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不抱怨,拯救身邊習慣

不抱怨,拯救身邊習慣

抱怨的人

在抱怨文化中,實際上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落入抱怨的陷阱。我們不能避免它,但是我們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其進行剋制。

過分抱怨的根源在於有偏見的思想。

抱怨別人之後,你會感覺好多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習慣就像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學的押韻詩《傑克和吉爾》一樣:

傑克和吉爾抬著水桶上山去打水,

傑克跌了一跤摔破了頭,吉爾也跟著翻了跟頭。

讓我們欣賞一下現代人對這首詩的闡釋吧。傑克說:“你知道自己忘記關車庫的燈,也沒有鎖門嗎?”吉爾回答道:“別忘了當時你正和我在一起。”傑克說:“看看,你根本不承認任何事。”吉爾回擊道:“你真討厭!”到底是誰摔破了頭,誰跟著翻了跟頭?傑克和吉爾可能都不允許別人抱怨自己,或許這就是他們都摔了跟頭的原因吧。

你或許會想:“我是抱怨者嗎?不,是別人有了問題。”但是仔細一想,你或許會認為,“有些時候,也許是吧,但是我的問題不如其他人那麼嚴重。”然而,在抱怨文化中,實際上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落入抱怨的陷阱。我們不能避免它,但是我們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其進行剋制。剋制抱怨的策略是我們認識自己和他人抱怨方式的基礎,然後才可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共同瀏覽兩種很普遍的抱怨類型—責備型的抱怨和偏見。同時,我們還將在如何處理這兩種抱怨方式的問題上一起聽聽別人的看法。

有些抱怨現象根本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本章將對此做詳細介紹。瞭解這一點將有助於減少別人的抱怨對自己產生的壓力,同時也有助於減少因自己有某種抱怨習慣而產生的自我抱怨。給他人帶來痛苦並不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只會把不幸的形勢弄得更糟。

責備型抱怨真的有用嗎?

抱怨廣泛存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但是它不應當被擴大加深成為不必要的責備。因為低劣的服務質量、各種麻煩不斷或不喜歡自己的職業等問題所產生的合理的抱怨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例如,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亞伯拉罕·林肯對某些聯盟妄圖脫離美國聯邦的做法完全有理由進行抱怨,但他還是通過軍事力量保護了美國聯邦的利益。

如果你新買的轎車有質量問題,那麼你完全有理由抱怨,並要求經銷商為你維修。按照美國質量保護法的部分條款,如果經銷商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那麼你可以要求退款。儘管你會因為買了一輛有質量問題的車而感到失望,但是抱怨也是沒有用的。

抱怨在多數情況下是沒有用的。當人們對某些事情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會經常發牢騷或抱怨,希望抱怨能夠解決問題並能減輕自己的痛苦。有些人會因此而形成一種習慣,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就要抱怨別人或其他的事。他們把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抱怨上,以至於剝奪了自己做其他重要事情的時間和精力。

責備型的抱怨者有其不同的議事日程。例如,溫迪總是情不自禁地抱怨那些拒絕她的人,抱怨他們是如何看不起自己頹廢的生活。她總是和那些愛發牢騷的朋友通電話,互相傾訴各自的苦衷。事實上,這種方式只會增加她們的痛苦。為了打破這種責備型抱怨的怪圈,溫迪最好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以下這些問題:

(1)我所說的“頹廢”是什麼意思?

(2)經歷了過去遭到的拒絕,我應該如何改變自己頹廢的生活?

(3)通過抱怨,我希望在生活中得到什麼?

(4)在電話中和朋友的互相“傾訴”,在生活中能幫我達到什麼目的?

(5)產生這種感受後,我應該做些什麼?

