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作息時間?

無聞漠漠


以下的習慣是我常年保持的:

1.給自己設立最低學習量,形成回饋,保持底線,恆則立。

2.人的惰性決定你想要以後去做的事都可能不了了之,不要把計劃拖到後面,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你現在不做,你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3.只有開始把這些技能真正的使用起來之後,這些知識才真正有用,否則只是信息,不會對你有任何的改變

4.羅索斯的行動智慧,人性如狗,要牽著走。 霧滿攔江在這裡解釋了分析思考行動這一模式的不正確性。 指出看見動心行動,人是環境的產物,習慣的產物,培養習慣,建立路徑依賴。

5.學習是需要習慣的,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把它變作你的肌肉記憶,然後就會如吃飯飲水半自然。想做什麼事,就堅持幾天把它變作習慣,習慣是最容易堅持的。同樣的,你要是一個星期不學習,你辛苦建立的路徑依賴也會斷掉,你就無法重回到一學習就能做幾個小時的狀態。

6.心流理論告訴我們,做事的目標和自己的能力要匹配,也就是說目標和挑戰的難度在自己能力之上一點點,不能超出太多。這時候你的幸福感最高。難度太高則焦慮,難度太低則無趣。保持低動力,低難度,每天進步一點點。

7.延遲滿足,克服強迫症,把事情往後退。

8.克服完美主義,不要想一下就考慮周全所有的細節。一邊行動,一邊改進,在行動中調整。

作息習慣:

1.生物鐘原則,人是有生物鐘的,不僅僅表現在你睡覺的時候,也在你的白天清醒時,因為最好每天規律做事,這可以加強生物鐘的共振。

2.規律原則,力求作息規律。

3.午覺,15分鐘的整數倍休息都是好的。

4.冥想,每天10分鐘的冥想讓你煥發生機。

共勉!


白詩詩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息時間呢?

作為一名資深老師,我來談談幾個觀點。

1、立刻行動,至少堅持21天。

要想養成好習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上,最重要的是立刻、馬上去做!而且必須堅持21天以上。

大家也許會說,我知道要立刻行動,但是為什麼至少要堅持21天呢?

這是因為是通過21天的正確重複練習,養成一個好習慣的一種方法。也就是當你開始每天刻意重複做一件事,21天以後,做這件事會變成你的習慣。

比方說,你要求自己每晚11點前睡覺。那你可以從今天晚上開始,到了11點,立馬扔開手機,上床睡覺。只要能夠堅持21天,你就能養成晚上11點就想睡覺的習慣。

習慣是很可怕的。當你習慣做一件事,這件事就會在你的大腦裡留下深深的痕跡,你甚至不需要別人提醒,就會不自覺去做這件事情。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咬牙堅持21天,你能養成一個好習慣。形成了習慣,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2、學會獎勵和懲罰。

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和懲罰,用來保證好習慣的養成。

比方說,你要求自己每天閱讀十分鐘。我們可以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如果這周每天都閱讀了十分鐘,我們可以去吃喜歡的美食,或者買喜歡的衣服。

如果沒有完成這個小目標,接下來兩週都不能再買新衣服。

通過獎勵能夠增大去養成好習慣的動力。有了動力,我們才會更加樂意堅持。

3、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有些時候,心理暗示是超有用的。

比方說,在堅持早睡這件事上,我總是這樣暗示自己:晚上11點前睡覺,能夠讓我的皮膚美美的,長期堅持,能夠讓我比那些晚睡的人看上去更年輕。

在這種心理暗示下,我一直都堅持晚上11點睡覺。這些年堅持下來,皮膚狀態一直很好,確實比晚睡的同齡人顯得年輕很多。

以上是養成好習慣和作息時間的方法,希望每個朋友都能擁有好習慣。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際關係前沿知識推送給您。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發私信給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歡迎您點贊轉發。每次點贊和轉發,您都是在幫助他人。


