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張公藝的持家之道:“百忍”!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三十八記載:“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樑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倖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

張公藝的持家之道:“百忍”!

鄆州壽張就是今梁山所轄範圍。張公藝為鄆州壽張人(今臺前縣孫口鄉臺前縣孫口鄉),生於公元578年(北齊承光二年),卒於公元676年(唐儀鳳元年),歷北齊、北周、隋、唐四代,壽九十九歲。他是我國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範,家族九輩同居,閤家九百人,團聚一起,和睦相處,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下了一百個忍字,唐高宗十分讚譽便賜號‘百忍堂’。千年以來,倍受歷代人民尊敬,傳為美談。他的持家秘訣“百忍”,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各地張姓大都以“百忍”為堂號,並列為祖訓。其後人以此為堂號。

明嘉靖三年(1524年),壽張知縣吳珂,在《百忍石記》碑文中寫到,張公藝當“與古大聖賢俱得不朽。吾思昭古以新民,非張公之道不可以訓”。他把“百忍”二字大刻於石,立在壽張縣衙公堂之下,“觀民有訟於庭者,則循此道以詰之”。就是說,“百忍”成了他處理訟案調解糾紛的手段之一,凡判,先以“百忍”責問開導之。

張公藝的持家之道:“百忍”!

一個禮讓齊家九世同堂的和睦大家族,對家庭和社會所起的榜樣作用,受歷代統治者重視,因此雖壽張縣城數次易址,祭祀張公藝的張氏宗祠“百忍堂”,卻總是奉敕在新址重建,且屢廢屢修。

1995年重新建祠於張公藝故里張氏墳園內。“百忍堂”正廳的張公藝肖像,身穿鑲花藍袍,頭戴員外巾,足踏登雲鞋,銀髮飄髯,面容和善,表情內斂,顯然有“百忍”風度,堂內兩廂則重新繪製了多幅壁畫。

張氏族人的家祭也頗具特色。每逢農曆大年初一,各地的後人帶著供品,早早來到壽張東關“百忍堂”前,舉行集體祭祖儀式,中午則在祠堂大聚餐。聚餐意味深長。聚餐仿照始祖當年九代同堂時的做法:鳴鼓會食,分別入座,長輩在上,晚輩在下。大家共同追憶始祖盛德,互相說著祝福的話,祈盼在新的一年裡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樣的家祭一直保持到一九六六年。一九九五年祠堂重建落成大典時,舉行過一次這樣的家祭。

橋北張百忍堂現在保存下來的張氏族譜是清代雍正年間續修的,從張公藝的祖父開始,據該譜所載,其祖父名德、父名興,興有十子,依次是:溫、良、惠、茂、儉、藝、成、讓、秀、嚴。張公藝居六,本名藝,公字是對他的尊稱。這是一部記載世系比較長的族譜,上迄北齊,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張公藝的持家之道:“百忍”!

“百忍堂”張氏後裔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南、江蘇3省13縣(區)的97個村,加上東南亞地區的散居者,總人口當在七萬人以上。

張公藝墓位於橋北張村南約200米處。園內原有石坊三座,碑碣十數通以及石馬、石羊等,整片墳園柏樹參天,仰視不見天日。自唐至清,歷代官府每年春秋到張公藝墓前祭奠,壽張縣誌上稱此處為“御祭林”。由於墳園臨近黃河北大堤堤腳,黃河屢有決口,墳園漸被墊溺,後人只得將張公藝等人的墓不斷築高。張公墓現為一直徑約三米、高約二米的磚石墓冢,而石坊、碑碣不見蹤影,早已深埋地下數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