溫迪只要仔細想想這些問題,她很快就會發現抱怨對改善自己的生活毫無作用,和朋友互相“傾訴”也只能增加自己的痛苦。如果再讓她做出選擇,她肯定會放棄抱怨,把精力放在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上。當溫迪決定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時,她將過上一種不同的生活。

卡爾因工作壓力的問題到心理諮詢中心接受治療。他覺得公司的管理模式是不公平的,因為他沒有得到提拔。他還埋怨自己的上司都是些溜鬚拍馬之徒。他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提升,因為老闆並不瞭解他的真實能力,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很容易犯“彼得原理”的錯誤。(“彼得原理”是指在某種管理體制下,一些人被提拔到不適合他們的職位。)儘管他沒有對自己的同事進行過公開抱怨或抱怨,但是消極的思想導致他整天悶悶不樂,並且感到壓力重重。

可悲的是,通過責備型的抱怨,卡爾正在破壞自己的前途。儘管卡爾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和非凡的工作技能,但是這種經常抱怨的性格,對每一個追求進步的人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同時,因為把自己困在一個充滿抱怨的環境裡,導致他的內心非常痛苦,而且也很容易被激怒。

因為卡爾在處理有關數學、技術或科學問題時具有很強的領悟能力,所以在自己的積極轉變計劃中,他同意通過自己的能力來扭轉在這方面的“弱勢”。

(1)運用強有力的科學思考方法把自己的抱怨轉變成種種假設,比如,人們之所以不公平地對待他,是因為他實在是太出色了。

(2)尋找駁斥種種假設的方法。當你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一種客觀的觀點時,駁斥自己的觀點通常會比證實自己的觀點更可行,因為在證明自己觀點的時候,你總是帶著某種偏見去尋找能夠支持這種觀點的方法。

(3)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技能應用到人際關係領域。為了改善和同事之間的關係,卡爾做了一個假設,即如果他每天都能夠主動地表達對同事的問候,主動和他們交談並且面帶笑容的話,那麼同事們也將更主動地和他接近。

(4)在開始實施主動接近的策略前他做了兩週的總結摸底工作。

總結工作的內容為統計他主動接近別人的次數,包括問一些社交性問題,做一些普通的評論,講笑話,簡短的交談,接受別人的午飯邀請等。通過兩週的總結,他不幸地發現自己的基數竟然為零。

(5)開始實施主動接近策略。通過兩週的實驗,他發現自己主動接近別人的頻率由以前的零上升到每天10次。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卡爾發現他能:(1)有利地使用自己的科學能力去除責備型的抱怨;(2)採取開放的方式和類型使他易於接近;(3)看到別人的長處;(4)從責備型的抱怨中解脫出來並採取有效的行動;(5)有效地改善和同事之間的關係。

卡爾的責備型抱怨與他對社會的憂慮和懼怕遭排斥的心理有關。實驗大大減少了他懼怕遭排斥的心理,同時也使他能夠更好地看待其結果。現在,他能夠檢測計劃的有效性,並減少他的主觀偏見對結果的影響。例如,科學實驗的結果就其步驟性來說是積極的。儘管卡爾按照一種機械的程序開始做實驗,但是他很自然地完成了實驗。

每個人都是那樣,如果他們想找什麼人或東西抱怨一番,從早上起來一睜眼就開始了。勞拉一覺醒來,走進浴室後便開始了一天的抱怨:水不夠熱,牙膏蓋兒沒有蓋好。她怒氣衝衝地走回臥室,叫醒自己的丈夫湯姆,並尖聲叫道:“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

湯姆從睡夢中驚醒,最初他並沒有說話。然後,幾乎出於本能地抱怨勞拉,抱怨其“小題大做”,並說勞拉像她瘋狂的妹妹。在那一刻,雙方的怒火都在熊熊燃燒,他們想到了離婚。

勞拉確信自己的抱怨是合理的,然而,她對抱怨的結果並不滿意。她應該按照以下的步驟來處理自己的不滿:(1)考慮一下抱怨的必要性;(2)弄清楚自己抱怨的目的;(3)確定自己的語氣和態度是否傳達了過分抱怨的信息,如果是這樣,預想一下對方的反應;(4)進行短期的和長期的利益分析,並權衡其可能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湯姆應該按照以下的步驟來處理自己的不滿:(1)找出勞拉抱怨的根源,然後處理主要問題;(2)獨立處理每一個抱怨;(3)闡明並承擔自己的責任;(4)在評論勞拉前,表明自己對其態度的感覺;(5)避免抱怨對方。如果雙方都能夠按照以上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不滿,那麼他們將減少衝突發生的頻率、強度和程度。既然只需要一方做出讓步,那麼勞拉或湯姆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通過改變來避免衝突的發生。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像傑克、吉爾、溫迪、卡爾、勞拉和湯姆這樣的人。他們都不是壞人,但都持有某種偏見和不恰當的抱怨習慣。然而,要想改變這種習慣並非易事,通常情況下,這要求擁有較強的選擇能力以及執行能力。幸運的是,本書中有很多在這方面的實例供大家參考。

