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過敏原是怎麼產生的?帶你瞭解過敏進行曲

導讀:過敏原是指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或致敏的大分子物質,它應具備兩個基本特性,一是導致抗體產生或細胞的免疫應答,二是可特異性地與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作用。

可引起人類過敏的抗原除蛋白質外,還有類脂質或多糖類。過敏原廣泛存在於空氣、食物中。據稱,人類可接觸約八萬五千種化合物,其中有二千八百種為接觸性過敏原,能導致過敏性皮炎、哮喘、蕁麻疹等疾病。

過敏原是怎麼產生的?帶你瞭解過敏進行曲

吸入性過敏原是誘發哮喘病、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鼻炎的重要過敏原,可飄散在室內外空氣中,隨著吸入呼吸道引起致敏,包括花粉、塵蟎、真菌、某些寵物(如狗、貓)的皮毛和排洩物,甚至各種昆蟲的鱗毛、碎屑等。還包括香菸煙霧,蟑螂的排洩物,棉絮、羽毛等。

目前又出現許多新的過敏誘因,如家電產生的靜電荷對空氣中的灰塵和微生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導致過敏性皮疹;居室和汽車內飾裝潢使用的塗料、粘合劑,塑料中所含的甲醛、苯等化學物質會緩慢釋放,使人的皮膚、呼吸道過敏。

嚴格地講,除了葡萄糖和氯化鈉以外,任何食物都可能成為過敏原,引起過敏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①魚、蝦、蟹、蛤等海產或水產品;

②牛奶、雞蛋、肉類等;

③蘑菇、米醋、啤酒等食物;

④豆類、花生、芝麻、開心果、大杏仁、腰果等;

⑤西紅柿、桃子、菠蘿、葡萄、草莓、蘋果、黃瓜等生食;

⑥酒類、芥末、胡椒等刺激性食物。 

過敏原是怎麼產生的?帶你瞭解過敏進行曲

對敏感者,即使食入量極少,也會引起嚴重症狀,但大部分病人的症狀與食入量存在正比關係,即食入越多,反應越重。某些食物抗原進入機體達到一定量時症狀才能發生,一次發作後體內抗體與過敏原結合後暫時耗竭,症狀可以消失一段時間,以後再積蓄一定量時,再度誘發過敏反應。

隨著化學藥物種類的增多和人們用藥機會的增加,藥物變態反應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有些藥物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如血清製劑、青黴素、磺胺藥、阿司匹林和普魯卡因等。

一般說來,有機藥物比無機藥物易引起過敏,尤其蛋白質類藥物,但無機藥物中的重金屬、碘化物等也較易引起過敏反應,人工合成的藥物比天然藥物更易引起過敏。

用藥方法與藥物過敏的發生有很大關係,局部用藥、皮下或肌肉注射、靜脈滴注均可引起過敏反應。其中靜脈給藥最易引起過敏。

過敏原如何才能進入人的身體內呢?

健康的皮膚粘膜可以防止有害物質侵入其中,營養素不足時會使皮膚粘膜的通透性增加,它就像篩子的孔一樣由小變大,使有害毒物、過敏物質進入體內,接觸體內的過敏細胞,從而引起過敏。

過敏原是怎麼產生的?帶你瞭解過敏進行曲

過敏與營養失調的關係最大。

因為當一個人的皮膚粘膜結構正常時,是不會出現過敏性疾病的;只有在正常的細胞結構受到傷害後,外部環境中的過敏原才有機會接觸皮下組織內或粘膜下組織內的過敏細胞,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過敏。

由於各種各樣的病因破壞了皮膚及粘膜的正常結構,過敏物質進入皮膚及粘膜下層,刺激肥大細胞等過敏細胞,導致氧自由基、炎性因子明顯增加,氧化壓力增大,局部出現慢性炎症反應,從而誘發過敏性疾病。所以,過敏性疾病的本質是氧化壓力引起的皮膚粘膜的慢性炎症反應。

過敏原是怎麼產生的?帶你瞭解過敏進行曲

歡迎加入我們

為你解答健康營養問題,這裡更多營養減肥的知識請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哦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每天學習一小步,人生健康一大步。今天的知識你學會了嗎?趕緊應用起來吧!快,關注【吳為群博士營養課堂】,一起漲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