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NBA歷史上有沒有二輪選秀的球員進入名人堂?

冬瓜南瓜哈密瓜


又是一年的選秀大會。雖然今天更多的關注被集中在選秀大會的前幾輪順位,尤其是樂透區的歸屬,但實際上任何一位能夠在選秀大會上被選中的球員都是非常不錯的籃球運動員。NBA歷史上誕生過不少出色的二輪秀球員,比如德雷蒙德-格林,比如吉爾伯特-阿里納斯,比如馬努-吉諾比利等等。但是在這些二輪秀當中有人入選籃球界的最高聖殿,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嗎?其實也是有的,我們來看一看吧。

首先我們要知道NBA最早是從12支球隊發展起來的籃球聯盟,自從1950年開始更名為NBA開始,所謂的NBA首輪秀,不過只有10人左右而已(包括地區選秀在內)。因此早期的二輪秀其實順位並不低,比如早期的比爾-沙曼(1950年總第16順位),傑克-特威曼(1955年總第8順位)、KC-瓊斯(1956年總第13順位)、哈爾-格瑞爾(1958年總第13順位)、切特-沃克(1962年總第12順位)、蓋斯-約翰遜(1963年總第10順位)、威利斯-裡德(1964年總第8順位)等等。雖然他們都在第二輪被選中,但最終也都成為了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自從1967年開始,NBA的規模開始快速擴張期。到了1970年,參加選秀大會的球員已經擴張到了17支,換句話說,此時上面提到的這些名人堂球員也都變成了首輪秀。因此,在這裡專籃主要針對這之後出現的二輪秀進行詳細的介紹。

凱爾文-墨菲/內特-阿奇博爾德:1970年,兩個小個子球員成為了這屆選秀大會上最大的遺珠,身高1.75米的墨菲和身高1.80米的阿奇博爾德分別在第二輪的第一和第二順位被火箭和羅切斯特皇家隊選中。在那個巨人爭霸的年代裡,墨菲和阿奇博爾德這樣身材矮小的球員不但成功的融入了聯賽,而且成為了這項運動中獨特的亮點。