處理責備型抱怨的一般策略

落入責備型抱怨陷阱的人們通常有他們自己的理由,然而,他們會因其抱怨的方式和過分抱怨而痛苦萬分。

責備型抱怨通常會產生一種不良後果,即導致對方疏遠自己、根本不願意聽你的抱怨。於是,抱怨者本人就很容易覺得自己受到了排斥,或許還會產生一種自我疏遠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抱怨者陷入了痛苦的沼澤。

假如你遇到了一位責備型的抱怨者,你有很多選擇,包括以下幾種:

當聽到某人抱怨他人時,如說當聽到某人抱怨喬的時候,你可以問:“如果喬在這裡,他會以同樣的方式看待這個問題嗎?”“你有有效的證據嗎?”或是:“如果是這樣,問題真的有你說的這麼嚴重嗎?”這種形式的質詢不僅能夠澄清對方抱怨的事情,同時也會使對方瞭解到抱怨是需要合理依據的。

如果你不知道對方想讓你做什麼事情,你可以問:“你想讓我幫你做什麼?”無論對方發出這種責備型的抱怨是出於發洩不滿,還是想得到你的認可,問這個問題都能夠使你明白對方的真正意圖。

通常情況下,主動向抱怨者提出建議是不明智的。的確,一些抱怨者看起來非常絕望,你或許同情他(她)並主動向其提出建議。如果你的建議是合理的,當然會有一些抱怨者採用你的建議。但通常情況下,抱怨者會把自己當做受害者,他們不是把精力放在自我發展和自我改善上,而是放在發牢騷上。即使是合理的建議他們也不會理會的,他們可能會說,“我已經這樣想過了,但這是沒有用的”或“是的,但是你還沒有真正瞭解這個問題”等等。“是的,但是……”這種形式通常被認為是責備型抱怨綜合徵的基本信號。

儘量不要安慰抱怨者,因為安慰他們幾乎是沒有用的。另外,如果你安慰他們,那麼你將會被捲入其中。

當聽到同樣的抱怨時,不要發火。一些朋友經常就同一個問題反覆地進行抱怨,我告訴他們我不想談論這些問題。除了發火我什麼也幹不了,而對他們發火是沒有用的。

儘量避免抱怨告發者。一些告發者由於相信自己做的是好事,他們期望從各方面—經濟、個人和情感上得到保護。由於告發者通常對那些能夠為他們提供永遠保護的人更有信心,而責備型的抱怨可能會把一些潛在的朋友拒之門外,因此,就要求對告發者降低要求。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責備型的抱怨包圍而無法脫身時,你可以問自己:“參與這些事情讓你得到了什麼?它們是你能夠從那些願意採取必要措施去解決問題的寬容的人那裡所獲得的嗎?”

如果你覺得改造一個有思想、有同情心的抱怨者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那麼你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責備型的抱怨者通常會為他們的抱怨尋找理由,並向別人解釋自己為什麼不能改善個人的生活。作為一個群體,他們遵循一種相互排斥的生活方式,並在其中尋找不能改善自己生活的原因。他們通常會說自己遭受了巨大的折磨,重複著同樣令人遺憾的方式,把一切歸咎於過去所受的傷害或他們認為不可能改變的形勢。只有厭倦了抱怨並切實採取行動,他們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是他們自己的任務,其他人最好是在其主動要求幫助時,再給與他們指導。

你是歧視型的抱怨者嗎?

