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麼意思?

為生活而提神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夏至嘍,夏至就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了,但是還沒到一年最熱的時候,要再等二十多天,就到了一年最熱的時候了。那麼夏至又和麵有什麼關係呢?


現在這個時候,大部分地區已經將新小麥收割回家,當然要用新小麥做一頓好吃的來犒勞自己,所以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從今天以後,白天便會越來越短,反之晚上會越來越長,所以就有了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雖然以前的人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是這些俗語都是從生活中總結的智慧結晶,放到現在仍然適用。

今天是夏至,從今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炎熱,大家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忘了防暑哦,今天夏至,你們那裡有吃夏至面的習俗麼?


小馬話三農


靠天吃飯的農民們,從古至今,依據經驗總結,可以說是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流傳下來一大批相關的俗話諺語。雖然他們無法用科學的原理來解釋這些現象,但這些淺顯易懂的俗語正是科學現象的直觀總結。

夏至,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現在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或22日,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北緯23°26´的北迴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90°,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北半球白天時會逐漸減少,也就是白天就會一天天縮短了。民間諺雲“冬至餛飩夏至面”,可見夏至節這天有吃麵條的習俗。在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也有關於夏至吃麵習俗的記載——是日,家傢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

至於這天所吃的麵條,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各地的麵條品種很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炸醬麵、油潑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等。不過因為,夏至氣候炎熱,在這天最相宜的莫過於吃碗涼麵,可以降溫開胃。

所以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一說。



不過,夏至並不是最熱的。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但在一天當中,白天仍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熱量要比散發出的熱量多,近地面的氣溫也就一天高似一天,到“三伏”期間天氣也就最熱,所以民間又有“熱在三伏”一說。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才會逐漸下降。


陌上花開且緩歸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農村俗語解讀、惠農政策詮釋早知曉。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夏至以後,白天,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能夠看見太陽的時間會一天比一天短,是古代人對於時間變化規律的一種總結。

為什麼是“吃過夏至面”呢?

自古以來,就有“冬至混沌夏至面”的說法,所以,在農村,會有夏至這一天吃麵的習慣。吃夏至面,其實在這裡代表的意思,更多是“夏至”這個節氣。

又為什麼是“一天短一線”?

一天短一線,來源於這樣一個說法:以前的農村,一家人穿的鞋子,做的衣服,大多數來自於自家婦女手工製作,過了夏至以後,由於白天時間變短,農村婦女做針線活的時間也就少了,所需要的線,也就一天比一天少。

今天就是夏至,您吃麵了嗎?過了今天,白天的時間也就越來越短了,您今年年初給自己制定的規劃任務,完成一半了嗎?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麼意思?

今天正巧是夏至,自此開啟了“桑拿”模式。在我們膠東農村,夏至時麥子基本收割完畢,人們都會在夏至這天用自家新打的小麥磨面,做手擀麵吃,以示慶賀豐收,同時迎接夏天的到來。從夏至開始,太陽的光線也慢慢從北迴歸線南移,故而白天慢慢縮短,夜晚變長,農村也就有了“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在我們這裡,與這句話相對的還有“長不過夏至,短不過冬”,所表達的意思也是如此。

夏至面

在過去,農村生活條件艱苦,不到逢年過節是見不到白麵的,一般以粗糧為主。夏至的時候,正逢小麥豐收,家家戶戶為了慶賀豐收,往往擀麵條,吃夏至面。甚至有的家裡還不全是小麥粉,也摻上一點兒粗糧。讓全家人嚐嚐“鮮”,解解“饞”。夏至以後,北方的氣溫日漸上升,隨之雨水增多,這樣的天氣也有利於秋莊稼的生長。

一天短一線

一天短一線是指夏至以後,白天一天天變短,夜晚變長。隨著日期的推後,白天光照時間縮短,每天短一點,甚至可以用細線來度量。就像我們這裡所說“過了冬,一天長一蔥”是一個道理。白天夏至最長,冬至最短,是千百年來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

彷彿又回到鄉村,端著飯碗,在門口的槐樹下,吃著冒著熱氣母親的手擀麵,那濃濃的麥香和悠長的韻味,一直印記在我的腦海,悠遠而又悠長……


建行漸遠


俗話說,冬至長,夏至短。也就是說,到了冬至這一天,白天開始變長,到了夏至這天,白天開始變短。那麼吃了夏至飯,一天短一線是怎麼回事呢?