柳柳老師


二十一天養成一個習慣。


對於你的描述我深有同感,熬夜的時候覺得自己還不錯啊,身體心裡都覺得可以承受,結果第二天就很不舒服,為什麼會不舒服呢,實際上前一天晚上只是心理作用,以及達到自己心理預期而產生的一種滿足感,第二天才是真實的狀態,覺得自己很困,並且補充睡眠也不行。高一的話你離高三還有一段時間,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絕對可以的。


首先你可以制定計劃,並且強迫自己去做

比如,早上五點半起床,然後上課

中午睡半個小時

下午繼續學習上課

晚上自習一個小時

保證一天三頓飯營養均衡,保持充足睡眠。

以這些為一個基本樣式,去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並且堅持執行,就一定可以了。


其次你要確定自己適應怎麼樣的學習模式,這可以為你贏得更好的成績

你必須瞭解自己是適合題海戰術還是自己理解力超強,畢竟美術生也要考文化課,所以高考這方面的分數也不要太低,適當刷題有必要,真的


最後調整心理,高考是一場心理戰

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學習美術證明你的審美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你可以做的工作就非常非常多了,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特長,不必要把美術學得多好只需要審美能力較強就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了,所以說呢,要自信一點,不要覺得自己學的不好,或者各種低迷狀態就產生了,要堅強,自信,還要有一點點執著!

祝你成功,越努力才越幸運,熬夜對身體不好,用二十一天堅持養成一個好習慣,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會改變的,加油哦!


重塑思考力


記得傑克·霍吉曾經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特別強調“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由此不難看出習慣的作用有多大,我們都知道好習慣讓人終生受益,作為一名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高效學習的保證。那麼如何才能養成這些好習慣呢?不妨參考以下內容: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認真預習: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明確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它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不同年級,適用於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做好課前預習,可以知道自己的盲點和疑惑是什麼,這樣上課更有針對性,好的預習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上積極發言:為保證課堂效率,課上精力更集中,一定要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大膽闡述自己的想法、見解,這樣思維會更加活躍,記憶力會更好,所以聽課效果會更明顯。

(3)課後及時鞏固:為了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一定要做到課後及時鞏固,我們說課堂上大多是以對理論知識的講解為重點的,所以課後要用習題來鞏固,來消化,這樣學習的效果才會更好。


2、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良好的作息,是孩子課堂上精力旺盛的重要保證,我們知道沒有充沛的旺盛的精力,何談高效率的學習。所以一定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調整好生物鐘,讓睡眠有規律,保證睡眠質量。

(1)制定時間表:可以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張貼在明顯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每天都要嚴格按照此時間表來執行。

(2)設定鬧鈴:設定提醒你去休息的鬧鈴,只要鬧鈴一響,請放下手頭任務,抓緊去休息,也許剛開始不習慣,但無論怎樣逼迫自己也要去執行,堅持三週,以後就會形成習慣,養成規律了。

習慣決定成敗,努力去讓好習慣慢慢成為一種自然,這樣堅持下去,相信離成功不會太遙遠。


遙說新語


寫在前面。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往往是要經過長年的反覆的操作時間,重複又重複才能養成。對孩子來說一旦錯過了幼年童年的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以後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作息時間就很痛苦了。良好的作息時間無比重要,所以我們做媽媽的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引導幫孩子建立起早睡早起的生物鐘。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作息時間呢?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能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精力用來學習,但是它是需要,逐步養成的,不是說一下子就可以養成,所以,媽媽們切記,不要太過心急。不然會適得其反,孩子也會對你所提出的要求產生抗拒。



首先,作為家長,我們要以身作則,而且還要兼顧孩子的情緒,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作息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從而就可以減少孩子對他的牴觸心理。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和學習習慣表。並且要求孩子自己嚴格執行,而父母呢就要為孩子當做表率。媽媽要求孩子不能長時間看電視,而自己卻看得很晚,這樣呢就會讓孩子覺得很不平衡,影響了她的睡前情緒。再一個,就是有的孩子喜歡做遊戲或者是看書高興的勁兒上,家長的就要強制他們上床睡覺,這樣是行不通的,最好是事先提醒一下孩子,比如說,寶貝,你還可以再玩五分鐘或者十分鐘,因為現在已經太晚了,你需要上床睡覺,這樣事先提醒一下後,孩子會有心理準備,而到時間後你再跟孩子說一下,孩子就會放下手中的玩具或者是書,進行洗漱而上床睡覺,他不會有那麼多的抵抗心理。

