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消費降級時代,紙廠不應無節制漲價

回首剛剛過去的又一輪漲價潮,儘管有很多行家篤定這一輪漲價必將打破去年創下的紙價高位。但不成想,僅僅歡騰了一週時間,市場便出現了回調走勢。

原因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市場需求太過淡淨,令多數用紙大戶不敢大量了手,最終導致漲價熱潮迅速冷卻。總之,你可以懷疑人生,但不可以懷疑“需求決定論”。

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供給端

回顧這一輪漲價潮,供給端可謂傾盡全力,用心良苦,在去年大獲成功的鼓舞下,擺出了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氣勢,開始緊鑼密鼓地精心佈局。

從三月下旬開始,紙包裝供給端無視下游需求異常疲軟的嚴峻事實,一步步地推高國廢價格。為了避免讓中小紙廠心生嫌隙,擁有廉價外廢的大紙廠採取了小幅上調的策略。到五月底,逐漸把國廢推高到2800元的高位。

與此同時,一些大型紙業密集派出業務員,對下游發動心理攻勢,堅定地傳達出紙價將維持高位的信號。

真正的變數發生在5月4日,當中國海關宣佈對進口美廢每箱必驗時,市場頓時陷入恐慌,廢紙開始瘋狂上漲,短短一週時間,國廢上漲到驚人的3600元/噸,令海內外莫名驚詫。

當漲價氣焰高張之時,多家紙業喊出的限售、缺料停機令漲價潮達到最高潮。一週之內,部分廠家的包裝紙上漲了1000元/噸,瓦楞紙板則普遍上漲了30-40%。

消費降級時代,紙廠不應無節制漲價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需求端

不過,面對這一輪的原紙上漲風潮,下游的二、三級廠家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理性與淡定。

多數三級紙箱行業不再哄搶紙板,去年紙板廠一天接二三千萬訂單的瘋狂並沒有出現。

二級紙板廠受到產能過剩和訂單不足的影響,一直採取低庫存運行的策略,不再大量加倉,二級紙箱廠則穩守一個月左右的倉位,無論紙廠業務員如何勸導,也不輕易加倉,導致紙廠首輪漲價之後便告衰竭。

更有甚者,面對紙價的瘋漲,一些二級廠老闆甚至拋出了手中的原紙存貨,來賺取原本屬於紙廠的利潤。

需求決定論再發威

在一些紙價多方看來,國家實施供給側改革,進口原材料受到限制,再加上紙廠的強烈意志,想要漲價,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在高利潤的驅動下,他們基本上無視需求端,以為只要紙廠齊心協力,漲價就能成功。

因此,從去年1月開始,紙廠每個月都要發漲價函。在紙廠心中,漲價是必須要的,萬一實現了呢!

但紙廠的需求端可不這麼看,一位紙箱廠老闆說,紙廠還在幻想重溫2016年的美夢,還活在2017年的繁榮當中,他們的胃口顯然被激增的利潤撐大了,卻不知今年的市場行情已經淡到不能再淡了。

消費降級時代,紙廠不應無節制漲價

通常,當上遊紙廠漲價之後,必須要傳導給消費者,這一輪漲價才算完成。但從今年的行情來看,六個錢包養一套房,教育醫療養老負擔沉重,大量商超倒閉,中國實際上出現了消費降級現象,並導致終端品牌遲遲不能將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傳導給消費者。

面對客戶的強烈抵制,中游的包裝印刷企業漸漸失去了囤紙待漲的信心,相信這才是此輪漲價潮迅速平息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這一次,需求決定論算是給紙業的供應端好好地上了一課,沒有需求,漲價就是無本之末。

無節制的漲價引發反感

令眾多包裝印刷行業人士憂心忡忡的是,原材料無節制地漲價將對紙包裝行業帶來持久性傷害。紙包裝過度上漲,導致下游客戶尋找替代包裝。一旦發生包裝用戶改變包裝方式,改變包裝用的手段和機器之後,再想改回紙箱包裝幾無可能。

越來越多的包裝印刷老闆對紙廠推漲紙價的做法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若紙廠綜合成本發生了上漲,且紙廠無法消化,可以部分或全部轉嫁到下游用戶企業,這種漲價是合理的。但如果綜合成本上升10%,而轉嫁給客戶身上去的是20%,甚至50%,這就非常不合理了。

事實上,近兩年來紙廠的利潤越來越顯露出暴利的跡象,動輒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增長,引發了包裝印刷行業的廣泛質疑,這是否是趁火打劫的行為?這是否還是合理的定價行為?

造紙、紙板、紙包裝、包裝用戶,這本來是共生共榮的一個整體,在消費降級的時代,造紙業不應該為了追求暴利而無節制地推漲紙價。畢竟,大家都希望這個產業鏈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