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恐龍與普通的爬行動物鱷魚、蜥蜴等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說恐龍滅絕了?

紫月飛雪1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恐龍與鱷魚蜥蜴等爬行動物有什麼區別。



最早的恐龍——始盜龍(2.34億年前)

根據古生物學分類,恐龍與鱷魚蜥蜴都屬於脊椎動物門爬行動物綱,但恐龍是爬行動物中的另類,是一類高度異化的爬行動物,恐龍是較為進步的爬行動物,根據骨盆構造,凡具有鳥臀構造和蜥臀構造的陸地爬行動物,才叫恐龍。



樑龍類:一種大型的四腳行走的恐龍

它們的主要區別有以下。

最早的蜥蜴(3.06億年前)——油頁岩蜥


一是恐龍的四肢位於腹部之下,與腹部垂直,四足或兩足行走,甚至可以以每小時七八十千米的速度跑動。而鱷魚蜥蜴一類的爬行動物,四肢位於身體兩側,多數只能匍匐前行(也有少數蜥蜴例外),每小時最多也就10千米; 二是有許多恐龍,尤其是獸腳類恐龍,大多身體長有毛髮,甚至是絨毛或羽毛,可以滑翔; 三是鱷魚和蜥蜴等一類的爬行動物都不具有孵蛋行為,而有一些獸腳類恐龍,比如竊蛋龍等,具有孵蛋習性,這說明竊蛋龍類,甚至一些長毛的恐龍,都是恆溫動物,而鱷魚蜥蜴等都是變溫動物 四是絕大多數獸腳類恐龍,都可以用前肢捕獲或撕扯獵物,而鱷魚蜥蜴的前肢只是用來爬行,不能用於捕食。


最早的鳥(1.45億年前)——始祖鳥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恐龍確實在6500萬年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全部滅絕,從此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恐龍的蹤跡。 有人會說,恐龍並沒有絕滅,因為恐龍都演化成鳥兒了!毫無疑問,現在的鳥兒確實都是由恐龍演化成的,世界上最早的鳥是發現於德國的始祖鳥,在中國發現的第一隻鳥是熱河鳥。

恐龍是鳥兒的祖先,最 先是在19世紀中葉(約1850年),由英國生物學家托馬斯-亨利-赫胥黎(1825-1895)提出的,後來被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並證明,鳥兒是由獸腳類恐龍演化成的。 恐龍雖然是鳥兒的祖先,但鳥兒與恐龍不是一個物種,鳥兒是恐龍基因變異,自然選擇的產物,二者都是蛋生的,又有一些相似性,但恐龍是恐龍,鳥兒是鳥兒,鳥兒不是恐龍。 所以說,恐龍早就滅絕了。


賽翁


恐龍屬於爬行動物,具體的分類上,恐龍(蜥臀目和鳥臀目)屬於初龍次亞綱,而初龍次亞綱屬於爬行動物中的雙孔亞綱。除了雙孔亞綱,爬行動物之下還包括有無孔亞綱、下孔亞綱

和調孔亞綱。爬行動物包括了今天常見的龜、蛇、蜥蜴、鱷及已經絕滅的恐龍、翼龍、魚龍以及更久遠的似哺乳爬行動物等等。

圖注:今天的四大類爬行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會飛的翼龍屬於爬行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稱霸白堊紀海洋的滄龍也屬於爬行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從定義上看,爬行動物的屬於陸生脊椎動物,用肺呼吸,產具有堅韌卵殼的羊膜卵。爬行動物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表覆蓋著角質的鱗片,四肢附在身體兩側,無法直立等。

按照定義進行對照,恐龍就已經表現出了與常見爬行動物的不同:第一,爬行動物都是冷血動物,根據目前的化石看,恐龍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是大部分)都是熱血動物,它們能夠產生並且保持體溫;第二,爬行動物的體表覆蓋著角質的鱗片,其就有保護身體的作用,又能夠防止水分的蒸發。很多恐龍長有鱗片,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恐龍像鳥類一樣身上長有羽毛;第三,爬行動物的四肢無法直立,只能靠近地面爬行。所有的恐龍,無論是四肢行走還是兩肢行走,都是直立的,也就是其四肢與地面垂直,這提高了恐龍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效率。除了上面這三點,恐龍得其他身體結構、行為學等方面也與通常意義上的爬行動物不同。可以說,恐龍是非常獨特的一群爬行動物,甚至可以說它們比今天的爬行動物更“進步”。

圖注:恐龍不僅能夠直立行走,很多還長有羽毛,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恐龍與鳥類在身體結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鳥類是恐龍的後代,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所說的恐龍滅絕包含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之中,目前科學界公認的觀點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環境、氣候、地質更方面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導致了許多動物的滅絕,其中就包括了恐龍。隨著研究的繼續,特別是證明鳥類就是恐龍的後代,可以說恐龍並沒有滅絕,它們之中的一支生活到今天,它們就是隨處可見的鳥類。目前所說的恐龍滅絕可以看成是非鳥恐龍的滅絕。

圖注:一顆小行星結束了中生代,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