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那讓專家來為你解密關於臍帶血儲存這些事

幹細胞被譽為“萬用細胞”、“生命之源”,以幹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已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引領著一場新的醫學革命,成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列入我國國家戰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十三五”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然而在不久前,新華社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上刊載了一篇題為“儲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經久不衰’的忽悠”的報道,消息一出便引起全國熱議,針對市面上“臍帶血採集”以及相關的“幹細胞儲存”產品,民眾對此也產生了疑慮。

新聞鏈接——

在《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國內知名小兒幹細胞移植專家陳靜介紹,這種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無效的,因為他本身基因裡面就存在問題,“要糾正這種遺傳缺陷,自己的細胞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無奈之下,李先生還是選擇了另外的幹細胞。海南醫學院張宏玉教授介紹,臍帶血不能糾正自身的基因缺陷,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是違背科學常識的。“況且,通常臍帶血公司會要求保存20年左右,而臍帶血儲存的量一般只能夠供給體重二、三十公斤以下的兒童使用,自用根本不需要保存那麼久,不能因為商業利益欺瞞公眾。”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2018年5月11日

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那讓專家來為你解密關於臍帶血儲存這些事

本報記者走訪時發現,市民們對於臍帶血儲存及幹細胞儲存等知識也是一知半解,分不清臍帶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等概念的區別。記者就這方面的疑惑採訪了廣東省幹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專家、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副院長葛嘯虎博士,進行科學求證。

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那讓專家來為你解密關於臍帶血儲存這些事

廣東省幹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專家、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副院長葛嘯虎博士。

臍帶血與幹細胞的關係

葛博士介紹,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以前屬於廢棄物。近些年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已被臨床應用。存儲臍帶血,其實就是存儲臍血幹細胞。但新生兒臍血中造血幹細胞的量並不多,每一個產婦的臍帶血大概就是50-80毫升,提取出造血幹細胞的話,單份只能滿足30公斤體重以下的兒童移植的需要。一般如果10歲以下兒童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這個量是夠的,但超過體重之後,這個量就不夠了。

葛博士強調,以白血病為例,也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後天因素(化學物質、放射線、病毒感染)等導致的白血病,自體臍帶血在一定的體重範圍內可以發揮作用。但如果是先天性的白血病,這就說明胎兒本身的基因已經存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自體臍血幹細胞移植也發揮不了治療作用。因此目前,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集中在另一大類成體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

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那讓專家來為你解密關於臍帶血儲存這些事

容易被忽視的間充質幹細胞

相比臍血幹細胞移植的成熟性而言,間充質幹細胞的公眾知名度較小,容易被忽視。葛博士講到,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來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屬於多能幹細胞,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用於衰老和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修復。常見的間充質幹細胞有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胎盤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牙髓間充質幹細胞及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等。

從新生兒的臍帶和胎盤中可以提取出含量更豐富的臍帶或胎盤間充質幹細胞,這些間充質幹細胞更加原始、純淨,生物活性及再生能力更強,免疫原性低,可以擴增應用,能惠及寶寶和家庭每一個成員。

並且,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採集非常方便,對母嬰無任何損傷,目前已經被廣泛用於多系統疾病的治療,包括糖尿病及併發症、肝硬化、骨關節炎、脊髓損傷、系統性紅斑狼瘡、心肌梗死、帕金森等,臨床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那讓專家來為你解密關於臍帶血儲存這些事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VS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那麼,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之間有哪些區別呢?

葛博士詳細為我們進行了講解:

來源不同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新生兒出生時的臍帶組織,是通過對臍帶組織的培養、提取獲得的一類幹細胞。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則來源於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

●主要功能不同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屬於多能幹細胞,並可根據需要誘導分化成神經幹細胞、肝細胞、血管幹細胞等。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屬於專能幹細胞,只能分化為血細胞,主要用於血液系統疾病治療。

可使用數量不同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增殖能力強,細胞可以通過擴增技術增加細胞的數量,因此可供多次使用,能實現一次儲存,多次使用。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屬於專能幹細胞,目前很難在體外擴增,因此可供使用的幹細胞數量非常有限,通常僅供使用一次。

適用人群不同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完美的組織相容性,在家族成員間使用安全有保障,生物利用度高,且使用無需配型,能實現一人存儲,全家人受益。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需要嚴格配型,配型成功後才可使用。單份符合入庫儲存標準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理論上僅供體重30公斤以下患兒使用一次。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用途廣泛,可用於多種因衰老和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修復,主要以難治、高發疾病為主,如白血病、糖尿病、肝硬化、心腦血管疾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並能配合造血幹細胞大幅度提高血液疾病的療效。截止目前,覆蓋的疾病種類高達180多種,因此,具有更加廣闊的臨床應用價值。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目前主要用於多種惡性、非惡性血液病的治療。

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那讓專家來為你解密關於臍帶血儲存這些事

結語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VS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通過葛嘯虎博士的詳細解析,大家可以科學地認知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和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一些知識和適應範圍,在進行細胞儲存時,可以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幹細胞存儲。有朝一日需要時,這些存下的幹細胞資源或可成為重啟生命的“鑰匙”。

文|廣東科技報記者 劉豔芳 通訊員 曾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