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為什麼說“負利潤運營”是中國傳媒業最大毒瘤?

看電視

“負利潤運營”,是如何破壞中國傳媒秩序,發展成為行業毒瘤的?

文 | 麥冬

來源 | 電視驢

半年前,筆者曾指出“導向、牌照、版權、成本”這四大問題是新媒體的決勝之匙。半年過去了,一切都應驗了,這半年:

頭條、快手、抖音紛紛被罰,全民關注;

因視聽APP無牌照,衛視春晚出現大規模馬賽克;

軍備大戰中苦苦支撐的愛奇藝終於上市,找到了新金主爸爸,宣誓要大幹一場……

不要大驚小怪:浮生幻夢,光怪陸離,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媒體時代。

於是,伴隨著“《舌尖》之父”陳曉卿出任騰訊視頻副總編,又一輪針對傳統媒體的唱衰和恐慌又開始了。

今天不說別的,單聊聊“負利潤運營”這朵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奇葩,是如何破壞(或美其名曰重構)中國傳媒秩序,並進一步成為毒瘤的。

不解釋“負利潤運營”了,直接開始吧。先從“四大害”說起:

一大害:推高全行業成本,尤其是明星片酬畸高

永元與冰冰,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目前可謂傳媒業第一大笑話:看起來人人喊打,實際上無甚辦法,還得參與其中。

所謂的“四大協會限酬令”,就如同“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一樣,高度類似於小說情節。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可是這口鍋到底該誰背呢?電影?電視劇?臺綜?網綜?想來肇始可能在於前幾年的一線衛視“真人秀”爭奪戰,拍幾天綜藝,做做遊戲,不但人氣直升,還超過辛苦拍劇、戀歌、排舞半個月,於是乎歸國四子等紛紛身價飆升。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然而,“天價片酬”真正如同坐火箭飛速上天,正是視頻網站的推波助瀾。

2016年,騰訊視頻版權合作負責人曾在論壇上表示,最重磅的電視劇如《如懿傳》、《擇天記》、《歡樂頌2》、《海上牧雲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IP,騰訊都花了高價購買版權。

但“在三四年前,當時最大的劇《甄嬛傳》也就賣了30萬一集,同級別的劇在去年價格漲了10倍,在今年漲了30倍”。

中國電視劇產業繁榮到一年增長十倍了嗎?看清楚了吧?網絡版權如此值錢,明星們當然要高片酬了,或許某些明星還會說“還沒到十倍捏”。然而如此高的“賣腎買劇”,又是誰之過呢?

無可否認的是:從2015-2018這三年,正是三家BAT做後臺的寡頭,大肆砸錢,虧本運營,不顧IP和明星市場價值“死磕”內容的混戰期。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優愛騰勝出,其餘視頻網站全部成炮灰,然後就是——高高在上、讓作品不堪重負的明星片酬。

是的,“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然而遺憾的是:炒房客有人管,炒IP、炒明星卻看不到有力動作。

二大害:粗製濫造質量下降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視頻網站見到了太多的爛劇。也罷,就說說2017公認的好劇吧。

《大軍師司馬懿》——山影導演張永新執導,吳秀波監製,製作精良,演技精湛,於和偉還剛剛掐了一朵白玉蘭。然而,劇情的注水,卻是實實在在,筆者親測:1.5倍速度觀看剛剛好。

當然,筆者的親測帶有主觀成分,江蘇衛視起訴盟將威的訴狀就很明確了:“說好的全賣給我們,你拆成兩半,只給我們一半,剩下的偷偷賣給網絡,這不是耍流氓嗎???”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再來看曾因被湖南衛視“退片”引起波瀾的《海上牧雲記》。平心而論,劇集製作精良,特效不五毛,演員演技在線。

然而,片方遭遇電視臺“注水質疑”、要求精簡片子後,衝冠一怒直接奔向網絡,然後以“網絡收看習慣”為由,幾乎一刀不剪,於是我們就見到了這部長達75集的《“海上牧雲記”先導片》。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是的,演了75集,最終只講到了皇帝下臺、天下大亂,是的,尚不及原版小說劇情的三分之一!注水可怕到什麼程度?兩倍速,還覺得慢。(直到看到最後一集我才揉了揉眼睛恍然大悟:這導演他特碼的是要把這本薄小說拍到200集啊!)

