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省高院衛彥明院長到涿鹿縣督導檢查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省高院衛彥明院長到涿鹿縣督導檢查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省高院衛彥明院長到涿鹿縣督導檢查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省高院衛彥明院長到涿鹿縣督導檢查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近日,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衛彥明到涿鹿縣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國家考核反饋意見問題整改工作。張家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李兵,市中院常務副院長陳延青,涿鹿縣委書記高薇等同志陪同。衛彥明院長先後走訪了欒莊鄉青山口村、黃土坡村,與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進行了座談,檢查了扶貧建檔立卡情況,實地查看了危房改造情況,併到黃土坡村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考察。

省高院卫彦明院长到涿鹿县督导检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衛彥明院長聽取了涿鹿縣委、縣政府《扶貧考核問題整改情況彙報》,對涿鹿縣脫貧攻堅整改工作給予了肯定,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決落實好脫貧攻堅整改政治責任。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實際行動,作為踐行“四個意識”、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的現實檢驗,作為落實“五個過硬”要求、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具體實踐,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要強化黨委政府主導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方面,充分發揮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激發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全面提升我省脫貧攻堅質量。要切實增強對抓好問題整改的政治性、緊迫性、全局性的認識,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雷厲風行擔當擔責,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實,決不辜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信任和重託,決不辜負人民和貧困群眾的願望和期盼。

二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更實的舉措完成整改工作。要加大扶貧脫貧問題整改力度,在前期工作良好基礎上做到“收尾不收場、整改不鬆勁”。要下大力解決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問題、國家和省考核反饋意見、全省舉一反三排查的問題、胡春華副總理調研督導提出的問題以及這次巡查組反饋的問題,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實,嚴格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要圍繞重點措施和主要節點,紮實抓好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產業覆蓋、扶貧檔案管理等具體工作,按照整改臺賬逐條逐項解決問題,確保做到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要謹防“過關”心態,以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的態度,不懈怠、不鬆勁,舉全縣之力努力打好脫貧攻堅翻身仗。

三要堅持精準施策,以更大的作為推動脫貧攻堅。要提升貧困村基礎工作,進一步規範建檔立卡工作,完善信息化網絡平臺,落實收入登記制度,嚴格按照國家扶貧脫貧標準,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要增強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把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作為扶貧脫貧的根本之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實施科技扶貧三年行動計劃,切實解決好“後三年”和“三年後”的問題,健全貧困群眾持續受益長效機制。要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化與北京門頭溝區的對接工作,全面承接北京高新產業、環保產業和高端農業,利用北京冬奧會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和服務業,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要立足於首都水源功能涵養區和生態環境功能支撐區的城市定位,統籌推進農村水、電、氣、訊、路、暖建設和生活垃圾、生活汙水處理,加大農村廁所改造和村莊造林綠化力度,精心抓好社會保障、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安全等工作,切實提高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水平。

四要堅持夯實基礎,以更穩的步伐加強基層建設。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好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優化配強班子,提升幹部素質和能力,培養致富帶頭人,發揮好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要做好組織發動群眾工作,大力倡導自立自強、勤勞致富、光榮脫貧,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引導依靠誠實勞動脫貧致富。要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將掃黑除惡與維護基層政權安全相結合、與基層“拍蠅”相結合,依法嚴厲打擊村霸黑惡勢力並嚴查“保護傘”,嚴防插手和干擾基層政權運行。要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在推進易地搬遷和空心村治理中,依靠法治手段有效解決貧困群眾就業、養老和農村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省法院和張家口中院將認真做好監督指導工作,為貧困地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五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更嚴的要求建設過硬隊伍。要進一步壓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各級領導幹部包聯責任、有關部門的職能責任和幫扶責任。要深入開展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結合開展“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基層“微腐敗”專項整治,深化全省重點工作大督查和脫貧攻堅督查巡查,立足“十查十改”,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從根本上推動問題解決。要依託信息化手段,構建管人、管事、管風險的嚴密監督體系,做到政務服務全程留痕,切實將權力關進“制度鐵籠”和“數據鐵籠”。特別要確保扶貧款的管理和發放安全,做到準確發、及時發、發到位。要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改進考核方式方法,給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幹部更多理解和支持,激勵廣大基層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