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兒子給鄰座小孩零食,對方媽媽當面拒絕,理由:外面的東西不衛生

週六的早上,帶著兒子一起去郊遊,因為工作忙已經好久沒陪兒子出去了,他很開心。大巴上,導遊在給大家介紹著一日遊的行程。鄰座是一對母女,女兒梳著馬尾辮,挺漂亮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大夏天的還穿著個長袖長褲。而且鄰座的媽媽很耐心,不時地給孩子遞水、遞切好的蘋果塊。

兒子給鄰座小孩零食,對方媽媽當面拒絕,理由:外面的東西不衛生

我兒子很調皮活潑,看到旁邊有小朋友,就主動跟妹妹打招呼。小女孩怯生生的看看媽媽,卻沒有回應。途中,兒子有點餓了,從自己的小揹包裡拿出了他最愛吃的蝦條,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注意到,鄰座的小女孩一直在盯著兒子,尤其是看著他手裡的蝦條,看到兒子吃得那麼投入,小女孩甚至嚥了嚥唾沫。

看到這裡,我連忙給兒子說:“兒子,給旁邊妹妹吃一點吧,小朋友要互相分享嘛。”兒子立即懂事地把零食給妹妹遞了過去,說到:“妹妹,我們一起吃吧。”眼看妹妹欣喜的要接過零食,沒想到,這時一聲怒斥響了起來:“囡囡,誰讓你吃外面東西的!”說時遲那時快,女孩的媽媽一把奪過零食,塞回給我兒子,當面拒絕道:“外面的東西不衛生,我家孩子不能吃。”說完又去斥責女兒,小女孩委屈的撇撇嘴,快要哭了的樣子。

兒子給鄰座小孩零食,對方媽媽當面拒絕,理由:外面的東西不衛生

聽到這樣的理由,我覺得很生氣,本想和她理論幾句,可是看到她一直在斥責孩子,我忍了忍,想著還是算了。終於到了景點,我和兒子很快走到了隊伍的前面,一路跑跑跳跳的兒子,玩的特別開心,好久沒出來散心的我,也在大自然中覺得呼吸特別順暢。在半路上,沒想到又遇到了那對母女。

可是,兩個人坐在路邊的大石頭上,女兒低著頭不吭聲,像是在生悶氣,而當媽媽的,居然在旁邊抹著眼淚。想起剛才的不愉快,本來不想和她們打招呼直接走,可是兒子卻說:“媽媽,阿姨和妹妹怎麼了?”我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大姐,怎麼了?孩子不舒服嗎?”她半天沒有吭聲,過了一會兒,哽咽的給我講起了原委。

兒子給鄰座小孩零食,對方媽媽當面拒絕,理由:外面的東西不衛生

原來,女兒想到小溪裡踩水玩兒,她害怕她著涼,堅決不讓,平時一直聽話的女兒就犯起了倔脾氣,不肯走也不吭聲。她委屈的給我說,平時對孩子照顧有加,怕她冷著怕她凍著,夏天都不給她穿短袖,生活起居,事事她都操心,可是女兒卻總是和她犯脾氣,話也越來越少。

聽完大姐的話,我開始有點理解她了,其實,她的誤區在於對孩子的過度照顧和關注。因為以前聽過一些教育子女的專業課程,也輔修過一些心理學課程。所以,我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平時的育兒經驗,跟她聊了很多。我告訴她,孩子不能像籠子裡的金絲雀,或者是玻璃房裡的易碎品一樣,過度的呵護往往讓孩子失去了成長必經的過程。大姐漸漸的止住了眼淚,認真地聽了起來。

兒子給鄰座小孩零食,對方媽媽當面拒絕,理由:外面的東西不衛生

“就比如說剛才我兒子給她遞零食,其實這是小夥伴間的社交和交往,是孩子培養群體意識的實踐。如果覺得零食不健康,可以事後給孩子耐心解釋,讓她下次不要這樣,可是你直接呵斥她,會讓她感覺很傷自尊,長此以往,對孩子性格很不利。”我的耐心勸說,讓大姐越來越聽進去了,她不時地點頭,開始和我交流起來。回去的路上,我們已經成了朋友,兩個孩子坐在一起,也玩兒得很開心。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是捧在手心一般,什麼都不讓他接觸,害怕孩子這樣那樣,當然,必要的小心是正確的,包括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但是,一定要記住,正常的小朋友間的交流和往來是應該鼓勵的,讓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玩兒,多在群體中鍛鍊,孩子的性格才會健康陽光,也會學習到很多大人教不到的成長曆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