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6月17日,國乒傳來了一條噩耗,曾經培養數十位世界冠軍、為乒乓球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正定乒乓球訓練基地原主任王慶廣老人於當晚去世,享年84歲。

18日晚,央視記者李武軍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悲痛的心情: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驚聞噩耗,昨晚河北正定乒乓球訓練基地原主任王慶廣老人駕鶴西去,悲痛萬分。正定基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王慶廣老人居功至偉。認識王主任已有二十三年時間,印象當中,不論是數代國乒隊員、還是一些國外名將,大家都明白,正定基地是乒乓球運動員溫暖的家,有問題就找慈祥的王爺爺。從1995年開始,我幾乎每年都會去基地幾趟進行採訪,記得2003年國乒非典備戰期間,每天晚上王主任總會坐在我的旁邊,靜靜地觀看我編輯《正定日記》,並且第二天見面後,老人總會用濃重的河北口音說:節目有意思的很!最近幾年,老人見面聊的最多的就是基地未來的發展。一生乒乓緣,音容笑貌,永留心間。天堂仍有乒乓,王主任一路走好!

河北多家媒體也發佈了這個令人痛心的消息:

哀悼!“正定乒乓球基地”之父離世 造就70位世界冠軍26位奧運冠軍

曾經為國乒培養數十位世界冠軍做出傑出貢獻的正定乒乓球訓練基地原主任王慶廣於6月17日晚去世,享年84歲。作為正定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創始人,王慶廣將一個小學乒乓球隊建設成為“國球”大本營,26年來這裡走出了鄧亞萍、王楠、劉國樑等數十位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共奪得世界冠軍70多項(次)、奧運金牌26枚和多枚銀牌、銅牌。正定為什麼能夠吸引到國乒?被國手們喚作“爺爺”的王慶廣表示:“就是讓運動員有家的感覺。為啥願意來?不僅我們這兒吃得好、住得好,而且這裡最大的特點是隨便,怎麼舒服怎麼來。”一生乒乓緣,願天堂仍有乒乓,王老一路走好!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他是河北省勞動模範,

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

他改變了很多農村孩子們的命運,

他是走在世界冠軍前面的人,

他就是河北正定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老主任——王慶廣。

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小學體育老師,

到全國最知名的乒乓球學校校長,

從破廟裡面擺球檯,

到親手建成設施一流的國家隊“大本營”,

王慶廣,用整整40年的時間,

譜寫了一段中國乒壇的草根傳奇。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正定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的歷史

就是創建者王慶廣的奮鬥史,

憑著不懈的努力,

這位老人將一個小學乒乓球隊

建設成為“國球”大本營,

這裡走出了鄧亞萍、王楠、劉國樑

這裡被譽為“國家乒乓球隊的福地”

“世界冠軍的搖籃”,

王慶廣也被稱為“走在世界冠軍前面的人”。

淚別乒乓球老教頭!

6月19日9時許,記者趕到石家莊市殯儀館,石家莊市殯儀館大廳內挽幛輕垂,哀樂低迴,氣氛肅穆凝重。“正定乒乓球基地”之父、乒乓球老教頭王慶廣的遺像安詳地擺在鮮花之中,遺體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王老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了84歲。“終生為人善良亦忠亦厚,一生含辛茹苦克勤克儉。”是王老一生的真實寫照。

9時許,王老遺體告別會正式開始。當日,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國家乒乓球隊領隊黃彪、河北省體育局局長何江海參加了王老遺體告別會,王楠、喬紅、張繼科等發來唁電。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排滿了大廳,前來為乒乓球功勳老教頭王老送行。其中,有十八九歲的青年,有年過八旬的老人。他們有的是王老生前的好友,有的是王老的弟子。他們拿著王老生前的照片,淚眼婆娑……

一位王老的弟子泣不成聲,對記者說:“王爺爺生前對我們特別好,鼓勵我們一直要努力。沒想到在這最後時間卻不能陪著他。”

從教師到“國乒訓練基地”主任

上世紀70年代,王慶廣是正定縣留村小學體育教師,創建了留村乒乓球業餘體校。沒條件,就用木板自制球拍;技術不精,就向外討教“現學現賣”;從這裡畢業的大學生教小學生;缺資金,他四處“化緣”……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伴隨留村體校的幾次搬遷、幾次擴建,一個農村小學的運動隊發展到業餘體校,又發展成了一個功能齊全的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這一過程,都被一張張黑白老照片凝固在基地的中國乒乓球運動展覽館裡。

