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聚焦|美國威脅加稅 中國影響幾何

6月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宣佈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發表談話: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臺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

美方在推出500億美元徵稅清單之後,又變本加厲,威脅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這種極限施壓和訛詐的做法,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也令國際社會十分失望。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臺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美方發起貿易戰,違背市場規律,不符合當今世界發展潮流,傷害中美兩國人民和企業利益,傷害全世界人民利益。中方的應對既是為了維護和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也是維護和捍衛自由貿易體制,維護和捍衛人類共同利益。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中方都將按照既定節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堅定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經濟體系。

聚焦|美國威脅加稅 中國影響幾何

中美貿易摩擦會給中國帶來哪些不確定性和風險?時長如何估計?需要什麼樣的思路和對策加以應對?如何爭取在貿易戰情況下使國民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東北財經大學中國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周天勇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哈繼銘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各自的判斷。

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

哈繼銘:

  • 中國經濟幾十年來快速增長,經濟體量逼近美國,美國國內產生焦慮情緒。

1950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而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經濟增速持續提升,最低為6.3%,最高時超過9%,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但仍在6%以上。如果根據世界銀行GDP統計數據估算,從2018年開始,美國GDP平均增速可能為2%,中國GDP平均增速可能為6%,用美元計算的中國GDP總量將在2031年超越美國,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的增量來看,中國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這可能引起了美國的政客甚至部分民眾的焦慮。

  • “中國製造2025”引起美國的過度警惕。

“中國製造2025”實際上是一個綱領性文件,更像一個內部宣傳的指導口號,但這種宣傳可能誇大了“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性,使美國誤認為中國馬上就要與美國展開全面競爭,並且是通過美國不能接受的非市場競爭的手段進行競爭。另外,貿易摩擦可能是美國在貿易政策方面對中國戰略轉變的體現。2017年11月,美國發布國家安全戰略(NNS),明確把中國和俄羅斯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

  • 美國國內貧富差距加劇。

從國家層面來說,美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是獲益的,但從美國國內視角來看,受益更多的是資本家,而中產階級在全球化過程中是失敗者,是利益受損者。美國現有的財富分配方式,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

  • 中美兩國制度上存在很大差異。

與當年美國在經濟上追趕英國或幾十年前美日經濟的關係不同,美國認為中美兩國存在制度性差異,中國的經濟體制是政府和國營企業主導的非市場經濟。制度上的差異使美國將中國的崛起視作更大的威脅。

  • 短期的政治原因。

第一,美國政府溫和派逐漸離場,強硬派受到重視。

第二,貿易摩擦可能為特朗普在中期選舉前取得部分政治資本,有利於贏得選民。

周天勇:

按照中國海關的統計公佈,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額15.33萬億元,進口總額12.46萬億元,其中對美國的出口佔19%,從美國進口占8.35%。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1.87萬億元,在美國力求減少貿易赤字的要求下,同比還增長了13%,不免給了美國激化貿易摩擦的把柄。

美國對中國貿易博弈在經濟方面總體和長遠的期望是:

  • 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放慢,延長經濟總規模超過美國的時間,抑制人均GDP水平的過快提高;
  • 削弱中國技術進步的能力,延緩中國科技進步的速度,減輕中美之間科技競爭的壓力;
  • 維護美元的國際地位,保持以美元為主要貨幣進行標價、結算、交易、儲備等功能的國際金融體系和秩序。

而從短中期來看,其目的是:減少貿易逆差、促進出口、吸引資金流入美國、擴大美國國內需求、引導製造業迴流、降低失業率、加快美國經濟增長速度。

從美國一些學者和政界人士的看法,由於中國向美國過度出口,影響了美國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減少了美國勞動者的就業,抑制了美國國內的消費需求,造成了曾經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無效和價格水平的低迷。其首要的舉措是急切地削減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聚焦|美國威脅加稅 中國影響幾何

對中美經濟的影響

周天勇:

前面已述,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方面認為,中國過去吸引了美國的製造業,轉移了美國的就業崗位,造成了其經濟的低迷。因此,需要壓縮中國的製造業和就業,通過改變美國逆差過大的貿易格局,使製造業迴流美國,將失去的就業崗位再從中國轉移回來,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重振美國經濟。

