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品牌頭版:業界唯一百萬用戶交流平臺!聚焦互聯網、新零售、新商業的品牌玩法、幹法,第一時間報道最新品牌案例、營銷方法,在這裡,創造品牌影響力!

一個華為高管放著高薪水的工資不拿,竟然跨行去做龍蝦飯?

什麼,龍蝦飯?好像還是第一次聽說。

也許你以為他瘋了,但是靠著這個從小龍蝦紅海中開闢出的一個藍海市場——龍蝦飯。

他在一年時間內就開出了7家直營店,每天賣出近4000份龍蝦飯,門店日流水高達4萬元!

而且還獲得“海底撈”背景的優鼎冒菜近1000萬的戰略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海底撈在餐飲項目上的首次投資。

他,就是海盜蝦飯的創始人——劉慶剛。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它,憑什麼能獲得海底撈的首次投資?短時間內就成為行業的一匹黑馬?

華為高管辭職為何辭職去做龍蝦飯?

2015年在創辦海盜蝦飯前,劉慶剛在華為擔任了8年的產品經理。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互聯網的興起,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但在劉慶剛看來,餐飲卻和互聯網是一對很好的伴侶。

在大企業已累計了不少經驗,雖然從來沒接觸過餐飲行業,但是,他願意放手一搏。

對於一個產品經理而言,劉慶剛對品類的選擇有著極高的要求。

起初,他想到了這幾年大熱的小龍蝦,但是小龍蝦受季節影響大,過了夏季基本就是歇業的狀態;前期投入大、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很多人都覺得剝小龍蝦麻煩。

那能不能在滿足顧客可以飽嘗美食的同時,又能減少他們的麻煩呢?

在一籌莫展之時,他突然想到了龍蝦飯。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去殼美味的的小龍蝦,再搭配鮮噴噴的米飯,不就正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事實證明,劉慶剛的選擇沒有錯,經過前期的調查,他們發現,龍蝦飯的受眾是小龍蝦的三倍,男女老少都適合;而且龍蝦飯是一個新的品類,處於藍海市場,市場潛力巨大。

此外,還不受季節影響,做成龍蝦飯後,顧客對季節的感知不明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說幹就幹,劉慶剛成立了“華為的產品經理+百度的技術+搜狐的市場+淮揚餐飲世家合夥人”這支明星團隊。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在2015年8月,海盜蝦飯的首家門店在北京正式運營。

將小龍蝦做成快餐的形式

提高顧客消費頻次

說起小龍蝦很多人就來勁,炎熱的夏季,大半夜呼喚幾個朋友,跑到夜宵攤上,點份香、辣、鮮的小龍蝦,嘴裡辣的快冒火的刺激感,在搭配冰鎮啤酒的冰涼感,這一辣一冷相碰撞,吹上半天牛皮,人生的樂趣再不過去如此。

但是,這種夜宵攤的場景,顧客頻次的消費並不高,一個月頂多4、5次,那能不能打破顧客的認知,改變消費場景,將小龍蝦做成快餐的形式呢?

龍蝦飯做快餐再合適不過,現在上班族的生活節奏快,而龍蝦飯從點單到出品只需2-3分鐘。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去殼的龍蝦飯,既省去了他們剝殼的時間,又讓他們品嚐到了小龍蝦的味道,再搭配米飯,肚子也填飽了。

根據快餐的定位,再加上成本的估算,一份龍蝦飯的套餐(飯裡有25-30個蝦)就只需40元左右。

價格不貴,再加上消費者有這個需求,所以,顧客的消費頻次就提高了。

所以,創業者們在遇到難題時,有時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嘗試新的消費場景。

不只是海盜蝦飯,我還想起了做牛排的牧之初心,它改變了吃牛排就要去正規餐廳吃的消費場景,而是將之變成了一種零食,切碎用小盒子裝著,顧客可以邊逛街邊吃。

一個產品的消費場景並沒有固定化,可正餐、可快餐、可高端、可低端,關鍵是你怎麼來定義你的產品,能解決消費者的煩惱,帶來心情上的愉悅,自然會被消費者所接受。

開闢龍蝦飯這個空白市場

注入一股匠心精神

出生於產品經理的劉慶剛深諳:產品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好的產品自然會說話。

在原材的選擇上,劉慶剛選擇了三鉗蝦,而沒有選擇做夜宵小龍蝦的四五鉗蝦。

一來三鉗蝦做龍蝦飯的口感更好,二來,三鉗蝦比四五鉗蝦好進貨,四五鉗蝦需求量大,常常是“一貨難求”,而且三鉗蝦的成本也更低。

原材選好了,這口味也是關鍵,劉慶剛前期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研發小龍蝦飯的醬料與確定烹飪時間、溫度等。

團隊還不斷邀請華為、搜狐、百度等公司的同事,前來試吃。

一開始,劉慶剛嘗試了蓋澆飯的做法,但是,他發現有些人並不喜歡把菜和汁全部都澆在飯上。

為此,劉慶剛採取菜飯分離的創新方法,為顧客提供更多的選擇。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此外,龍蝦飯起源於北方,搭配龍蝦飯的醬料偏甜,但是海盜蝦飯的店面在北京,有很多的北方人並不喜歡,於是,劉慶剛又研發了偏鹹的醬料。

不管是什麼餐飲品類,產品就是一個品牌的生命線,想贏得顧客的心,產品是關鍵。

一份快餐,也要做得營養

儘管龍蝦飯做的是快餐,但是劉慶剛深知: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餐飲的要求除了乾淨、口味以外,對營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就算是一份快餐也要講究合理搭配。

不僅有高蛋白、低脂的小龍蝦,還搭配了西蘭花、土豆片、木耳、雞蛋、甚至還有腰果,為消費者補充維生素,軟化血管。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為提高視覺效果,劉慶剛放棄土豆絲,選用產出效率更低的土豆片。

配菜這個做法也很值得借鑑,一來,配菜確實是很多顧客有這個需求,二來,顧客看到配菜會有一種驚喜感,讓他們覺得物超所值,也能體現出商家的用心,為顧客留下好的印象

雖然是細節上的處理,但是,只有把各個細節都做好,做到極致了,才能獲得更多的優質客戶。

背書大品牌海底撈,實現標準化運作

一切準備妥當後,劉慶剛開始迅速擴店。到2016年中旬,海盜蝦飯在北京已有7家門店。

但也是那時出現了瓶頸,劉慶剛發現,雖然門店的數量增加了,但是每個門店的淨利潤缺降低了10萬元。

劉慶剛的危機感來了,他知道這時還靠產品和引流的打法不行了,必須要在手門店和供應鏈的管理上苦下功夫。

華為高管辭職賣龍蝦飯,獲海底撈千萬投資,年入5000萬!

於是,劉慶剛立馬停止擴張的腳步,開始像其他的餐飲店學習,而那時海底撈就是他重點取經的對象。

經過摸索和思考後,海盜蝦飯在餐飲財務、人力上,選擇與海底撈旗下財務諮詢、人力諮詢等展開合作。

此時,海盜蝦飯也成功引起了海底撈的注意,海底撈十分看好海盜蝦飯的發展前景,並投出了千萬資金。

而海盜蝦飯在背靠海底撈這個大品牌後,在供應鏈上的管理上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朝著標準化、規模化前進。

而事實上,做餐飲,想擴張、想擴大品牌的影響力、想建立堅固的品牌壁壘,就得不斷建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未來,海盜蝦飯會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迭代產品,延伸產品線,長久維持品牌生命力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