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40歲以後的職場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點擊上方“中國人力資源”關注我們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前段時間,朋友圈被一篇《凌晨三點不回家》文章刷屏了,部門同事瞬間說很值得我看看,以安慰我近期焦躁、忙碌不堪的工作狀態。

文章很寫實,也非常理解那幾個片段中的主角。

更多人分析企業該不該有這種加班文化,我想說你可以選擇不加班,你也可以選擇放棄這樣加班文化的企業,但是依然會有願意加班的人接替你的位子,這就是現實。

曾經工作壓力大到晚上失眠

曾經工作壓力大到頭痛欲裂

曾經工作壓力大到躲在屋裡半天不想說一句話

曾經連續1個月裡面僅僅休息過1個週日的時間

曾經多次會議到凌晨

培訓公司的朋友給我約課,我一拖再拖,如果沒有好的狀態,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課件,我寧願放棄。

女兒總是不停的問我,下週日你能休息嗎?你能陪我上興趣班嗎?我總是說我儘量不安排工作。

媽媽總是打電話問我,你已經很久沒來家裡吃飯了,啥時候休息啊?我總是說就這幾天抽空過去。

是什麼讓我那麼有激情的對待這份工作,是什麼讓我一直在找尋成就感,是職場危機感。

如果你不拼,如果你還在原地踏步,如果你還有剎那間的享受,那麼你的未來可能會被很多人或者設備替代。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夜深人靜的時候,很多次想過放棄吧,目前的生活狀態不至於那麼拼命,不至於那麼辛苦,不至於讓自己照顧不到家庭和孩子。

我幻想過,不做HR的一萬種可能,最終被現實拉了回來。

但是如果真的一切都放棄了,你會更加沒有安全感,更加的沒有成就感,你那麼多年對這份工作的沉澱就變得一文不值,貌似更不划算。

努力和放棄這個天平永遠不會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你的職場危機感來了嗎?

特殊行業在尋求人才簡歷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把40歲以上的簡歷晾在那裡,甚至忽略不去翻開查閱,這種危機感不得不說越來越近。

每個人都會到達這個年齡段,在到達這個年齡段之前,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國家調控退休年齡越來越大,調控的背後是企業會不會買單的問題啊!因為他可以選擇不用?

而且最現實的問題,企業用人一直在考慮性價比,一個管理崗位用45歲年薪是50萬,還是用能力弱一點年齡35歲年薪是25萬。

我相信很多企業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的話,應該也會擇優錄取35歲的管理人員。

從45歲開始剩到65歲,這20年的職業規劃如何去做?值得我們80後去深思。年輕真的是一種資本,這個不是玩笑話。

當70後和80年代初的HR們,看到以上這種招聘信息,心理作何感受,總之我的心是哇涼哇涼的。

從稱呼小姐直接被90後問能不能稱呼為阿姨的時代來臨了。

你的心態再好,也不能阻擋年齡越來越接近40

你的護膚品再貴,也阻擋不了皺紋慢慢爬上了鬢角

你的衣服再貴,也阻擋不了慢慢中年發福的身材

接受現實,貌似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我經常從90後求職者身上取經,瞭解他們的一些需求和興趣愛好,其實從內心裡還是不想輸在年齡上,從心態上不能老於90後,從格局上要超越90後。

90後內心擁有的那種慾望其實我們也有,只是我們不會紅色性格那麼明顯而已,個性化沒他們那麼突出而已。

我從不吃宵夜,我從不熬夜追劇,因為我要在生活習慣上自律,要養生,並不是我們不喜歡這種節奏。

我基本不玩各種新潮火爆的網絡遊戲,例如抖音,快手,不是我不追求快節奏的新鮮玩意,而是我有更重要的學習規劃。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們思想保守陳舊放不開,我想說每個人的起點和路線不同,不是說你和他們玩一樣的東西你就是90後或者00後的心態。

喜歡和興趣本沒有對錯之分,我會用2個小時玩抖音的時間去欣賞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我會用別人玩王者的時間去聽一節微課,我也會用別人深夜買醉的時間去靜靜的思考自己的工作規劃,或者在深夜靈感來臨的時候寫上一段文字。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你的工作容易被取代嗎?