其次,如果孩子要有良好的睡眠環境,就要培養孩子先按時上床,上床了繼續入睡的好習慣,一定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安靜而舒適的環境,臥室和床鋪要符合他們的要求,還有一點是不要讓孩子養成開燈睡覺的習慣,睡前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篇故事,或者說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在我們家孩子臨睡之前,我們是會聽一段小音樂,或者說孩子是會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故事書,我會陪著他一起讀完,然後再讓他睡覺。

再次,要注意調節孩子的睡前飲食,晚飯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睡前的一個小時內不要再讓小孩吃東西了,也不要讓他們喝濃茶之類的提神的飲品又或者是小零食巧克力,也不能在睡前服用,因為這些都不利於他們的休息和身體健康。



最後,不要在睡前自己孩子的情緒,比如說,因為孩子今天哪個方面沒表現好,你又會對他指指點點,而且你要學會提前讓孩子做好洗漱等睡覺前的準備,不要讓孩子臨睡前做劇烈運動,或者是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很長時間才能平靜下來,那他,這樣的情況下肯定是睡不好覺的,只有讓他們身心放鬆,他才會,更快的入睡。


捌月記


看了大家的回答,感覺都跑偏了。

直接列個計劃表,就能改正壞習慣,這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

好習慣形成易,壞習慣改變難!

鑰匙沒安上鎖上,安在鎖上,鎖就不能稱為鎖。

怎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際上是在問,“現在學習習慣不好,怎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是2個問題。

先回答第1個問題。現在學習習慣不好作息不規律,原因是什麼?怎麼改?

無非3個原因。第一,沒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覺得考大學無所謂。第二,學習動力不足,覺得老師的作業太多,家長要求太嚴,感覺是‘被學習’。第三,誘惑太多,早戀和遊戲,比學習刺激N倍!

對症下藥。

告訴孩子:大學是你的標籤,工作以後,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和你如影相隨,如果你是985畢業的,別人就高看你了;在學校裡,你的大學同學是你這輩子最關鍵的人脈,裡面可能有你此生最鐵的兄弟,也可能有你的未來的人生伴侶,身邊人決定了你的層次。

理解孩子:心理學家將動機分為2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老師和家長讓孩子覺得是為他們學的,是為了考試獎賞學的,孩子的動力就沒有內在的力量。如果孩子認可學習的價值,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老師和家長都是幫手和引導者,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孩子成績想不好都不行。

認可孩子:遊戲可以玩,我不攔你:先完成作業,再玩遊戲。家長工作累了,要休息一會兒;孩子作業寫完了,玩遊戲放鬆一下也無可厚非。但為了玩遊戲,不正經學習就不像話了。凡是要留有餘地,並不是一點也不能玩,也不是一天到晚玩。具體玩幾個小時,要和孩子商定,雙方達成一致。早戀就不多說了。

當孩子的壞習慣消失了,再製定一個計劃,把好習慣種上去,就像在一張白紙上作畫一樣!

具體怎麼定計劃,可以問其它同學,諮詢老師,也可以參考本問題的其它回答!

祝您的孩子學習進步金榜題名!

