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的錢玄同,卻鬧了個大笑話

錢玄同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這話說的太早了,後來他自己大概忘了,朋友們沒有忘記。1927年9月12日,錢玄同40歲生日。出於對錢玄同昔日說下海口大話的戲弄,胡適糾集了周作人等一大幫知名文人,欲在《語絲》雜誌上編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為此,他們煞有介事地寫訃告、撰輓聯、賦悼詞。後來,由於張作霖進京自稱大元帥,白色恐怖籠罩,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個專號沒有刊行。錢玄同僥倖躲過一劫。誰知,一年後胡適再次舊事重提。

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的錢玄同,卻鬧了個大笑話

胡適

1928年9月12日,錢玄同41週歲壽辰,胡適特意作了一首言辭幽默的打油詩《亡友錢玄同先生週年紀念歌》寄給他,全詩如下:該死的錢玄同,“怎會至今未死”!一生專殺古人,去年輪著自己。可惜刀子不快,又嫌投水可恥,這樣那樣遲疑,過了九月十二。可惜我不在場,不曾來監斬你。今年忽然來信,要作“成仁紀念”。這個倒也不難,請先讀《封神傳》;回家去挖一坑,好好睡在裡面,用草蓋在身上,腳前點燈一盞,草上再撒把米,——瞞得閻王鬼判,瞞得四方學者,哀悼成仁大典,年年九月十二,到處唸經拜籤,度你早早昇天,免在地獄搗亂。

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的錢玄同,卻鬧了個大笑話

注:錢玄同(1887-1939),原名錢夏,字德潛,又號疑古、逸谷,常效古法將號綴於名字之前,稱為疑古玄同。五四運動前夕改名玄同。漢族,浙江吳興(現浙江湖州市)人。1887年9月12日(農曆清光緒十三年丁亥月十二日)出生,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

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的錢玄同,卻鬧了個大笑話

錢玄同

錢玄同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五四"時期參加新文化運動,提倡文字改革,曾倡議並參加擬製國語羅馬字拼音方案。20世紀初在日本留學。三十年代還為《世界日報》副刊《世界語之光》題寫刊名。著有《文字學音篇》《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古韻二十八部音讀之假定》《古音無邪紐證》等論文。錢玄同過了四十歲,可是他並沒有死。非但沒有死,相反還活得很滋潤。為了不讓別人說他食言,此後錢玄同廢“錢”姓而以“疑古玄同”為名。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的錢玄同,卻鬧了個大笑話以上就是小編個人的意見,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意見的話,歡迎大家理性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