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清乾隆款炉钧釉镂空瓶

炉钧釉瓷器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它在制作时先由高温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二次烘烤而成。炉钧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在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形成最初也是出乎意料的!据清代著名陶瓷著作《景德镇陶录》“仿古各釉色”一节中记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其烧制方法非常特别,是先拉坯以1300℃高温烧成涩胎,之后在瓷胎上施含铁和钴等矿物质的釉料,再放入烘炉中以700℃的低温最终烧成。烘炉一般是制瓷业中用来烘制釉上彩的用具,炉温要比窑温低很多。因其使用烘炉烧制低温釉,釉色仿钧釉,故名“炉钧釉”。

清乾隆款炉钧釉镂空瓶

清乾隆款炉钧釉镂空瓶

此清代清乾隆款炉钧釉镂空罐为乾隆年制,犹存雍正朝遗风。器形大气秀美,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胎体较薄,色调纯美雅致,釉水垂流自然。瓶身满施红、蓝相间的炉钧釉,器身上下部斑片较大,鳞次栉比,如五彩缤纷的孔雀尾。釉中的红色泛紫,似刚成熟的高粱穗色,因之称为“高粱红”,釉面五彩光晕清晰可见,超凡脱俗。这些特征雍正一朝始终保持,乾隆初年有短暂持续,被视为清代炉钧釉最成功的制品。是一件极具收藏和投资价值的藏品,望广大的收藏家和投资家品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