(完)

作者:不錯網,深耕教育十幾年,數據服務教育,讓學習更高效,全國中小學生提分的第一選擇!歡迎關注頭條號"不錯網"


不錯網


學會自律

6月25日,江蘇高考成績公佈,南京市第29中的陶雨晴總分415分,是省文科第八,被清華大學打電話要人。

問她最大的優點是什麼?她說:自律。

陶雨晴坦言自己在初中的時候接觸到遊戲,後來覺得沒有意思就不再玩了。


選擇自律等同於直面痛苦,也許這條道路註定是孤獨的,但收穫的,將是更豐盈充沛的未來。自律的人不一定都優秀,但優秀的人基本都是自律的。


如果孩子在暑假中放任自流,遊戲、手機、玩耍,大腦儲存的知識就像磨刀石,“不見其損、卻日有所虧”。而其他的同學是松中有緊、玩中有學,牢牢抓住暑假黃金趕超期,這樣一來,在開學後,孩子直接就很容易拉開差距。所以暑假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引導孩子,讓他們養成自律的學習習慣。

堅持與減壓

溫州瑞安的理科學霸張楚衣今年高考取得718分的好成績,而且是理綜滿分!班主任說她從來不上競賽培訓班。張楚衣表示,自己心態好,心情不好就會彈鋼琴減壓。

問她暑假想要做些什麼?她說:想學英語,出去玩,再學一些想學的東西。


一個學期過去,孩子的期末成績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為了更好地迎接新學期,我們應當及時幫助孩子梳理學習漏洞,幫助孩子把學習基礎打紮實了。


不妨把原先還沒做完的習題(包括教材上的和教輔資料上的)拿出來,鼓勵孩子做完,每天一個小時即可。整個暑假堅持下來,絕對會有進步!同時注意勞逸結合,每堅持完成一項任務,就可以給自己一段放鬆的時間。儘量在早上,或者晚上睡前的時間進行學習,一般下午,容易瞌睡,學習的效率會比較低,留出下午作其他活動。

做事專心

籃球少年唐聞取得廣東省高考文科第一的好成績,他曾說目標是北京大學。唐聞稱,好成績的關鍵是打球和學習都要專心。

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一份付出才有一分收穫。


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業時總是三心二意、磨磨蹭蹭。


所以,在暑假的時候,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用小技巧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在孩子面前讀文章,讓孩子挑出與數字、顏色有關的字詞寫下來;比如讓孩子參加畫畫培訓班,或者練習字帖,孩子興趣提高了,自然就能增強注意力,慢慢把好習慣帶到學業上。或者每天堅持讀一篇文章,練習一頁字帖,誦讀一首古詩文,謄抄一篇好作文……這些都是對孩子有益處的。


我們要督促孩子嚴格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或獎勵。

學習有計劃性

福建建甌一中的高考生李瑤考出了663分的好成績。她總結,自己學習的特點是計劃性強。學校老師透露,李瑤即使在高三也從不熬夜。

李瑤坦言自己做每件事情,都會在腦子裡打一個稿。


以下場景大概是中學中最常見的現象:每天早上特別是第一、二節課上課時,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同學們在臺下呼呼大睡;一到課間時間,教室裡“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還有一些同學屢屢因睡過頭而遲到,不光影響教學進度,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


同時,講究時間規劃的孩子,效率自然高。在暑假中,要讓孩子根據老師的作業安排,有針對性地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


每一週、每一天的學習重點是什麼,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來,其中關鍵的是,把“一定要做的”跟“不是必須的”區別對待,比如時間緊張時,哪些內容是可以省略做的,哪些必須投入精力。

熱愛閱讀

黑龍江寧安,南櫻花以高考643分的成績奪得2018年牡丹江市文科第一名,報考北大。她平時愛泡圖書館,畢業時給母校圖書館捐書58本。

她說自己平時也喜歡在學校、在圖書館學習,感覺有學習的氛圍。

現在的語文考試,閱讀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僅有文言文閱讀,還有科技文、現代文閱讀。要想在課堂上把所有這些能力統統培養起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課外的努力。


而為期兩個月的暑假,正是再合適不過的時機。當孩子養成了每天讀書習慣時,不妨讓他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


最好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摘錄一些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詞語,對一些感悟比較深的語段可以做批註,寫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是一兩句話,也可以是一篇讀後感。