偏愛蘆筍是個人的選擇。如果你喜歡開別克轎車,與金髮碧眼的女郎約會或吃牛排,這也是你的選擇。的確,你有權利對汽車、食物、人或大多數事物進行積極的選擇。通常情況下,人們是不會選擇抱怨的。

同性別的人有很多的共同點。“行為的性別類型”指的是大多數在行為方式上有很多共同點的人是同性。人們在客觀地描述性別差異的時候,並不會涉及抱怨。比如,在肌肉運動的協調能力上,女人一般高於男人。這是客觀事實。如果你想在肌肉運動的協調能力上進行區分,那麼結果會偏向女方。

多數人偶爾會因自己的某種缺點而嘲笑自己,因別人的容貌、特徵或工作而開他們的玩笑。這是一種歧視的形式,但其程度通常不會太深。大多數政治思想和行為十分得體的人或許會反對甚至批判這種輕浮的方式,但是這種抱怨往往不可能迅速產生巨大的改變。

實際上,任何團體都可能成為輕浮的方式所攻擊的對象:金髮碧眼的女郎、律師或心理學家、婆媳之間的關係等等,它們都可能成為別人嘲笑的對象。這些嘲笑是以偏見和推理性的抱怨形式為基礎的,因此,這種現象在通情達理的人群中不會廣泛存在。實際上,那些開律師玩笑的人或許本來就對律師這種行業持有成見,或者因為自己的朋友曾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品味低下的人群中,互開玩笑的現象普遍存在。

當人們對其他人或事物持有某種陳舊的觀點時,那麼偏見就會出現。促使他們產生偏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種族、宗教、身高、體重、眼鏡的形狀、性別、年齡、智商、成績、教育、父母親、工作類型、社會地位、婚姻狀況、出生國家、政治信仰、殘疾、愛好和長相等。偏見有時候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但當我們想到偏見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假設其態度是消極的。例如,精神病患者在電影中通常會被刻畫成“瘋狂殺手”。一般而言,這種“瘋狂殺手”的偏見絕對是錯誤的。

儘管精神病患者或戀童癖患者這樣的臨床病人極其危險,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沉重的打擊,導致他們在自我概念上的混亂。

一些著名的研究表明,半數或半數以上的美國人在一生中曾經患過或即將患上顯著的精神類疾病。因此,大多數對心理疾病患者抱有偏見的人是處於以下兩種境地中的:(1)自己正面臨著重大的情感挑戰;(2)自己的朋友或家人中就有患心理疾病的。

當偏見成為不利因素並導致歧視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走入了嚴重的、廣義上的抱怨的舞臺。當偏見思想表現為損害他人的行為時,廣義的過分抱怨的思想則促成了歧視思想的產生。折磨他人是歧視思想的極端表現,因為對他人懷有的敵意的或憎恨的思想這時已經發展為具體傷害他人的行為,包括損害他人的社會地位、友誼、工作、特權或教育機會等。

建立在極端偏見基礎上的過分抱怨將導致暴力的出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夫妻間的爭吵、恐怖主義甚至種族清洗現象(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實施的屠殺行為)。讓我們共同瀏覽一下爭吵的過程吧:他們彼此首先是滿懷憎恨,然後處於交戰狀態,最後發展到人身攻擊。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少受批評並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參與爭鬥的人將掩飾自己的真正動機,並編造一些似乎和該事件不相關的理由:

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火氣。

是她(他)導致我這樣做的。

我被激怒了。

爭論發展到了失控的程度。

我是在發洩怒火。

我喝酒了。

對方揭了我的傷疤。

我的壓力太大。

我僅僅是想嚇唬她(他)一下。

同樣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爭鬥的人能夠克服他們極端偏見的思想從而真誠地面對問題,那麼他們就能夠停止爭鬥或歧視性的攻擊。例如,在引起偏見的邏輯中,通過尋找引發過分抱怨的思想來鑑別錯誤的因素,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把上面提到的前3個“理由”當做例子,我們可以說:

憤怒是如何戰勝你的?當你感到憤怒的時候,你是通過何種方式點燃自己怒火的?

她是如何導致你出手的?你是如何理解她的行為的?在這種想法中,你能否發現過分抱怨的因素?

人們每天都會被激怒,但為什麼別人不動手打人?你有什麼理由證明你的行為是正當的?在這個理由中,你是否發現了過分抱怨的因素?

這種分析方法比逃脫責任的策略更有助於改變原來的錯誤思想。逃脫責任在通常情況下只會逐漸減少自己的責任心。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辯護的人更容易重蹈覆轍,而那些真正承擔責任並認真研究和改正錯誤的人更容易改掉自己的惡習。

如何處理偏見和歧視導致的抱怨?

