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兩朝的歷史中,自然是內閣大學士或者軍機大臣最強悍。其實,這兩個官職的品級都不高,關鍵是看有沒有實際差事,這才是最主要的。但是在這些大佬們的下邊,就要數到六部了。其中地位重要的就是吏部,因為吏部專門負責官員的升遷和調動。戶部和禮部都強調自己是第二,但是不敢與吏部爭第一。在吏部下屬機構中,有一個機構是所有的地方官都惹不起的。那就是吏部文選司,而文選司郎中才是五品官。
吏部負責文官的任命、考核、升遷、調動等一系列的工作,按照道理來說,這些事情都必須由吏部尚書來決定。吏部尚書是唯一能夠對抗內閣大學士的外廷官員,被人稱為天官老爺。可是尚書大人太忙,根本沒有精力一一篩選。要知道天下的官員多如牛毛,像那種八品、九品的官員,吏部尚書根本連想都不想。一般來說,吏部尚書親自負責挑選中高級的官員,比如分守道、布政使、按察使等等,這些官員必須親自挑選。
但是那些知州、知縣可就另當別論了,天下的州縣太多,吏部尚書不會親自去管理,而是都交給了吏部文選司郎中。文選司郎中只是五品官,確實天下權力最大的五品官。能夠成為文選司郎中,一般必須是吏部尚書的絕對親信才行。那種級別比較高的官員由尚書親自挑選,至於知縣、知州這種級別的官員,文選司郎中就能做主。最多就是在名單選好以後,找尚書大人簽字、蓋印就可以了。所以說,文選司郎中的權力非常大。
打個比方說,如果江南一富庶地區的知縣得罪了文選司郎中,估計第二年吏部官員考核的時候,這位知縣就會被調往西北地區做官。而且一年換一個地方,吏部可以變著花樣的折騰地方官。千里為官只為財,官員們當然不會和自己的前程過不去,畢竟海瑞那樣的官員太少。雖然官員在地方上的權力很大,在吏部的眼裡也就是一個個符號。雖然文選司郎中僅僅是五品官,但是如果出京視察,最少也是從三品官的待遇,這個職位太強悍。
不過這個職業也不好做,首先自己有強硬的後臺,才有可能坐上這個職位。朝中的關係錯綜複雜,文選司挑選官員的時候一般都十分慎重,絕對不能隨心所欲。如果因為一個官員的任命不當,得罪了王爺或者閣老,這可就是大問題了。至於那種沒有任何靠山的官員,這就好辦了,一般都要一定的規矩。吏部每個月都會挑選新官員,那些候選的官員們會早早排隊等候挑選。在這個時候,那些長得好看的候選官員就佔便宜了。
最後說一下文選司郎中自己,文選司郎中雖然是五品官,但是他並不願意升官。因為哪怕提升為四品,也沒有文選司的權力大。大部分文選司郎中都是這個套路,在這個職位上熬上6年或者9年。然後依靠吏部尚書的推薦,破格提升為侍郎。如果外放做地方官的話,最少也是按察使或者布政使。主要是能做到文選司郎中的官員,絕對沒有一個吃閒飯的。那些地方官員見到文選司郎中,有的低級官員甚至會下跪請安。
閱讀更多 繁華萬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