長此以往,無論是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會有所提升。


上面這些習慣如果能堅持下去,等到開學,看看那些連作業都沒完成的同學,你就會明白一個假期會造成多麼大的差距!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領先,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多長了個腦子,而是因為他與別人早已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縱觀高考狀元們的學習經驗,他們都坦承沒有進行題海戰術,沒有熬夜,有些還是興趣廣泛,琴棋書畫樣樣在行。但是他們都承認有很好的休息習慣,能夠充分利用時間,管理時間。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學生存在著不良的學習習慣。例如:1、一邊做作業,還一邊吃東西或一邊看電視,一心二用;2、沒有養成記事本記錄每天要做的作業題的習慣;3、家庭沒有制定出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導致孩子學習和做作業,效率低下。4、在學習和做作業時,不認真,不專心,審題不嚴,書寫不整潔;5、缺乏自己整理書桌用品和收拾書包的習慣;6、依賴思想嚴重,缺乏自己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總是希望老師、家長能告訴他怎麼做等等。以上這些不良好的學習習慣,只要我們老師、家長平時對學生能做到嚴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以上這些不良學習習慣是會逐步克服掉的。那麼,怎樣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結合自己一些實踐體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首先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個人的體會是:一是在開學初期要加強學生課堂常規的訓練,寧可少學點知識,也要肯花時間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二是學生的學習和做作業是否專心認真,其實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關係。現在有些父母這邊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業,而邊一邊又跟別人聊天或看電視,甚至在家裡打牌或打麻將,這樣,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嗎?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加強協調,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寬鬆的家庭學習環境。平時在家裡,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使孩子有一個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這樣學生的專心學習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家長不要一會兒噓寒問暖,端茶送水,打擾孩子專心學習。 2、給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重習慣養成。作息時間表,其實就是給學生訂生活,學習規矩,即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休息。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孩子不玩痛快,學習時就不會很好集中思想,也不會精力充沛。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這個習慣要從小養成。



我兒子有次去一個女同學家玩,他看到他的書桌前有一份作息時間表,回家後給我說,自己也制定了一份時間表,自己督促自己按照執行。久而久之,習慣就養成了。

早晨:6:35起床(穿衣服5分鐘;涮牙洗臉5分鐘;早餐15分鐘;7:00去上學

中午:12:00——12:30吃午飯

12:30——2:00午休

2:10去上學

下午:4:30——5:00放學,孩子自由活動

5:00——6:00孩子學習和做作業時間

6:00——7:30吃晚飯和飯後看電視時間

7:30——8:30看書、預習

9:00孩子上床睡覺


梅蘭竹菊知心媽媽


一、生活和學習用品有序放置的習慣我們日常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應當有序放置,當需要找東西的時候,就會很方便,也不容易丟東西。當然我們不是要求所有東西都要刻板地固定地放在一定的地方。我們認為主要有這樣一些方面的東西應該有序放置,每天晚上要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好。學習用品應該分類放置,準備好書夾,把試卷、練習題等按順序放好,各門學科分類整理,同一學科的書籍、作業本、練習、卷子放在一起,這樣學習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二、為第二天學習做好準備的習慣中國古人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每天晚上學習結束以後應該對照第二天的功課表,把相應的學習用品準備齊全。其中包括需要穿的校服,上體育課的運動衣、運動鞋,上美術課繪畫工具,以及其它各科的學習用品,裝在書包裡,或者放在書包的周圍,第二天早晨拿起來就走,即使再忙也不會忘帶東西。有些同學做事情總喜歡往後拖,總是願意早晨起來再準備東西,事實無數次地證明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想著東忘了西。這種壞習慣要不得,一定要改。凡事要未雨綢繆,要準備一個記事本,把當天的作業,需要準備的東西,甚至不會做的習題,都記在上面,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前準備,籌劃安排時間。