偏見的常見形式大多都便於處理,然而,過分抱怨的過程卻需要豐富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和必要的行動來改變。下面是關於這個主題的一些想法:

無論你是黑色、白色、黃色還是棕色人種,無論你是天主教徒、新教徒還是穆斯林信徒,無論你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無論你是自由主義者還是保守主義者,無論你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人員,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你都會發現一些你根本不想與之交朋友的人群。人們有不同的興趣、價值觀、能力、道德規範、文化底蘊、榮譽感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這些條件有助於建立穩固的親密關係,那麼它們也將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因為你把那些你根本不想與之交朋友的人群當做異類,認為他們是不能被接受的、該受抱怨的,所以你經常對他們實施過分抱怨,這樣就會導致問題的出現。在選擇朋友時,你應該客觀地評價別人,即根據某人具體的品行進行選擇,而不是以廣義的抱怨和理想主義為標準。如果我們能夠客觀、具體地評價別人,那麼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當偏見產生過分抱怨的思想時,改變的方法就是找出產生這種思想的根源。如果你知道別人根本不想和你交朋友,那麼你絕對不允許他們抱怨你。大多數人都能夠學會如何鑑別他人的優缺點,以便更客觀地評價他們。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那麼你就能夠避免陷入責備型的抱怨陷阱中。

鑑別並消除過分抱怨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它能夠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況。在抱怨文化中,有大量過分抱怨的例子,包括吹毛求疵、推理型的抱怨、責備型的抱怨以及貶低、歧視等。可供選擇的例子能夠為大家提供各種機會,以便發展和養成善於區分事實和虛構的習慣。這種習慣能夠幫助人們培養自己的寬容心、責任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客觀地對待該受抱怨的行為,不要對其進行過分的抱怨。這樣能夠增加問題的客觀性,同時也將提高人們改正缺點的積極性。可以預知,這種方法將大大降低那些與過分抱怨思想相關的情感和行為發生衝突的頻率。

消除固有行為模式的影響

“可能型鍊金術”是一種觀念,按照這種觀念,人們認為某物可能是什麼樣的,因此,他們就應該和其真正的行為或面目不同。換句話說,如果某物可能是什麼樣的,那麼它就應該是什麼樣的。這種思想是痛苦的催化劑,它能夠導致熟人、朋友、親屬、鄰里、同事和陌生人之間的仇恨。

就像古代的鍊金術士不能把劣質金屬煉成金子那樣,可能型鍊金術士也經常遭受同樣的失敗。例如,在通常情況下,你怎麼能讓一個心情極差的人假裝很愉快呢?怎麼能改變一個人固有的行為模式呢?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發現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鍊金術。有的時候我們希望通過別人的鼓勵來改變自己,但希望卻總是落空。

我們有合理的期望,期望他人能更好地對待我們,期待有均等的機會,期待安全舒適的生活。然而,當我們在期望、要求甚至請求得到我們更喜歡的東西時,這種可能型的鍊金術的結果是可以預知的。我們可能會抱怨那些不能滿足我們要求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可能會充滿敵對和報復的思想,從而感到緊張或失望。如果我們能夠區分“期望”和“奢望”這兩個概念,那麼我們就可以遠離可能型鍊金術的思想帶來的消極影響。

可能型鍊金術的思想是偏見、過分抱怨思想以及歧視性行為的前奏。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就像神話傳說中的弗吉尼亞國王邁達斯的手指一樣—我們得到的是不想得到的東西。(神話中,邁達斯國王希望自己能夠獲得點石成金的魔力。最後他如願了,他觸摸過的任何東西都變成了金子—包括他想吃的食物。)

瞭解“可能型鍊金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能夠幫助我們思索避免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所帶來的好處。我們還應該記住,想象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理智、寬容和誠懇才能夠幫助我們改善人們之間的關係。

英國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十分了解偏見的影響,她寫道:“眾所周知,對未受過教育的人來說,偏見思想是很難根除的,就像在石縫中生長的雜草那樣根深蒂固。”

責備型抱怨和歧視依賴於那些潛在的、會引起偏見的思維方式。受教管或許是促使其向積極方向發展的最好方法。那麼,問題是:人們該接受什麼類型的教育?偏見是如何促使過分抱怨的思想和歧視性行為產生的?弄清這個問題將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根除有偏見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