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國內的在線教育何時能像電商那樣具有顛覆性技術與商業化?

yy--wei


就我現在看到的現狀,教育、包括在線教育,都不可能像電商一樣,對整個行業進行顛覆。

為什麼不可能呢?

我們先看看電商,電商的本質是什麼?賣商品。這個場景是發生在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但交易的主體是商品本身。對於商品,是可以量化、可以複製的。

也就是說,我們買一個格力的空調,我們需要選擇的是格力空調的型號,看好價格,然後買,並且,同樣的空調其實有成千上萬個。

所以,電商平臺可以替代線下的商場,通過改變時間和空間的體驗,讓用戶從線下到線上,並且最終形成規模。

然後我們看一下在線教育,在線教育中,用戶消費的是什麼呢?知識。而知識的來源是哪裡呢?老師。

所以,其實,在教育中,我們花錢購買的是老師,而老師是不可複製,不可量化的。我們可能會根據一些口碑,選擇比較好的老師,但是,這個老師只會有一個,他的學生數量也是有一個上限的,並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展。

而且,老師的培養是需要非常長的週期的,所以,這就造成了在線教育的瓶頸。

簡單來說,消費人的產業,是很難能夠快速的進行擴張的,也就是說,空間和時間並不是這類產業的瓶頸,因此,互聯網就很難幫助這類的產業形成規模。

那麼,哪些產品是消費人的呢?

例如:醫生、律師等等,他們都和教育一樣,制約他們的是人。

那麼,教育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嘛?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們不是有人工智能了麼?人工智能能不能完成教育的職責,從而替代現在的老師呢?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因材施教”一說。

什麼是因材施教?我相信不用解釋了,大家都很清楚,人工智能是一種機器,他沒有感情,沒有思想,他僅僅是通過人類賦予他的程序,來進行一些分析工作。

但是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且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會存在各種不同的問題,那麼,這都需要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方法的實施。

人工智能只是機器,我們還是不要把它想得過於的高大上,它不可能替代老師。

因此,至少我可能看到的未來中,不可能有任何的科技產品能夠顛覆老師的存在,也就不可能顛覆教育產業。

教育,還是以人為本。


會技術的葛大爺


個人認為在線教育有利於推廣,卻不是完整的教育。

如果想要做到類似於電商一樣的顛覆性技術和商業化,還缺一塊基石。

真正的教育不能離開言傳身教

所以要先打造出教育基石,才能像電商一樣花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