吃了冬至飯以後,天開始慢慢變短。但每天要短多少時間呢?老年時沒有鐘錶,只能以幹活多少來比較,也就是說冬至過後,每天用線做營生時,會少用一根線。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今天夏至,也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過了今天,白天就會一天天地縮短,但氣溫仍會繼續升高,這就是人們說的“熱在三伏”了。

“吃過夏至面”。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民間沿習著一個風俗,夏至這一天必須吃一頓面,就像冬至吃餃子一樣。南方人吃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而北方則食打滷麵和炸醬麵。認為吃涼麵可以消除疫病、荒年和飢餓。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告誡人們從夏至開始要調整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夏至面也叫“入伏面”。



“一天短一線”。過去的人沒有計時的工具,常用劃記號、看日頭方位大致估計時間。農家婦女做鞋、縫被子,慢慢地摸索,通過縫被或做鞋用線的根數判斷天長天短。這裡的“一線”是指一根線。從夏至開始每天的白天時間會越來越短,直到冬至才會白天慢慢變長。婦女做針線活過了夏至少用一根線。其意就是天也變短了。


為生活而提神


感謝網友Will快樂﹎迷邀約!感謝悟空問答平臺,讓你我相識!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想問問親們,再有十多分鐘就是今年的夏至節氣了,“最熱模式”馬上就要開啟了,你做好準備了沒有!空調維護了沒有?扇子買了沒有?飲料都買了嗎?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凡塵觀生活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吃過夏至面”:夏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夏至就是夏天到了。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盛夏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天。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因為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就有了嘗新的意思。

“一天短一線”: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逐漸向南移,北半球白天時會逐漸減少,也就是白天就會一天天縮短。從這一天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白天就會一天比一天短一點。

網友們,以上的問答,說清了“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意思。你看明白了嗎?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再見!


凡塵觀生活



力嘉劉


農村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麼意思?這是老北京的習俗,其實這句俗語跟我們這農村的“冬至致長,夏至致短”是一個意思,也就是每年的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同樣夏至也是每年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太陽將走“回頭路”;夏至也是陽氣最旺的時節,至者,極也,物極必反,陽極陰生,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一些喜陰的生物出現了,也就有了“夏至蟬始鳴半夏生”之說。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如海口這天的日長約13個小時,杭州約為14個小時,北京約15個小時,而漠河則可達17個小時以上。夏至以後,陽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天日漸縮短。故而,老北京民間要在這一天吃麵條,才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早在宋代,人們就會通過數“夏九九”來記錄夏至後的氣溫變化,陸泳在《吳下田家志》中記錄的“夏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與老北京的“夏九九”,“冬九九”類似,這裡就不描述了。


其實夏天吃熱面,在農村還有“避惡”之意,因為古人認為農曆五月是毒五月,吃熱面以驅除邪惡,用多出汗的方法,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夏至吃麵也有為家人祈求身體康健之意。


老向農人


朋友你這個問題,提的及時啊,今天(2018.6.21)就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今天將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我先解釋下你說提的俗語的意思。

因中國地處北半球,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所以民間就有了“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這天為什麼要吃麵,吃什麼樣的面,給大家解釋下。夏至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測定出的24節令,也是民間傳統節日,在古代可是要放3天假的,可見這節日的重要。

那如今我們現代人怎麼過全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呢?我們放三天假是不可能了,不過學學古人吃吃麵還是可以的。可以說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麵條也便成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而且夏至吃麵還有利於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溼氣和暑氣哦。所以中國的很多風俗、諺語都是和我國的中醫理論結合的,而且夏至新麥剛剛收穫,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接下來給大家簡單說下,咱們各個地方夏至都吃什麼樣的面。

山西民間多吃涼麵以開胃消暑。山西涼麵,又叫伏面,古稱“冷陶”,雖不是珍饈名點,卻是源於上古祀日,反映時令變遷,傳承千年習俗,卻是一道融入文化遺韻的晉地美食啊。


山東夏至這天普遍是吃涼麵條,俗稱過水。舉例說下:煙臺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小孩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也是一種遊戲,還有農家生活的情趣。臨沂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吃涼麵要越長越好,一是代表了夏至這天是最長的一天,二是涼麵是因為天氣炎熱,吃著口感更好。

那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可是非常講究吃麵的,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在南方面條比較多,如陽春麵、肉絲麵、油渣面、三鮮面、片兒川、肉絲炒麵、過橋面及夏季的麻油涼拌麵等。


好了,大家知道夏至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以後就要過“三伏天”了,怎麼過了嗎?那就是學古人,吃涼麵。認真且嚴肅的告訴你!夏至後,飲食應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所以面是首選,尤其涼麵,既能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