;但若父母雙親能做到真正的“慈”,那麼他們為社會培養出有能力、有作為下一代的機率將會顯著增高。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可是我們的父母有多少人還只肯停留在“棄權式生養”---孩子一生下來就拋給父母。或者只會抱怨:現在中國的孩子,既想要美國式的自由,又想要中國式的寵愛......

可造成這種現象的幕後推手是誰?孩子們生下來一落地就是這種德行?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教養、教養。顯然是需要既要教又要養。之於前者,有相當比例的中國父母,他們甚至自己都沒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甚至自己都對人生、對世界一知半解,所就也就遑論“教”了,不給帶壞就不錯了;而之於後者,養著養著就把自己家孩子養跑、養丟、養死的大有人在。

都說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愛是什麼?

反正肯定不是一出門就把孩子拴上的蹓娃神器。

安全繩下的父母,你連關注和照顧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