墨菲速度奇快,而且非常善於突破和罰球,直到本賽季火箭隊的單場得分紀錄才被哈登打破,此前這一紀錄的保持者正是墨菲(57分)。1993年墨菲入選了籃球名人堂。要論得分能力,阿奇博爾德則更勝一籌,他也被認為是艾佛森之前NBA歷史上得分能力最強的小個子球員。1972-73賽季,阿奇博爾德更是包攬了當年的得分王和助攻王,是NBA歷史上唯一一個在同一個賽季完成這兩項壯舉的球員。1991年,阿奇博爾德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亞力克斯-英格利時:1976年,英格利時在次輪總第23順位被雄鹿隊選中,在其職業生涯的頭四年裡,不論是在雄鹿還是在步行者,英格利時都有點鬱郁不得志。一直到1979年他轉投到掘金隊,開始為道格-莫教練效力的時候,才總算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在加盟掘金隊的首個賽季中,英格利時的場均得分就突破了20分,並且一口氣將他的20+賽季拓展到了10個賽季。當他退役的時候,英格利時帶著25613分的職業生涯總得分離開了賽場,在當時位居NBA歷史得分榜第11位。1997年英格利時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丹尼斯-約翰遜:1976年,如果說英格利時是那年選秀大會上被遺忘的長槍的話,那麼約翰遜就是一枚被埋沒在選秀大會中的堅盾了。約翰遜在總第29順位被超音速隊選中,並很快成為了一名外線的防守悍將。在總決賽中單場7次封蓋的後衛蓋帽紀錄至今無人能破。1979年,憑藉著他在攻防兩端的出色發揮,還在新秀期內的約翰遜就成為了當年的FMVP。在其職業生涯中,約翰遜一共9次入選年度最佳防守陣容,也是NBA歷史上最好的外線防守者之一。2010年,約翰遜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莫里斯-奇克斯:1978年,費城76人隊在第二輪總第36順位選中了奇克斯。到底是偉大的球員成就了偉大的球隊,還是偉大的球隊彰顯了球員的價值,我們很難區分兩者的區別。但顯然奇克斯的生涯成就跟上世紀80年代初偉大的76人隊是分不開的。1980-83賽季,76人隊在四年間三次闖進了總決賽,三次遇到湖人,最後在1983年終於捧得一冠。雖然在這支眾星雲集的球隊當中,奇克斯的星芒無法與摩西-馬龍,朱麗葉斯-歐文等人媲美,但作為這支球隊的當家控球后衛,他的非凡組織才能和出眾的防守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2018年,奇克斯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丹尼斯-羅德曼:在籃球比賽中,進攻和得分總是能夠引起人們的格外注意,而防守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因此像羅德曼這樣對進攻完全不感冒的球員掉落到第二輪才被選中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了。1986年,大齡青年羅德曼被查克-戴利相中,並在第二輪總第27順位選中。在“慈父”戴利的指導下,羅德曼很快就融入了“壞孩子軍團”,1990年和1991年,羅德曼兩次捧起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獎盃,併成為了聯盟裡最出色的防守球員之一。羅德曼職業生涯一共7次榮膺籃板王,8次入選聯盟最佳防守陣容,是一位把防守變為藝術的籃球怪才,在活塞和公牛隊,羅德曼一共得到了5枚總冠軍戒指。2011年,羅德曼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德拉贊-彼得洛維奇:如果說有什麼是比防守更能掩蓋一名籃球運動員的運動才華的話,那麼肯定就是大西洋了。在彼得洛維奇成名之前,大洋彼岸的歐羅巴在美國人看來就是一片籃球的荒漠。這也是為什麼開拓者隊在第三輪總第60順位才選到了彼得洛維奇。雖然他的籃球生涯非常的短暫,但是在他為數不多的出場機會里,他向美國籃壇展示了來自歐洲的出眾籃球技藝。如果說同一年參加選秀的羅德曼將籃板球和防守化為球場藝術的話,那麼彼得洛維奇就是投籃藝術的頂級大師級人物了。可惜在他正準備步入NBA生涯巔峰的時候,一場車禍帶走了這個年輕的生命。2002年,彼得洛維奇入選籃球名人堂。

除了上述球員之外,在上世紀70年代,還有不少球員是因為ABA和NBA的制度問題在低順位被選中,這樣的選秀順位不足以說明當時他們的表現以及人們對於他們的認知程度,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革而遺留下來的問題。斯賓塞-海伍德:1971年,在次輪總第31順位被選中。喬治-麥金尼斯:1973年,總第22順位。喬治-格文,1974年,總第40順位。


專籃


NBA提到二輪秀,我們很多人就會想到,那是一個不被別人看好的球員,但往往不被別人看好的,後來都會打他們的臉,就比如現役的勇士格林,威廉姆斯,阿西克等等,他們的價值,肯定不僅僅是二輪秀這麼簡單。



縱觀NBA歷史,更是有許多的二輪秀球員,紛紛打入名人堂,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吧。

海伍德

這個球員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球員,不過當時他也是二輪秀球員,但是他曾拿下一個總冠軍,世界全明星,巔峰場均得分29+所以,他的榮譽和數據絕對不僅限於二輪秀。

羅德曼

公牛王朝的奠基者,喬丹身邊的榜首,綽號大蟲,生涯五座總冠軍,7屆籃板王,兩次最佳防守運動員,7次最佳一陣,從這看來,我們很難想象他是一個二輪秀球員。



格文

馬刺歷史級別人物,可能你不記得他是誰,但你一定聽說過繞指柔這個傳奇的稱號,綽號冰人。

作為三輪秀的他,生涯9次全明星,5次最佳一陣。

可以說他或許是史上最大的遺珠,僅僅為三輪秀。


當然了,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還有現役的格林也是有可能進入名人堂的。



所以說,無論是二輪秀還是三輪秀都不是問題,只要你後天經過努力,你就是名人堂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