每個月初都被各種數據困擾著,人事報表,行政費用報表,薪酬報表,考勤報表……

我部門的助理會認認真真的核算各種數據,直到指定時間全部形成數據報表遞交給我,月初那幾天確實很忙,我不會輕易打擾他們靜下心來彙總這些數據,他們的PPT做的非常的漂亮,他們效率也越來越高。

但凡是數據性的事務性工作,工作量會越來越少,而懂得數據分析背後的人才是強者,懂得分析後發現問題和差距的調整、管控才是強者。

和BOSS的溝通過程中,他經常談到自動化設備,機器人,他一直在研究這些代替人工的設備,他經常說人工越來越貴,人越來越難管,效率越來越難提升。

那麼通過自動化會降低人難管的現象,這是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BOSS經常出國考察未來的工廠擴建,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通過自動化替代人工的時代不遠了。

企業找第三方導入一些內控體系,做持續改進,跟蹤現場問題點,大多數都是人行為的問題。

行為的問題是最難改變的,也是時效性最長的,所以很多諮詢公司落地執行都會受到各種困擾,這種管理成本的增加有時候是不可控的。

最近HR圈最火爆的新聞就是社保由稅務系統合併了,那麼今後社保福利待遇提升這個成本只會越來越高,想規避難上加難。

當企業但凡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很多時候第一個決策就是裁員增效,因為企業不是公益機構,首先要考慮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除非有政府支持不讓你倒閉,否則想有活路,必須會跨出這一步。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無聲的危機才是最大的危機

前幾天和一個電子產品行業的求職者聊起我們那個年代的故事,我說剛畢業那會手機還是藍屏的,除了接打電話功能,非常簡單。

看著同事都用CD,後來MP3,後來MP4,感覺迭代的速度都特別快,沒曾想MP4公司的產品並不是被MP5行業所替代掉了,而是被手機的研發速度給替代了。

企業當時必須要迅速轉型,不然都會死的很慘。

我看到在電子產品行業公司的求職者,多數都是因為企業走下坡路,企業裁員,企業被併購等等因素才離職的,試曾想有個別崗位如果跨行就業,路會非常非常的窄。

其實HR也是這樣,以後替代我們的可能不是另外一個HR,而是智能機器人又或者不知道未來一個什麼物種會取代更多的工作。

當所有入職報道,入職培訓都在系統裡完成的時候,你需要思考的是你人力資源部的人員定編的縮減問題。

可能大家都非常清楚AI時代的來臨,想著今後智能設備研發相關專業應該會很熱門,很吃香,但越吃香越熱門的行業壓力和危機是並存的。

我經常會把危機感放在心裡,掛在嘴邊,雖然很多朋友說我有很多退路可走,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未來的退路都一定能成功,都一定是你想要的那條路。

職場這條路上,不會總有一帆風順等著你,不會總有一片天地僅僅屬於你自己。

一分鐘群發工資條,免費試用

40岁以后的职场人,现在都在做什么?

北上廣深的HR夥伴們在等你,微信群加入方法

加群主Findy微信:Findy2015,並留言:

HR群+姓名+手機(微信號)+單位+職位+目前城市

公開課推薦

2018年6月14日-15日@深圳

HR Metrics And Analytics 人力資源循證式管理——深圳場

數據分析是體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產出與價值的關鍵手段。行業領先的公司正越來越傾向於用數據說話,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可視化"的"人才報表",基於業務驅動分析,發現和回答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呈現或證明人才管理產出與價值,提升HR管理競爭優勢

從反應性統計(Level1)、高級分析(Level2)、戰略分析(Level3)到模擬預測(Level4),從數字統計到信息整合,從邏輯分析到循證思維的轉變,從確定分析內容、形式、結論、改進建議直至做到行動計劃,用數據驅動見解和創造價值。

課程諮詢&報名

Sally

QQ:2072701821

Tel:021-60343005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