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瀘州創下第一|全國首個地級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在瀘誕生!

6月20日上午,北京會議中心,一場高規格的評審會正在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楊志峰,原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四川省政府參事、四川大學教授鄧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研究員、副所長谷樹忠……國內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瀘州的多名官員一起,就《瀘州市長江沱江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展開熱烈討論。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這個《規劃》,既是長江經濟帶首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也是全國地級市層面首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重保護、促發展

“摸著石頭”找新路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新、好、難”是谷樹忠對這個規劃的整體評價:“全國首個,所以新;立意既緊貼中央精神,又接瀘州地氣,所以好;沒有前車之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以難。”

既然難,瀘州為何仍要率先“嘗螃蟹”?“這是瀘州的戰略地位決定的。”瀘州市委副書記譚紅傑說。瀘州是長江出川的最後一道關口,是長江上游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大。瀘州市環保局長王開源說得更為直接:某種意義上講,瀘州的長江水以什麼質量出川,就代表著四川向全國交出了怎樣的一份長江大保護“答卷”。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瀘州兆和路

同時,瀘州也是長江經濟帶、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川內最大的港口所在地,向東需要承接產業轉移,向南需要打通出川通道,發展需求迫切。但在全省領先的經濟增速之下,仍存在經濟水平並不算高、發展不足的問題。“急需找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子。”瀘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毅賢說。

譚紅傑說,這一系列客觀情況,要求瀘州必須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洞窩水電站

其實,早在2016年,瀘州就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編制了《瀘州市綠色發展規劃》,並充分利用先天生態資源優勢,讓城市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如今,瀘州已擁有3個國家級“生態名片”: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為進一步明確生態紅線和發展底線、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瀘州市委託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編制《規劃》,進一步提出未來一段時間瀘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形成對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轉型、能源結構優化、生活方式轉變的倒逼機制,細化落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和《瀘州市綠色發展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黃艤酒業園區

據介紹,《規劃》的編制耗時一年。“編制組先後到瀘州十多次,深入調研,瞭解瀘州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編制規劃方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相關負責人說。

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一份緊扣中央、省委要求,緊貼瀘州實際的規劃最終出爐。

謀方向、定路徑

讓城市離綠色更近

“這份規劃,水味、江味、綠味、酒味、川味,五味俱全。”谷樹忠如此評價。

具體看,《規劃》“堅持一條主線,實施五大任務,推進六大工程”。

“一條主線”是以發展轉型、結構調整為主線,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之路;

“五大任務”包括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穩定生態產品供給水平、引導經濟發展增綠提質、培育低碳生活方式、改革綠色發展制度;

“六大工程”涉及產業減碳增綠、綠色新增長點、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產品供給、綠色生活培育、綠色制度支撐。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長江瀘州段

按規劃目標,到2025年,瀘州將全面形成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綠色發展新格局,打造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充滿人文魅力的生態文明美麗瀘州。

不久的將來,一批新的特色小鎮也將展現在瀘州市民面前。

《規劃》提出,瀘州將依託長江、沱江生態優勢資源,突出特色農業、旅遊休閒,加快建設特色小鎮——黃艤寨水一方農旅小鎮、中國白酒小鎮長江生態旅遊區、大渡口中國酒鎮酒莊等。

生態優先前提下,如何保障產業發展,也是《規劃》重點闡明的問題。

《規劃》提出,加快傳統產業的清潔化、循環化、生態化提升改造,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全面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大渡口中國酒鎮酒莊

“優化沿江產業空間佈局是瀘州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首要任務。”瀘州市副市長付小平說。據悉,瀘州劃定產業沿江佈局紅線,引導企業有序退出,設計洪水位1000米範圍內汙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工業企業實施限期治理,治理後仍不達標的依法關閉,確保長江沿線產業佈局的綠色化。

“另一方面,瀘州還依託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國家高新區等,引導企業入駐園區,集中監管,並實施汙染集中治理,實現沿江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付小平說。

此外,《規劃》還創新性地構建了瀘州市長江沱江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從綠色增長、生態產品、綠色生活、綠色制度、發展質量五個方面,提出了26項參考性或約束性指標,既考慮了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又兼顧了瀘州市實際情況。

新聞縱深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規劃》出爐“恰逢其時”

對話

專家

名片

谷樹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研究員、副所長。主要從事資源經濟、資源安全與資源政策,以及區域經濟與區域政策等領域的研究。

1

★記者:您怎麼評價《瀘州市長江沱江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

★谷樹忠:用四個字來說,恰逢其時。瀘州市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戰略交匯點,既是長江上游生態安全保障重要區域,也是長江上游產業綠色轉型發展升級的重點城市,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同時,瀘州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也走在長江上游前列、西部領先。早在兩年前,瀘州市委、市政府就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確立了“山水綠色、宜居宜業、區域中心、中國酒城”的城市發展定位,積極構建綠色家園,分層次佈局中心城區、縣城、重點鎮等的山林水體。

在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瀘州市委、市政府委託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編制這一《規劃》,更明確提出了“以發展反哺生態、以生態促進轉型”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路,可以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2

★記者:在您看來,這個規劃有何亮點?

★谷樹忠:站位高,接地氣,有創新。

從宏觀層面看,《規劃》站位高,並充分利用瀘州市位於國家發展戰略交匯點和多項政策機遇疊加優勢提出了任務安排。

從中觀層面看,《規劃》準確把握了發展形勢和瀘州市情,緊扣“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定位,為打造瀘州長江沱江沿岸生態安全新支點、綠色發展新引擎、品質城市新高地和創新制度新格局進行了科學謀劃和總體佈局,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泸州创下第一|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在泸诞生!

綠色瀘州

落到具體安排上,《規劃》創新性地構建了瀘州市長江沱江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提出了26項參考性或約束性指標,既考慮了科學性,又考慮了可操作性,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創新性。

四川日報記者 唐澤文 阮長安

微信號:“瀘州日報”、“lzrbwx”

微博: @瀘州日報

新聞熱線3101142 服務熱線 3100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