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愉快的沟通需要「聚焦」和「掌握」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风趣幽默,有一次,由他证婚的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小儿子来看他。孩子刚看爱因斯坦一眼就嚎啕大哭起来,弄得这对夫妇很尴尬,爱因斯坦也有些尴尬,但幽默的爱因斯坦却摸着孩子的头高兴的说:【你是第一个肯当面表现对我的印象的人。】这句妙答活跃了气氛,融洽了关系,当然也含蓄地表达了爱因斯坦的不满。

许多活跃在世界各个阶层的成功人士,不仅有助有着高度的自尊、乐观而进取的积极态度、成熟的人生观,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足以掌控任何谈话,足以聚拢任何人眼球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向我们证明了仅仅掌握技术不是成功的捷径,拥有成熟的沟通本领才是制胜的王牌。

曾经巡回世界多地演讲的哈佛演讲大师唐纳休说:【想要达到愉快的沟通是很简单的事情,你只要达到两件事情就可以了,一是聚焦,二是掌控。】聚焦,便是吸引人们来听他的语言魅力;掌控,就是可以主动地控制整个谈话向愉快的方向进行。

每个人都希望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保持顺畅和愉快。那么,想要实现愉快的沟通,到底需要哪些技巧呢?

一、淡化色彩,表示不满

在公众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让人尴尬而不满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不好生硬的表达不满,应该淡化感情色彩。

这里爱因斯坦向我们显示了她在交际中的机智。面对孩子大哭给自己和年轻夫妇带来的尴尬,他干脆采用了自嘲的方式来帮助对方化解尴尬,并淡化了自己不满的感情色彩。

1988年8月3日,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出访澳大利亚,在参观墨尔本市市容时,突然遭到了爱尔兰共和国军支持者的围攻。在示威者的一片谩骂声中,柴契尔夫人在澳大利亚警方的保护下仓促离去。即便对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来说,这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而对东道主澳大利亚来说,更是大丢脸面。在当晚的宴会上,才柴契尔夫人在宾客好奇的期待和主人的困窘尴尬中,轻松的评论说:【墨尔本是一个美丽而吵闹的城市。】哄然大笑之后,掌声雷动,大家为柴契尔夫人巧妙淡化、摆脱尴尬的技巧所叹服。

柴契尔夫人把一场激烈的政治性示威淡化为城市由于人口高度密集而难免的喧嚣吵闹,使自己的不满在双方的笑声中被淡化。

愉快的沟通需要「聚焦」和「掌握」

二、模糊语言,进行回答

在某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经常会碰到一些尖锐的提问,这些提问不能直接、具体的回答,又不能不回答。这时候,说话者就可以巧妙的用模糊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当事双方都不会感到太难堪。

阿根廷著名的足球明星迪戈马拉多纳所在的球队在与英格兰队比赛时,他踢进的第一个球是颇有争议的【问题球】,据说墨西哥一位记者曾拍到了他用手拍球的镜头。

当记者问马拉度纳那个球是手球还是头球时,马拉度纳意识到倘若直言不讳地承认【确实如此】,那对判决简直无异于【恩将仇报】(按照足球运动惯例,裁判的当场判决不能更改),而如果不承认,又有失【世界最佳球最佳球员】的风度。

马拉多纳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手球一半是迪戈的,头球一半是马拉度纳的。】这妙不可言的【一半】与【一半】,等于既承认球是手臂打进去的,颇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君子风度,又肯定了裁判的权威。

用模糊语言回答尖锐的提问是一种智慧,它一般是用伸缩性大、变通性强、语意不明确的词语化解矛盾,摆脱被动局面。模糊语言不仅能使对话双方在短时间内消除误会和矛盾,还能创造一个相对和谐愉悦的气氛,使交谈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这既是一种小聪明,也是一种大智慧。

我们在听政府发言人谈话,或者看一些文件、公报的时候,常常觉得平淡无味。其实这些语言往往蕴含着非常尖锐的意思,只是用了一些模糊化的词语,让它显得【平淡】了一些而已。比如外交部发言人谈话中提到【宾主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会谈】,这里【坦率】的颜外之意,就是有很多争议,意见分歧非常大;再比如【应当促进双方的交流】意思就是双方的共识太少,彼此之间有比较深的成见。这些模糊化的语言既达到了说明问题的目的,又起到了淡化矛盾的作用。

愉快的沟通需要「聚焦」和「掌握」

现实中,我们每天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这些人和事都会对我们的心情产生影响。如何既表达我们的看法,又不伤彼此的和气,还能使彼此的关系继续发展,是一门深厚的学问。掌握得好,能让我们在与人交谈交往中占据主动,化解尴尬;如果拿捏不准,将会给自己增加烦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