1992年5月,基地首次接待由張燮林率領的備戰巴塞羅那奧運會的中國乒乓球女隊。1995年,基地被中國乒協命名為“中國乒協正定國際培訓中心”,王慶廣也被任命為培訓中心的主任。

王慶廣曾感嘆,“在縣裡建國家級的乒乓球訓練基地,太難了!”老人記憶最深的不是基地的輝煌,而是從農村業餘體校發展到“國球福地”的艱辛。

國球手親切稱他“王爺爺”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王慶廣與鄧亞萍

自1992年-2008年,國家乒乓球隊已先後在基地封閉訓練了24次,他和隊員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從鄧亞萍、喬紅,到王楠、張怡寧,這些世界冠軍在王慶廣眼中,就是一群可愛的孩子。王慶廣曾說:“王楠、張怡寧進國家隊之前就來這裡集訓,剛來時是小孩兒,親切地稱我王爺爺,現在還是稱王爺爺。”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孔令輝、馬琳、王皓、王勵勤等隊員

王慶廣認為,運動員在這裡集訓,不僅為他們提供高標準的訓練場地,還要讓運動員、教練員都有“家”的感覺。

“張燮林幫我成就了夢想”

當年還是國家乒乓球女隊教練的張燮林發現了這一“福地”。可以說,張燮林幫我成就了這個夢想!

——王慶廣

1990年秋,省內體校舉辦乒乓球業餘教練培訓班,邀請了時任國家乒乓球女隊主教練張燮林及郗恩庭等來講課。見體校周圍環境很好,張燮林便說,“這裡十分幽靜,是否可以帶隊來這裡封閉訓練備戰奧運會?”王慶廣欣喜若狂,立刻答應按照訓練要求對場館燈光和食堂衛生進行改造。

1992年5月,張燮林率領國家乒乓球女隊全部人馬來到基地,進行了一個月的封閉訓練。隨後奔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一舉奪得女子項目的全部2塊金牌。

王慶廣曾說,基地能有今天,和張燮林分不開。

人們眼中的王爺爺

在弟子眼中,王老是一位實幹家。

“王老不怕吃苦,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是一位實幹家。”王老的弟子魏曉農教練如此評價王老,“王老做出的成就,很不容易。開始創建正定乒乓球國家基地的時候,王老只是一名小學老師。在那個年代,各種條件相當薄弱。沒有資金,可以說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什麼沒什麼。可是沒球桌,王老就自己用磚頭、水泥砌;沒球拍,王老就自己打個有把的木頭板子先湊合;沒經費,王老就‘四處化緣’、領著學生搞勤工儉學;沒技術,王老就一邊買書鑽研,一邊到處找人請教帶孩子們苦練。因為沒有經費,沒錢買車票,王老硬是帶著一群孩子徒步趕往100多公里以外的高邑縣參加比賽,奪得全地區男、女團體和男、女單打好幾項冠軍。隨後,又陸續在市、省級乒乓球比賽中奪得多項冠軍。正是因為王老這種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實幹精神,支撐著王老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培養出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

在教練眼中,王老是一個嚴肅的人。

“我跟王老相處的時間很長,王老對我們教練一直很嚴肅。以前相處的點點滴滴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記者通過電話採訪到了左翔宇教練,“我記得剛到基地的時候,我就見識了王爺爺對工作的嚴肅。那會兒王爺爺讓我分管一個隊,這個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下,要對手上的孩子們負責;對上,要給國家提供乒乓球好苗子。”

在工作人員眼中,恪盡職守是王老的常態。

“王老對工作十分負責,恪盡職守已經成為了王老的常態。”正定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當有國家隊來我們這邊訓練,王老常常叮囑我們:‘可不能像大賓館那樣管理,要隨運動員們的心意。天冷了,就多燒點暖氣;天熱了,就多送點冷氣。運動員累了一天回到房間,衣服願意隨便一扔就扔,想往牆上貼個東西就貼。我這兒沒那麼多規矩。運動員們到了這兒,就是要讓他們覺得隨便、親切、自然、舒服!’不光住得舒服,運動員們的衣、食、行更是牽著王老的心。”

在孩子們眼中,王老永遠是和藹的王爺爺。

在現場記者也見到了現海南省乒乓球隊教練員李蒙李指導,李指導向記者介紹:“我們管王老叫王爺爺,在我們眼中,我們用遠是王爺爺的孩子,他也永遠是我們和藹的王爺爺。”

今天送別這位老人!他造就了26位奧運冠軍!

如今,王老雖已離去

但是他留下的乒乓精神永不滅

將繼續傳承、發揚

王老一路走好!

(燕趙都市報官方微信 部分內容綜合網絡 記者 劉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