  • 對產能、就業及居民收入和政府稅收發生負面影響。

提高對中國向美國出口產品的關稅,將程度不同地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需求拉動,關聯地造成企業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出口減少,除了影響生產出口品企業壓縮勞動力使用外,還涉及相關原料、裝備、運輸、信貸等等一系列上下游和橫向關聯企業的工作崗位,就業機會會減少;財政稅務部門實際上只有更多地加稅,才能保持政府收入的快速增長,以維持行政、公共服務和養老等開支的需要,然而這會導致更多的企業關門。

  • 如果突然擴大進口,也將會壓縮中國就業的空間。

降低進口關稅,減少中國產品的出口,會使目前生產能力更加過剩。而國內外市場需求低迷加重,生產能力開工率下降,勞動力利用機會就會減少。比如農業,本來20億畝耕地等要素配比的勞動力近2.15億,冗員實在是太多太多。如果加大農業產品的進口數量,會使目前農業領域中的隱蔽性失業更加嚴重。

  • 如果擴大進口,而出口受到影響,將形成國內國民經濟通貨緊縮壓力,而多投資貨幣,結果可能是滯脹。

從宏觀經濟指標看,近多年,居民消費品價格一直走低,在這種局面下,擴大進口,相對減少出口,一方面,價格下降,給城鄉居民帶來消費成本降低的實惠;另一方面,國內有支付能力消費需求因經濟主力人口收縮而收縮,因進口擴大和出口相對收縮使供給更加大於需求,導致價格水平更加走低。

  • 如果加大進口,對國內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形成收縮性影響。

進口農業和能源產品,會壓低國內農業產品和石油等產品的價格,這對於消費者來講當然是利好,但是,考慮中國農業勞均農田低下的生產率,產出率不高的老油田,農業和石油領域勞動者的收入會程度不同地降低。

哈繼銘:

我們通過三種情景假設估算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 一般情形:美國對中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和10%的關稅,並執行301調查的關稅制裁,即對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對美國的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徵15%關稅,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並對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

在這種情形下,美國關稅制裁對中國出口和經濟影響不大。估計短期拖累中國經濟增速約0.1個百分點。

  • 更壞情形:中美貿易戰升級,彼此互加關稅或者採取其他措施等,假設最終使中國對美國的外貿順差降低1000億美元。美國強化對華科技產品出口以及中國對美國的科技投資。

這種情形下,估計影響中國GDP增速降低0.8%。不過,中國的經濟增速依然可以保持在6%左右。

  • 更好情形:中美雙方通過談判達成協議,避免貿易戰。中國加大開放力度,加快開放速度,增加從美國進口,中國投資美國中低端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從美國進口更多產品,雙方取消關稅制裁措施。

在這種情形下,擴大進口並加大開放力度將拉動中國消費,也將有效降低中美貿易順差。

觀點總結

周天勇:

中美貿易衝突,或者雙方非合作博弈,相互提高減稅,或者合作博弈,中方相對減少出口,美方擴大進口,對於中國國內經濟也有利好的一面:

(1)合作博弈。一是由於供給品的國內外競爭,關稅水平降低,居民消費的價格下降、品種增多、質量提高,以滿足人民日益多樣的生活需要;二是更多、更便宜和質量更好的國外商品的進入,對於中國的產業結構,產品質量和性能,都是一種強有力的競爭,使國內廠家加快技術進步、降低各種成本、提高產品檔次,面臨著新的機遇。

(2)非合作博弈。加快改革自身改革步伐,實施突破性的改革,千方百計擴大中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他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平衡衝擊造成的嚴重過剩;更大力度的改革,自主創新,加快技術的進步。

哈繼銘:

高科技產品進口額增長率和實際利用外資增長率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作用。所以,如果貿易衝突升級,

中國難以獲得外商直接投資(FDI),或難以進口高科技產品,這可能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較大

總結來說,中美貿易衝突是一個長期問題,存在一系列深層次原因。但同樣需要認識到,中美兩國在經濟上的互補性也比較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更為重要的是,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應該有責任有義務維繫全球貿易體系,通過WTO多邊框架解決爭端。


來源:綜合財新網、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