假如《大軍師司馬懿》48集,《海上牧雲記》30集,這兩部都堪稱經典。然而……

三大害:數據造假大氾濫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美人私房菜》通過一波巧妙公關,曾成功將粗製濫造的製作,甩鍋給了“萬惡的收視率”。然而似乎很少有人去關注那越來越假得令人髮指甚至堪稱“侮辱智商”的網絡播放量數據。

來看一組數據:

《幻城》“首播十小時,點擊量破6.5億”,相當於3.25億人不睡覺看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33天、58集,全網播放量309億。2月22日一天之間點擊量猛增14億,意味著四海八荒的7.6億網民,人均刷2次才夠數。

而《孤芳不自賞》和《思美人》也先後深陷“流量水軍討薪”戲碼。

毋庸置疑,類似事件多次發生,必然讓視頻網站本就孱弱的公信力,愈發式微。與之相比,電視劇、電視綜藝的收視率數據至少是第三方提供,“自己喊了就算數”的網播量,則幾乎毫無公信力。

比如近日某網綜首播,號稱40分鐘破億,然而該播放量被秒打臉,網友截圖顯示節目上線前一分鐘播放量就已達8700萬(播前花絮播放量)。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人民日報》也關注稱“視頻行業刷流量的行為嚴重汙染了我國影視內容行業的發展生態”。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最最荒誕的是:《美人私房菜》製作人最終居然以“網播量8天破4億”(以及話題熱搜)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劇有品質,“沒買”收視率。這位製作人或許沒注意到,在公認比較真實的豆瓣上,自己這部劇的評分只有3.3分,其中64.4%的人,給出了一星。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四大害:泛娛樂化網絡抬頭

十幾年前,電視娛樂的黃金年代,那是屬於“超女”“快男”的時代: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李宇春只是中性打扮,就讓大家議論紛紛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選秀炒緋聞還只是達到張傑謝娜那樣的程度

短信投票引起全民轟動、瘋狂互動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那時還沒人敢自黑炒作成表情包,每個人都想要美美的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那時的歌喉,算不上好,但絕對秒殺楊超越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那時還沒人把“汙”“發車”當成賣點

那時沒人模仿往天上扔孩子,也沒人敢調侃英烈……

然而,時代不同了。當今網絡端的泛娛樂化趨勢已經在缺少監管的道路上跑得太遠。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當“雞條”都開始重溫高考,關心糧食、蔬菜和核心科技,那邊廂卻依然是“菊花”“撕逼”“車禍現場”。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這邊“負利潤運營”虧破天際,那邊虧損卻成“啟示錄”?

今年2月11日,上海廣電臺長高韻斐內部講話流出,一句“如果真正全成本核算的話,東方衛視就是虧損的”,引起軒然大波,甚至被寫成“啟示錄”,作為電視臺式微的註腳。

然鵝,2月倒數第二天,愛奇藝向美國申請納斯達克上市,據瞭解“愛奇藝擬在上市後募資15億美元,以2017年虧損37.369億元算,至少接下來近三年的資金不用發愁了”。一年37億的虧損,卻被贊“中國最成功視頻網站”。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這個世界怎麼了?

難道“未來”二字,電視臺不配擁有,只屬於新媒體?

近日,各大視頻網站紛紛公佈了第一季度財報營收。

作為優酷土豆的母公司,阿里大文娛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為52.72億元,運營虧損為35.41億;愛奇藝一季度淨虧損為3.96億;搜狐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4.55億美元,淨虧損9700萬美元;還有樂視網2017年虧損則達138億。

而據最新消息,2018年,騰訊、優酷作出了80億元虧損的準備,愛奇藝做出的虧損準備為30億元。

是的,這般都在為版權和流量燒錢的時刻,沒人會停下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为什么说“负利润运营”是中国传媒业最大毒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