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開啟寬城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開啟寬城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有質量”三個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鈞。立足新的歷史使命、立足新的時代情勢、立足新的人民訴求,寬城區規劃設計教育發展大格局、統籌聚合資源,以實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現代化為目標。樹立教育質量觀,構建“教育公平+質量提升”雙螺旋體的寬城教育DNA,教育強區、教育惠民。“十三五”期間,寬城教育努力從“廣覆蓋”向“高質量”換擋提速,牢牢牽住“優質均衡”這個牛鼻子,通過三觀(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價值觀、創新觀)主題教育活動牽引,依託三個重量級實驗區建設,寫好寬城教育“中強、南優、西精、東進、北飛”的奮進之筆,全面開啟寬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實施三觀主題教育

發展優質均衡教育

為發展優質均衡教育,寬城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將三觀主題教育活動,作為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載體。全區教育系統開展系列學習、討論、查擺等活動,改善教育質量觀淡漠、教育價值觀模糊、教育創新觀偏離等問題,實實在在把質量作為新時期寬城教育的根本導向、學校辦學的尊嚴底線、百姓滿意的第一引擎,將全系統的工作重心和資源配置放到提升教育質量上來。

創建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

提升優質均衡教育

寬城區是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依託實驗區項目,努力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綜合變革及深層次突破,聚焦提升區域教育的均衡度,形成了“3+”寬城教育模式。

“標準化+機制化”的內外兼修模式。資源配置的均衡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寬城區抓住佈局、硬件、師資、生源四個關鍵要素,採取“標準化+機制化”建設模式,軟硬兼施、內外兼修,建好百姓家門口的學校,辦一所、優質一所。

“一體化+集群化”的共同體發展模式。通過“四片兩帶一聯盟”建設,實現校際標杆共進,互惠共贏的捆綁聯動,形成學區化、融合化、集優化管理,讓孩子在寬城全域都能享受到優質資源和教育服務。

“自主化+特色化”的擴優增強模式。通過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規劃、一校一課程、一校一特色、一校一評價的“五個一”工程,充分激活了學校發展的主體意識、活力和能力,讓每一所學校都能自主發展、特色鮮明。

創建國家質量監測實驗區

夯實優質均衡教育

現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決策、執行和監督。決策是否完善,措施如何改進,關鍵要靠嚴格的監督和科學的評估。

2018年,寬城區被確立為全省唯一“首批國家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實驗區”。全區利用實驗區先行先試、示範帶動的優勢,充分發揮教育督導考核評估“一把尺”、引導教學“一面旗”的作用,緊緊聚焦寬城區“大質量觀”的三大框架,建立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以規範精細管理為支撐的運行質量評估體系,以多方互通共贏為理念的服務質量評估體系。集聚實驗區優質監測評估資源,對區域內質量監測和督導評估結果進行靶向分析,瞄準掣肘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點,剖析毫釐,定向施策,正向應用,為寬城教育提質加速保駕護航,實現提檔升級。

創建教育信息化實驗區

創新優質均衡教育

互聯網、人工智能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顛覆著傳統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

寬城區堅持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思想,依託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實驗區項目,正在進行一場“互聯網+教育”的革命。加快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實現全區千兆專網進校園,百兆寬帶進班級等硬件升級的同時,軟件工程同步運轉。通過區域一體化教育數據建設與共享,形成完善的教育雲服務體系。在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同時,讓網絡課堂、在線教研、鄉村學生同上一節課成為現實。

信息技術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由物理集中向虛擬集成的蛻變,從一枝獨秀變成了春色滿園,打破時間、空間的掣肘,成為寬城區師生隨時隨地共享的福利,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強有力引擎。 (撰稿 李秀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