三、專心學習的習慣有些同學在家學習的時候總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或者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還有的人寫一會作業就摸索摸索這,動動那,出來喝口水,上一趟廁所,看一會電視,聊一幾句天,我們把這種學習習慣的同學叫“一邊派”。這種學習狀態的危害在低年級的時候不容易體現出來,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這種隨意散漫的三心二意的學習習慣就會給學習造成很嚴重的障礙,比如,它會直接影響我們寫作業的進度,別人很快能完成的作業,他會寫到晚上十一二點,自己沒有時間玩,感覺學習很累。另外更重要的是思維缺乏持續的高強度的訓練,遇到大考,難以持續全神貫注地思考,再想改變就很困難了,我曾經見過一個高中男生即使在考試的時候不能集中精神答題,他的考試成績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同學不論年級高低,不論功課難易,都要改變“一邊派”的壞習慣,從現在開始學習就要專心學習,玩就要專心地玩。四、仔細認真的習慣有些同學學習的時候總是很馬虎,計算不準,寫錯字,不仔細看題,張冠李戴,考試的時候常常落下幾道題忘記寫了。這樣的同學考不出好成績很可惜。可是有些同學對這方面的問題沒有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為自己辯解:其實我會,就是粗心。看上去是個小問題,但是養成習慣,積習難改,臨到畢業班的時候就成了大問題。筆者曾經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到了高三還總是在考試的時候看錯題,或者落下幾道題,甚至到了高考還有的同學犯這個毛病,豈不是遺憾終生。 要想養成仔細認真的習慣,首先就要樹立一個觀念,不要把學習當成一個需要應付完成的任務。如果總是草草完成任務,急著去玩,就必然會馬馬虎虎。要把學習當成自己一天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才有可能確立仔細認真地態度。其次要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小事上訓練自己。三國的時候蜀國有一個書生從來不收拾房間,常常振振有詞地說:大丈夫當治天下,安治於一屋乎!劉備知道以後說:一室之不治,安能治天下?我們同學千萬不要做那個書生。 當然,我們要想使自己不斷超越還有許多需要養成的習慣,這裡我們只是選擇了幾個最基本的習慣,和大家談一談。一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養成一個習慣,首先從行為改變開始,逐漸形成自動化的時候也就形成了習慣。


中大聖越腦力研究院


哇,看到回答都是長篇大論的我眼睛都要花了,加圖片的可能會覺得,我加了圖片你還視覺疲勞嗎?啊廢話,你連個空行都沒有,一張圖片有什麼卵用?還沒有加粗!

哈哈,作為對排版有嚴格要求的君君來說,我的答案你一定滿意!

看好了:

小時候的習慣養成靠父母,長大以後的靠自覺,自覺性取決於家庭教育。

小孩子都貪玩兒,不知道利害關係,所以一些壞習慣經常會一個不小心就養成了。這個時候父母需要付出相當大的精力來督促與糾正。

比如:害怕孩子駝背,你就在陪他寫作業的時候,只要他稍微有一些駝背的傾向,就用手拍一下他的後背,不要用力哦各位親們,提醒他坐正了;害怕孩子貪玩,制定合理的計劃,勞逸結合,還要經常帶孩子出去,帶他看一些安全講座或者視頻。

我身邊的一些家長,帶孩子甚至把自己多年來的壞習慣也一併改正了,因為孩子有時候甚至成為了家長的監督員,特別可愛。

那麼小的時候養成了這些良好習慣,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就會自己有一定的自覺性。可是外面的世界誘惑實在太多怎麼辦?孩子們的好奇心是很重的,與其一味地過度保護,不如適當地放手,讓他們和自己的同學們多出去玩一玩,有些東西體驗過了,他就不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了。而且家長如果各種禁止,反而會讓孩子滋生叛逆心理,得不償失。

有一些跑題了……

但是道理其實都是相通的,要想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作息時間,首先父母得以身作則,並且適當放養,嚴禁溺愛。

這就是為什麼君君一直不提倡爺爺奶奶帶孩子,因為老年人太容易溺愛孩子了,許多不良習慣就是因為溺愛養成的。


更多精彩請關注君君公眾號:學霸君一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